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1月苏联同德国进行了一次会谈,内容是有关苏联可能成为第四个轴心国。这次会谈由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德国元首希特勒和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在柏林进行了为期两天会议。经过11月12日到14日为期两天谈判,德国向苏联提交了一份轴心国协议提案,初步确定了四个轴心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苏联)的瓜分世界的势力范围。
1940年11月里宾特洛甫在柏林迎接莫洛托夫
德国在提案中将中亚划分给苏联,苏联势力范围将向南发展,直达阿拉伯海,但同时苏联需要放弃芬兰和巴尔干半岛。不过中亚并不能满足苏联的胃口,11月25日苏联提交了斯大林起草反提案,苏联将接受四国条约,但前提是苏联除了中亚,还要获得芬兰和保加利亚。苏联反提案并没有得到德国回应,希特勒认为斯大林是个冷血得勒索者,最终决定在1941年6月执行巴巴罗萨计划入侵苏联。
背景1939年8月19日苏联同德国签订商业协议,该协议规定以德国军事和民用设备换取苏联原材料。四天后的8月23日,两国正式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其中就包括了瓜分波兰的秘密协定。
里宾特洛甫和斯大林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约仪式上
签署条约一周后的9月1日,德国发动二战,入侵波兰西部。两周后的9月17日,苏联入侵波兰东部,为此苏联还找了冠冕理由,说苏军进入波兰是为了保护当地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免受德国侵害。9月21日德苏两国签署正式协议,协调瓜分波兰的军事行动。德苏两军在9月28日在布格河会师,并在利沃夫和布列斯特两地举办联合阅兵式。
德苏士兵在布列斯特合影
瓜分波兰后,苏联开始把魔爪伸向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别无他法,最终只能同苏联签署所谓的“防御互助条约”,并允许苏联在三国驻军。
二战爆发给德国战争机器带来巨大压力,而且德国开始为未来的全面战争做准备,所以不得不想办法从外部获取急需的原材料。这时英国封锁让德国雪上加霜,此时唯一能够供给德国所需石油,橡胶,锰和谷物等的只有苏联了。苏联对工业品要求继续增加,特别是在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许多国家终止了同苏联贸易。1940年2月11日德苏两国签订了一项新的贸易协定,贸易规模是1939年的四倍之多,德国急需的原材料通过波兰占领区和北部海路运抵德国本土。
1939年9月23日,德苏军队在布列斯特
1940年中期关系恶化1939年11月苏联入侵芬兰,1940年3月同芬兰签订临时和平条约,苏联以伤亡20万代价拿下卡累利阿东部,约占芬兰领土的十分之一。1940年6月,趁着德国入侵法国之际,苏联秘密警察突袭波罗的海三国边境哨所,并扶植亲苏政府上台,1940年8月三国正式并入苏联。同期苏联威胁罗马尼亚,向罗马尼亚索要比萨拉比亚,布科维纳和赫尔扎地区。后苏联同德国达成协议,同意对布科维纳地区的领土要求限制在北部后,罗马尼亚最终不得不屈服于苏联。
1940年末德苏边境地图,黑色为轴心国,红色为苏联
随着占领西欧之后,德国更加依赖于苏联的进口。但先前纵容苏联也使希特勒在德国国内受到巨大的压力。希特勒觉得入侵苏联才是德国解决资源危机的唯一办法,虽然还没有制定具体计划,但希特勒在6月曾经告诉一位将军,他终于可以腾出双手,同布尔什维主义摊牌。不过将军告诉希特勒,占领苏联西部并不会缓解德国资源形势,反而会造成更多资源消耗。
因为在罗马尼亚和芬兰上的分歧,德苏两国关系变得紧张,苏联方面暂停了原材料供应,一下子造成了德国严重的资源问题。不过到8月底,随着两国重新划定匈牙利和罗马尼亚边界,解决了保加利亚一些要求后,两国关系得到缓和。而且斯大林相信,在解决英国之前,德国没有功夫对付苏联,而且德国将陷入一场同英美的长期战争中。
第四轴心德国在与意大利和日本达成三国条约前,德国曾经讨论过将苏联作为第四轴心的可能性,以便将苏联领土扩张目标引向南面的印度洋和波斯湾,而这两处正是英国的势力范围。
整个夏天,希特勒在进攻苏联计划和向苏联提供类似《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部分协议之间摇摆不定。而德国驻莫斯科大使弗里德里希·冯·德·舒伦堡等人都劝说放弃进攻苏联计划。
