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各省粮食亩产:黑龙江河南没前五,吉林971.7斤,第一没想到

科普10克 2025-01-23 15:31:03

粮食产量一直是国人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毕竟吃饱肚子是头等大事,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屡创新高,但在各省粮食亩产的比拼中,一些传统的粮食大省却意外落榜。

比如黑龙江和河南这两个产粮大省,他们的亩产在2024年甚至连前五都没有挤进,这究竟是为何?那前五的粮食亩产大省又是谁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粮产再创新高

先说个好消息,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达到了14130亿斤,比前一年又多了222亿斤。

这其中光是谷物产量就有13046亿斤,它比2023年也多出217亿斤,看来,我们的粮食产量是真的在蒸蒸日上。

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在各省粮食亩产的排名中,一些传统的粮食大省却没能挤进前五,就拿黑龙江来说吧,这可是有着肥沃黑土地的粮食主产区并号称中国的粮仓。

俗话说得好,中国人平均每吃九碗饭就有一碗来自黑龙江,可即便是这样一个粮食大户,这次却意外“落榜“。

黑龙江的大粮仓

那这前五的粮食亩产大省又被谁给坐了呢?

去年,辽宁的粮食亩产量达到了927斤,在全国排名第四,虽然比不上前三甲但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了。

那辽宁是凭借什么取得这样的成绩呢?

其实这背后离不开辽宁在农业现代化上的不懈努力,近年来,辽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有效提高了粮食单产水平。

辽宁的粮食种植

与此同时,辽宁还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土地平整、灌溉设施建设等措施,辽宁的耕地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除了辽宁,位于长江下游的江苏省也有着亮眼的表现,去年,江苏的粮食亩产量超过了927斤,在全国排名第五。

要知道,江苏可是我国的经济大省,这里工业发达、人口稠密,在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能有如此高的粮食单产水平实属不易。

那江苏的粮食生产是如何实现突破的呢?其实,这背后也离不开江苏在农业现代化上的不懈努力。

秋粮收获现场

近年来,江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并建设了一大批现代化的农业园区和智慧农场,在这些农场里,农作物的生长全程都能够实现智能化管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与此同时,江苏还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的研发和应用,在农业生物育种、植保、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

从辽宁和江苏的例子可以看出,粮食生产的发展既需要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更需要科技进步和现代化管理的有力支撑。

那黑龙江这次没能挤进前五的名次,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黑龙江的黑土地

东北大粮仓

说起粮食大省,东北三省可谓是当仁不让,这其中又属黑龙江最为出名,别看黑龙江在去年的粮食亩产排名中没能挤进前五,但论粮食总产量它可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2024年,黑龙江的粮食产量曾经超过了1600亿斤,连续15年蝉联我国粮食第一大省的宝座,这就是中国人平均每吃九碗饭就有一碗来自黑龙江。

靠着肥沃的黑土地和辛勤的农民,黑龙江一度被誉为共和国的粮仓。

不过近些年黑龙江的粮食种植发展却遇到了一些波折,虽然总产量还是遥遥领先,但在单产上却有些落后了。

一眼望不到头的粮食种植地

去年,黑龙江的粮食亩产量只有723斤,在全国排名中连前五都没挤进去。

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主要还是因为黑龙江的耕地面积实在是太大了,据统计,黑龙江有着2.2亿亩的耕地,分布得十分分散。

这其中有不少地方都没法得到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统一的管理,导致了单产的落后。

再加上近些年受到天灾的影响,黑龙江的粮食产量也出现了一些波动,尽管如此,靠着肥沃的黑土地和农民的辛勤耕耘,黑龙江的粮食总产量还是稳居全国第一。

所以可以看出,黑龙江仍然是我们国家的大粮仓,那在这次亩产的前五排名中,谁又是第二和第三呢?

