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桥机场的VIP通道里,李弘权推着行李箱快步走向登机口,身后跟着一群穿黑色训练服的壮汉——这是上海男篮全队出征的经典画面。
他们当天要飞往深圳,备战晚上与广东宏远的CBA半决赛G3大战。要说上海队这次出征,确实带着背水一战的气势。大比分1-1的情况下,G3就是天王山之战。
落地深圳后的踩场训练,上海队玩起了心理战。

官方开放的前15分钟里,李春江故意让哈维和梅肯练起了“双外援挡拆”——梅肯假掩护顺下,哈维借机溜底线,这战术专门针对广东队换防慢的弱点。
场边广东队的球探赶紧掏小本记,却没注意到上海队的手势:当助教举起黄色毛巾时,战术立刻变成“西班牙挡拆”,专门打周鹏补防过度的习惯。
这套虚实结合的烟雾弹,把混进来看训练的广东记者都整懵了。

赛前发布会上,李春江的发言棉里藏针:“杜锋指导的三后卫阵容很有创意,但我们准备了点小礼物。”这话第二天就被破译。
上海队偷偷练了半个月的“死亡五大”阵容:王哲林打中锋,李弘权顶大前,配上哈维、刘铮和罗汉琛三个能投三分的后卫。这套阵容平均身高2米03,比广东队的常用阵容高了7公分。
广东队也没闲着。杜锋被拍到深夜11点还在球馆加练胡明轩的底角三分,常规赛他在这位置的命中率只有28.9%,季后赛却突然提升到41.7%。

更狠的是针对王哲林的防守策略:易建联主防时放半步,诱大王面框突破,然后徐杰从弱侧掏球;等到王哲林累了换上苏伟,立刻改成贴身肉搏,用体重消耗对方。
这套“车轮战”在G2让大王第四节5投0中,还赔上3次失误。
比赛当天上午的投篮训练,哈维整了个大活。这家伙在三分线外连续命中远投,最后干脆闭着眼投进超远三分,把场边采访的记者都看呆了。
但其实这是上海队心理战的一部分——录像师特意找了个角度,让哈维的投篮热图看起来覆盖了整个半场。

比赛开局就充满火药味。上海队第一攻就祭出杀手锏——哈维和梅肯弧顶交叉跑位,突然一个“假递手真突破”,哈维杀入禁区吸引包夹后,击地传给埋伏底角的刘铮,三分空心入网。
这套战术直接打懵广东队,杜锋气得把战术板摔成三瓣。但姜还是老的辣,广东队立刻用周鹏错位单打哈维,连造两个2+1,首节结束反而领先5分。
转折点出现在第三节。李春江果然亮出“死亡五大”,王哲林提到高位策应,李弘权趁机空切暴扣得手。这个回合把广东队内线搅得天翻地覆,易建联补防时差点扭到脚踝。

最精彩的是哈维的那个“3+1”:在24秒即将到时之际,他迎着徐杰和胡明轩的封盖,后仰漂移投进三分还造成犯规,进球后对着广东替补席比出“too small”手势,直接点燃全场。
末节决战堪称窒息。
王哲林六犯毕业时,上海队反而打出9-0高潮——原来李春江早埋伏了后手,用新人李添荣打五小阵容,无限换防逼出广东队三次失误。最后1.2秒,哈维再次复刻G2神迹,接边线球转身后仰跳投,篮球在筐上颠了三下最终落入网窝。

终场哨响时,上海队员把哈维抛向空中,他金链子飞出去的瞬间被抓拍成经典画面,赛后直接冲上热搜。
这场比赛不仅关乎晋级悬念,更揭示了CBA战术革新的方向。上海队的“智能中锋+空间型四号位+多持球点”配置,完美克制了传统强队的巨星篮球。
而广东队失利后传出的更衣室矛盾,或许预示着休赛期的巨变。正如知名解说杨毅说的:“这场G3可能是CBA新旧时代的分水岭。”

参考资料:(CBA官方2025年季后赛技术统计数据库、腾讯体育《有球必应》节目战术分析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