1940年10月,斯大林要求莫洛托夫同希特勒讨论两国未来关系。里宾特洛甫在给斯大林的回信说道:元首认为,苏联,意大利,日本和德国的历史使命应该采取长远政策,并通过在世界范围内划分利益,将其人民的未来发展引向正确的道路。
斯大林派遣莫洛托夫前往柏林进行会谈,讨论苏联加入轴心国的条件。11月12日莫洛托夫抵达柏林,里宾特洛甫在火车站进行迎接,现场演奏了《国际歌》,这也是德国自1933年以来第一次演奏《国际歌》。
莫洛托夫抵达帝国总理府
会谈在贝尔维尤城堡酒店进行。里宾特洛甫表示:英国被打败了,投降也只是时间问题。美国参战对德国也不足为惧。现在轴心国该考虑不是如何赢得战争,而是以多快速度结束这场胜利。现在是德国,苏联,意大利和日本定义“利益范围”的时候了。四个国家应该自然的向南扩张。里宾特洛甫询问苏联是否愿意转向南方的大海,当莫洛托夫询问哪个海域时,里宾特洛甫回道:从长远来看,对苏联最有利得出海口是在波斯湾和阿拉伯海。
对于将世界划分为四个势力范围的想法,莫洛托夫表示很有意思。但斯大林得知后非常恼火,他表示芬兰问题是苏德关系的根本基础,今后的任何协议都只是在此基础上补充。
下午,莫洛托夫在帝国总理府拜访了希特勒,两人讨论下英美问题和苏联加入轴心国的初步意见。同一天,由于不列颠空战得失败,德国入侵英国的计划推迟到明年。
11月13日,莫洛托夫同希特勒再次会谈,两人开始讨论芬兰,博斯普鲁斯海峡,保加利亚和巴尔干地区等问题,但产生了不小分歧。当晚由于英国空袭,里宾特洛甫和莫洛托夫在防空洞进行了会谈,里宾特洛甫确定将会向土耳其施压,默许苏联对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要求。此后双方将进行谈判并起草秘密文件,最终将是苏联成为第四轴心条约。不过莫洛托夫并不知道当天晚上希特勒发布了秘密的第18号元首命令,指示国防军继续为入侵苏联做准备,无论谈判结果如何。
博斯普鲁斯海峡在黑海西南角与伊斯坦布尔相交,其北面是保加利亚。
在防空洞内,里宾特洛甫给了莫洛托夫一份协议草案,分为两个部分,包括公开协议和秘密协议。公开协议包括一项为期十年的协议,根据该协议各方将尊重彼此的自然利益领域,而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将确认对现有苏联边界的承认;秘密协议包括不加入任何针对四个签署国的联盟,并在经济事务上相互协助义务。该秘密协议还定义了四个签署国的领土目标,德国为中非,意大利和北非和东北非,日本为东南亚,苏联为中亚到印度洋。
苏联反提案斯大林指示莫洛托夫起草一份范围更广的新条约,包括在四国之间划分欧洲,亚洲和非洲。11月 25日苏联方面对里宾特洛甫的协议草案提出了反提案,其中内容包括:
●德国军队离开芬兰,以换取苏联对继续运输镍和木材等原材料以及对芬兰和平的保证。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与保加利亚签署互助条约,允许苏联在保加利亚建立军事基地。
●苏联领土统治的中心将是巴库和巴统南部(现代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的港口,其南部是伊拉克和伊朗)
●日本放弃对萨哈林岛(库页岛)北部石油和煤炭开采权,以换取适当补偿
●确认苏联-保加利亚互助条约是政治需要
希特勒对斯大林要求的保加利亚的领土野心视为德国利益的挑战。莫洛托夫曾多次询问德国对反提案回应,但德国拒绝进行回应。
1940年12月5日,希特勒收到了入侵苏联军事计划,并批准了所有计划,时间表从1941年5月开始。12月18日希特勒向最高统帅部发布第21号元首命令,是有关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时间定为1941年5月15日。
第21号元首命令
1941年1月17日莫洛托夫询问德国官员有关苏联加入轴心国协议,但再次未得到任何回应。1941 年3月1日保加利亚正式加入轴心国。由于巴尔干战争造成巴巴罗萨计划的推迟,德国在1941年6月22日入侵苏联,苏联加入轴心国的机会也不复存在。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全文完
俄粉乌拉[笑着哭]
不是加入,是投降
我绝不会允许任何坏蛋侵略非洲🌍, 我们蒙古必须派兵,驻守非洲所有租界,保护非洲人民[好生气]
非洲🌍大洋洲,都是独立的民主国家。禁止任何人殖民[好生气]
这种历史虚无主义文章,举报就是了。[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