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曼之战:阿曼帝国的印度试探攻略

冷炮历史冷知识 2024-07-27 03:53:38

公元17世纪后期,阿曼人的势力快速蹿起。他们利用青黄不接的特殊历史背景,成功在东西方各海权帝国间游走。不仅在波斯湾西阿拉伯海竖立禁区,还逐步沿古老航线向外拓展。其中,印度次大陆就是无法绕开的一块重要跳板。

阿曼帝国的扩张路线图

公元1694年1月,由8艘战舰和6艘护卫舰组成的阿曼编队突然出现在坎贝湾。此前,他们已成功将葡萄牙人和波斯人赶出阿拉伯半岛,又与荷兰、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保持着松散合作。如今亲临萨尔塞特岛,只不过是例行公事般劫掠村庄。

位于坎贝湾南侧的达曼港

与过去的传统穆斯林海盗不同,这些隶属于苏丹赛义夫本人的船只更为西化。尽管普遍是在本土建造,还保留着相当比重的传统技艺风格,却完全符合同时代欧洲舰艇分类标准。既包括拥有2-3层甲板、配置50-60门以上火炮的主力战舰,也有1-2层甲板、配置20-40门火炮的快速护卫舰。

由于频繁接触 阿曼人开始模仿西方风格建造战舰

相比之下,步入衰落期的葡萄牙表现愈发死气沉沉。由于在印度洋和南洋失去大量据点,他们的活动范围逐步从东方向后收缩,可用兵力也更加捉襟见肘。例如漫长的次大陆海岸,就只剩下南方的果阿和北方的第乌,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小城达曼。虽然能通过外交协议,确保英荷等列强不再追杀,却免不了遭受阿曼、马拉塔联盟等本土新势力的反攻倒算。

17世纪后期 专业的大型战列舰走上历史舞台

当年2月,得知阿曼舰队出现后,印度总督维拉韦尔德伯爵开始在果阿组织了解围力量。经过一番东拼西凑,勉强安排出1艘战列舰、2艘护卫舰和1艘老式的中型桨帆船。随后慢条斯理的向北进发,希望能以最小代价逼退强敌。直至3月23日,终于在达曼港附近望见目标。当时的陆风相当强劲,阿拉伯人又恰好位于更靠海岸的上风位置,所以在逆风航行中速度很慢。倒是追击者能轻松尾随而不必担心失去方向。甚至从9点开始,就可以用船艏的小口径火炮骚扰,影响阿拉伯人的既定航行。

17世纪后期 轻型化的风帆护卫舰开始流行

中午11点,葡萄牙人已基本与对方的末尾船只并驾齐驱。由于欧洲风格的船只结构更加坚固,所以在面对面的轰击中略占优势,渐渐呈现出一边倒局面。前面的阿曼战舰忍无可忍,立即调头进行大范围机动,准备利用另一侧的炮位优势执行火力夹击。岂料机动尚未完成,原本强烈的海风突然停摆,让所有船只都被迫愣在当场。不但没能完成部署,反而陷入不适合射击的尴尬角度。

两支舰队的机动线路图

在风平浪静阶段,葡萄牙船只很自然地继续猛烈轰炸射程内目标。除制造人员伤亡外,还特意对至关重要的索具和船体造成严重损坏。尤其是那艘中型桨帆船,完全不依赖风力移动,一直在极限射程上来回游走。等到海风逐渐恢复,已经有多艘阿曼战舰不能再迅速调整。只有编队的前半部分还战力完好,迎风移动过来寻求决战。

阿曼海军的护卫舰 有不少地方依然保持传统阿拉伯风格

于是,半支阿曼舰队与大部分葡萄牙船只同步驶向外海。双方采用典型的战列线模式,开始点对点的相互轰击。讽刺的是,虽然阿拉伯炮兵仍旧具有上风口优势,依然不能凭火力压制住对手。这主要是因为亚洲炮手的作战环境相对宽松,不容易遭遇同自己装备相当的竞争者。这让他们缺乏相关经验,再次遭受到巨大伤亡,连船上的锁具也被打坏。只不过由于船壳坚固,所以谁也无法轻易奈何对方。直至夜幕逐渐降临,两支船队都面临弹药不足问题,才分开停泊避免进一步伤亡。

细节差距让阿曼海军仍不具备实力与西方同行直接对决

在这场非决定性战役中,阿曼人有3艘护卫舰遭炮火击毁,大约600名乘员阵亡。由于担心葡萄牙人还有其他增援,便在黑暗中突然起锚撤退,向着马斯喀特方向遁逃。但在天亮后又在混乱遭遇触礁,损失掉去1艘前日被击伤的主力战舰。与之对轰数小时的葡萄牙人,竟只有1名土著水手被击毙。说明至少在18世纪到来前,双方的基础战力仍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然而,阿曼甚至不需要在这类交锋中取胜,而是凭借地缘与人力资源优势消磨对手。只要葡萄牙机动舰队去往别处,随即拉来第二支部队继续发起进攻。既然印度方向的抵抗较为激烈,那就毫不犹豫的将战略方向重新对准东非......

(全文完)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