黑龙江的丰收时刻

吉林上海令人刮目相看

在粮食单产的比拼中,吉林省以971.7斤的亩产量稳居全国第三的位置,要知道在各个粮食主产省中,吉林可是单产水平最高的一个,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吉林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多年来在农业上的不懈努力,吉林省地处东北平原,黑土地资源丰富,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但光有好土地还不够,还得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才能真正把粮食产量提上去。

近年来,吉林省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据统计,吉林省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了90%以上,位居全国前列。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硬件设施的投入,吉林省还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的应用。

通过推广良种良法、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吉林省的粮食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去年,吉林省的粮食总产量达到了853.2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说到粮食单产,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排在全国第二的竟然是上海,没错,就是那个寸土寸金的国际大都市上海。

去年,上海的粮食亩产量突破了1000斤大关,达到了1005斤的水平,这个成绩着实让人刮目相看。

新闻报道

那么,上海的粮食生产是如何在大家不知不觉中发展起来的呢?

这背后离不开上海在农业现代化上的不懈努力,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上海拥有得天独厚的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

近年来,上海把这些优势充分运用到了农业生产中,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而且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上海在农业生物育种、植保、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的应用有效提高了上海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上海的粮食生产还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上海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上海的粮食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尽管耕地面积有限,但凭借着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上海的粮食单产水平一路走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隐形粮仓”。

从吉林和上海的例子可以看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省份在粮食生产上实现突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那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粮食亩产的第一大省又是谁呢?

黄灿灿的粮食

第一令我意外

说起我国的粮食产量冠军,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黑龙江、河南这样的传统农业大省。

但是如果我告诉你,去年粮食单产最高的省份既不是黑龙江也不是河南,而是新疆,你是不是会感到有些意外?没错,就是那个大多数人印象中“风沙漫天”的新疆。

去年,新疆的粮食亩产量高达1050斤,比第二名的上海还高出45斤,稳稳地排在了全国第一,这个成绩着实让人刮目相看。

那么,新疆是凭借什么实现了这样的突破呢?

新闻报道

这背后离不开新疆独特的自然禀赋和先进的农业技术,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光照充足且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特别是新疆的绿洲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因此是名副其实的“塞外江南”。

近年来,新疆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滴灌、喷灌等先进灌溉技术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除了硬件设施的投入,新疆还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的应用,通过引进良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新疆的粮食单产水平不断提高。

2024年各省粮食产量统计

去年,新疆种植粮食的耕地面积就增加了200多万亩,占到了全国的三分之一还多,在这些新增耕地上,新疆采用了最先进的农业技术实现了粮食产量的大幅提升。

相比之下,一些传统农业大省的表现则略显逊色,以河南为例,去年河南的粮食总产量仅次于黑龙江,排在全国第二。

但在亩产量上,河南却只有831.4斤,远远落后于新疆和上海。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河南的农业生产方式相对传统,农业科技的应用还不够普及。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此同时,河南的耕地面积也十分分散,很多地方还没有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导致了单产水平的落后。

当然,这并不是说河南的粮食生产就没有希望了,恰恰相反,河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农业基础,完全有潜力在粮食生产上实现新的突破。

2024年,河南的总粮食产量达到1343.9亿斤,排名居全国第2位,这已经是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足以见得,河南依旧是我们中国的重要粮仓之一。

从新疆和河南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农业现代化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必由之路,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

只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才能真正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语

现如今,我国粮食生产的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农业大省虽然在总产量上仍然占据优势,但在单产水平上却面临着挑战。

与此同时,一些新兴农业省份正在崛起,凭借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实现了粮食生产的跨越式发展。

这其中既有东北三省这样的传统农业基地,同时也有江苏、上海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更有新疆这样的西部省份,他们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政府、企业、农民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在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政策扶持等方面持续发力。

相信在到来的2025年,我国的粮食产量还能再创新高。

手里的粮食

0 阅读:4

科普10克

简介:世界小百科,国际知识趣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