“一焙成金,味从焙处厚”的武夷味道。

陈馨制茶 2024-07-26 01:51:58

烈日当空,暑气蒸腾,正是夏季最为炎热的时光。

七月的武夷山气温持续走高,降雨稀少,空气干燥,此乃武夷岩茶焙火的最佳季节,亦是对茶人技艺与精神的严峻考验。

中国茶类丰富,非发酵的绿茶名品层出不穷,占据了中国茶业的半壁江山。

然而,武夷岩茶独树一帜,其特性由火决定,香气由形塑造,岩茶的魅力需通过“焙火”进一步熟化并提取更为丰富的滋味。

三伏天里推开碳焙工坊的木门,便能感受到迎面扑来的热浪温度。

此时焙茶师傅们正全神贯注、测温、翻焙、刮灰、控温,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斑驳汗纹诉说着茶人艰辛。

我们坚守传统,沿袭古法,采用荔枝木炭进行焙制。

这一过程,从打焙到披灰,再到上焙与翻焙,每一步宛如茶人与火之间的一场细腻对话,充满了古朴的仪式感与匠心的温度。

打焙是生火的开始,师傅需将木炭敲成适宜的大小,确保炭火均匀密布于焙炕之下。

木炭燃烧之际,焙间温度攀升至六十多度的高温,为防备灼热与飞溅的火星,师傅们在踏入焙间前,须全副武装,湿毛巾、长裤长袖、厚实手套,一应俱全。

唯有具备超乎常人的耐力,才能在这繁琐苛刻的打焙中从容应对,确保每一环节的精准无误。

披灰是工艺中的精妙之处,琪明制茶师们用预先准备的炭灰覆盖在燃烧的木炭上。

炭灰不仅隔绝了明火,还起到了精细调节温度的作用,为茶叶营造了一个温和的烘焙环境。

上焙阶段,茶叶被小心翼翼地装入焙笼至七分满,焙笼温度需精心控制在80~140℃之间,焙茶时间依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以确保茶叶的香气与口感达到最佳状态。

翻焙是整个炭焙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制茶师傅适时进行翻焙,为避免茶叶碎末落入炭火,引发烟尘和不良气味,翻焙时需将焙笼暂时移开,这不仅是对技艺的考验,也是对品质的严格把控。

然而,在师傅手中,看似寻常的焙火工艺却藏匿着深邃的学问与匠心。

他们承袭了老崇安茶厂制茶精髓,深谙“善用火功”的真谛,追求一道焙火,一气呵成的火吃的最透,吃的最稳。

整个过程需要几十个小时,茶师需精准地将火的温度送达茶叶的叶脉,随着温度的渐次降低,确保叶脉中心至边缘均匀受热。

这种技法不同于普通岩茶的单纯花果香,一道焙火后,茶叶更添独特而迷人的焦糖香,茶汤澄红清亮,滋味圆而后盛,经久耐泡,久存不坏。

当然每一款茶对焙火的工艺要求都不一样,焙火时就要看茶焙火,量身定制,轻火中火足火各得其所,最大限度地呈现山场的丰富性。

武夷焙火实甲天下,岩骨花香源于山岩间灵气的滋养,居于炭火上高温的烘焙,温度的把控,时间的长短无不体现着茶人的严谨和坚韧。

正因这份对传统岩茶制茶技艺的恪守与传承,每一杯武夷岩茶都值得您细细品味。

酷暑时节,泡一盏武夷岩茶茶,茶汤清澈而艳丽,入口质感柔软、舒展鲜活,这便是“一焙成金,味从焙处厚”的武夷味道。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