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著《傲慢与偏见》的电影改编版如何重构奥斯汀的反讽艺术?
导演乔·怀特通过删繁就简的故事情节、嬉笑怒骂的电影对白,以及对人物形象的精妙刻画,巧妙地将奥斯汀的讽刺艺术融入英格兰乡村的日常生活中。
从柯林斯的滑稽求婚,到贝内特太太的荒唐行为,再到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唇枪舌剑,处处闪耀着反讽的光芒。
从其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反讽艺术的魅力。
奥斯汀的讽刺艺术贯穿在整部电影的构思中,以傲慢的达西和带有偏见的伊丽莎白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加之贝内特一家及其姐妹们的情感故事,以微妙的手法删繁就简,将讽刺融入英格兰乡村的日常生活中,从而推进电影情节的发展。
从情节发展来看,整个故事似乎是由诸多的反讽组成的,影片中值得一提的反讽角色当柯林斯莫属,当柯林斯第一次出现在镜头上的时候,他是初来乍到贝内特先生的家里参观。
镜头一开始是开了一半的门,他低着头,我们只能看到他的半顶帽子;然后他慢慢抬起头,半张脸出现了。
随后,他的整张脸映入观众的视野,接着是柯林斯的半个身子和他不断咀嚼的嘴,他的眼睛不停地转向饭桌上的每一个人。
这种场景让柯林斯看起来像一个小偷一样,加强了滑稽可笑的反讽效果,而柯林斯先生向伊丽莎白的求婚,更是个莫大的讽刺。
小说中求婚的地点在贝内特家的起居室,柯林斯还煞有介事地屏退了在场的贝内特太太和凯蒂,伊丽莎白的拒绝说辞让人忍俊不禁。
而在电影里,导演为了增强反讽效果,将其求婚场景放置在早餐时分的餐厅,贝内特全家热热闹闹的用餐,柯林斯手持鲜花进来,一种不搭调扑面而来,烘托出喜剧效果。
柯林斯先生将伊莉莎白的直截了当的拒绝当作欲拒还迎,结果妄自尊大的他出尽了洋相,导演对于柯林斯这个角色演员的选择也慧眼独具。
汤姆·霍兰德天生是个喜剧演员,身高只有1.68米,瘦瘦小小,整个就是典型的前倨后恭。
对有钱人奴颜婢膝,溜须拍马;对贝内特一家却俨然恩主,颐指气使,一个小丑样的人物被演绎得栩栩如生。
另外一个极具喜剧效果的演员是布兰达·布莱廷饰演的贝内特太太,布莱廷善于演绎不一样的人物,并有勇气挑战各种角色。
在电影里,与其他角色相比,布兰达·布莱廷扮演的贝内特夫人似乎胖了许多,也要矮得多,行动就明显笨拙和愚蠢得多。
她对于女儿婚事的狂热和怪异行为已经够荒唐的了,而她尖刻的声音不仅让观影者反感,更多时候是让人轻蔑地发笑。
电影开始时,贝内特太太追着告诉丈夫,尼日斐花园终于被出租出去了,最重要的是承租人是个有钱的单身汉。
她的几个小女儿在门外挤着偷听,差点把门挤开,摄像机镜头通过门的小缝隙追逐那个又胖又矮的女人,这显然向所有观众展示了她愚蠢、荒唐的形象。
随后,大女儿简收到了邀请去宾利家,在雨中淋湿病倒,贝内特太太站在楼梯上,兴奋地对丈夫说:“贝内特先生,一切都不出我所料。他已经有一半爱她了。他不在乎她没有一分钱,他有足够的两个人的财富。”
在她看来,只要女儿能嫁给一个有钱人,她什么都不在乎,这时摄像机一动不动对准她,只是为了抓住那张又胖又恶心的脸。
透过这样的讽喻性镜头,乔·怀特成功地铺陈了这部影片的喜剧效果。
在电影《傲慢与偏见》中可以看到讽刺艺术贯穿于主题、语言、情节、人物形象等各个方面,而在这些讽刺中,人物的语言讽刺实际上是最为成功的。
乔·怀特对于经典的小说对白基本采取了忠实于原著的处理,这样的对话被演员有声的演绎了出来,活灵活现。
人物个性得到很好地张扬,不仅能够传达理性思考,进一步深化主题,观影者也从熟悉的桥段中收获到了快乐。
在影片开头悠扬钢琴声响过之后,我们听到的是贝内特太太与先生的对话。
妻子的话语音调高亢兴奋不已,梦想着新来的富有而英俊的邻居会娶自己的女儿为妻;而丈夫则话语平淡,不以为然,透露出对妻子的那种大惊小怪的不满。
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之间的对话,形成了一种讽刺的氛围,犀利地刻画了贝内特太太浮夸的虚荣。
当然,电影表现故事两个主角的言语更为精彩。
达西在舞会上初识伊丽莎白,此时他对这个伶牙俐齿的女孩并无好感,甚至把她和舞会上那些追名逐利,想钓金龟婿的女孩看作一类人。
因此他的态度傲慢,话语满含讥讽,这也让伊丽莎白对达西产生了不小的偏见,甚至将姐姐与宾利之间的感情误解归咎于达西的暗中操控。
她言辞犀利,语带讥诮,这里伊丽莎白“绝非偶然”意指达西,责备其肆意妄为,不负责任地对自己姐姐的婚事横加干涉,字字讥讽,聪明的达西应该能够察觉出来。
此外,影片中伊丽莎白和达西第一次见面就打口舌官司,互相产生傲慢与偏见的态度,但是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多,了解的程度加深,达西逐渐对伊丽莎白萌生爱意。
可是偏见深重的伊丽莎白依然如故,对达西不予正视。
当这两个冤家在舞会上再次相遇,达西心绪澎湃,主动邀请伊丽莎白跳舞,伊丽莎白对达西不礼貌的沉默行为表示不满,并特意指导性地给以话题的导引,像在教导一个初入舞会的菜鸟,让人忍俊不禁。
乔·怀特导演以光影形式,通过巧妙的故事情节,精彩的电影对白,以及绚丽的人物服装等方面的精彩编排创新地突破了小说的框架和情节的局限性。
他保留了小说的文学性,又挖掘了新的主题和文化意识,创造出了原小说并不具有的艺术境界,使经典在得以传承的同时又被赋予了新的活力。
导演向广大观众最大限度的传递了奥斯汀高超的反讽艺术,使得电影好看且耐人回味,不仅保留了旧的时代风貌,也彰显出简奥斯汀作品新时代的意义内涵。
电影和小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们本身也并没有优劣之分,奥斯汀讽刺的天赋是难以模仿的,她的思想和深度也是难以模仿的。
电影因为其艺术属性和目标受众的不同使得某些方面并不能达到原著小说的高度。
综上所述,虽然怀特导演对于反讽艺术的重构十分成功,但就其反讽艺术来说却是难以企及奥斯汀“反讽大师”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