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星光大道》比赛现场。
李玉刚举着“梅兰芳”大师的旗号,演唱了大师的经典曲目《霸王别姬》。
他那独特的反串唱法,从无数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征服了台下的观众。
2010年,李玉刚再次改编梅兰芳的经典代表曲目《贵妃醉酒》。
他把传统京剧艺术与流行音乐相结合,以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推广开来。
发行了个人首张专辑《新贵妃醉酒》。
《新贵妃醉酒》自面世以来就出现在各大颁奖典礼,甚至登上了春晚舞台,得到了无数人的喜爱。
李玉刚独特的唱法更是震动了梨园界,“梅派”传人之一: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也表达了对他的欣赏。
人有点本事,就容易飘。
年轻气盛的李玉刚,面对巨大的荣誉。
说出了得罪整个梨园界的话,让梅葆玖死都无法原谅。
01 草根逆袭成青年艺术家1978年,李玉刚出生在吉林长春公主岭市的朝阳坡镇。
虽然家境贫寒,但是李玉刚学习成绩很好。
他从小就对传统艺术感兴趣,对京剧的喜爱几乎是与生俱来。
高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吉林省艺术学院文艺编导专业。
考入自己喜爱的艺术类专业,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事。
但是李玉刚和家人实在高兴不起来。
由于没钱交学费念书,李玉刚不得不放弃学业,19岁就离家出门闯荡。
他给父母留了张纸条,就这样踏上了打工之路。
李玉刚没有什么谋生经验,过了很长“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
他没资格挑工作,餐馆服务员、歌舞厅杂工,什么都干过。
因为从小喜欢国粹,他还登台演唱。
尽管喜欢的是传统戏曲,李玉刚并不排斥流行音乐。
他从未放弃过自己演唱的梦想,因为没钱买录音机,他就到音像店打工。
工作之余李玉刚一直在学习,他也不挑 接触到什么就学什么,男声、女声、流行演唱、戏曲演唱,什么都学。
白天在音像店打工,晚上去夜总会兼职。
一有机会他就学以致用,白天学了什么,晚上就唱什么。
年轻的李玉刚以神奇的速度飞快成长着。
有一次演出,主办方安排李玉刚和一位女歌手合唱《为了谁》。
等了很久,女歌手都没到场。
演出迫在眉睫,却没了搭档。
李玉刚心思转换,灵机一动。
他运用自己学过的男女声唱腔转换,把女歌手演唱的部分用女声唱了出来。
这次演出非常完美,台下满堂喝彩,掌声不断。
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一次成功演出很大程度上鼓舞了李玉刚,让他悟出了一条独特的艺术道路。
李玉刚把传统戏曲唱腔,与现代流行音乐的唱腔结合起来,同时熟练运用男女声转换。
在KTV夜总会这个最“下里巴人”的舞台上杀出了一条路。
2005年,李玉刚跟着表演团赴欧洲演出,
他的这种唱法让外国人非常新奇,直接登上了法国巴黎出版的《欧洲时报》头版头条。
法国艺术家邀请李玉刚留下发展,但是他拒绝了。
李玉刚知道要想学习国粹、发扬国粹,最好的土壤当然是中国。
经过多年的打磨,时机终于成熟了。
2006年,李玉刚登上《星光大道》的舞台,
一曲《霸王别姬》惊艳亮相。
因为演唱的是梅兰芳的经典曲目,李玉刚的宣传就和梅兰芳绑在了一起。
戏曲梨园界也关注了这个年轻人,梅派传人——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表示,李玉刚唱的并不是京剧,但是他也很认可李玉刚这种宣传传统文化的行为,希望京剧能更多地走到人民大众面前,重回巅峰。
言谈之中,透露出对李玉刚的欣赏。
圈内甚至流传出了梅葆玖想收李玉刚为徒的消息。
不过,两人根本不是一个路子。
梅葆玖的舞台是在戏院里,李玉刚却是开演唱会的人。
《新霸王别姬》让李玉刚的事业到达了颠覆,各大舞台不断。
李玉刚成功地从东北草根,逆袭成了青年艺术家。
“乱花渐欲迷人眼”,在阵阵掌声中,李玉刚逐渐有些失了分寸。
有一次演唱,粉丝在台下举横幅“古有梅兰芳,今有李玉刚”。
李玉刚不仅没有反驳,甚至十分得意的以此自居。
这让梅葆玖难以接受。
一个非正统出身,参加综艺火了的人,竟然和开山老祖相提并论。
是京剧式微,所有人都能踩上一脚了吗?
有媒体采访梅葆玖,他回应:男旦是一种纯粹的艺术,不应该庸俗化来取悦观众。
这意有所指的话,真不好听。
李玉刚的粉丝不乐意了,直接表示:李玉刚把京剧唱火了,你们老派的就是眼红!
被粉丝的声音包围着,李玉刚对我回应也十分傲气:“虽然京剧圈人不承认我的艺术,但是这些年来的男旦演员,谁比我更红呢?”
人不轻狂枉少年,恃才傲物是人的本性。
但是,这个“度”不是谁都能把握好的。
有一次央视晚会上,梅葆玖和李玉刚被邀请共同登台。
当着梅葆玖的面,李玉刚直接说:“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艺术,向全国观众问好。”
此话一出,梅葆玖直接生气地离开了现场。
你是何方跳梁小丑,竟然敢直接代表梅派艺术?
你是真的像自己说的那样喜欢京剧,还是把京剧,把父亲梅兰芳当成了蹭热度赚钱的工具?
一直到去世,梅葆玖都没能原谅这个他曾经无比欣赏的年轻人。
02 梅派开山祖师——梅兰芳梅葆玖为何这么生气呢?
这就不得不介绍一下梅派的开山老祖——梅兰芳。
梅兰芳是世界级的艺术大师,他在风雨飘摇的年代发展了京剧,是一个非常有气节的文化人。
梅兰芳出生于清光绪二十年,他8岁学戏,9岁拜“同光十三绝”名旦时小福的弟子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1岁登台。
经历过“徽派进京”的繁荣时期后,京剧在乱世之中逐渐走向衰落。
这人热爱京剧的梅兰芳无法接受,他去大上海的舞台,融汇吸收现代灯光艺术,改良传统唱法,丰富和发展了京剧旦角的表演艺术,创立“梅派”,把京剧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他是第一位把京剧搬上世界舞台的艺术大师。
在新旧交替之际,梅兰芳为京剧稳中发展的过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世人有多爱梅兰芳呢?
民国时期,他在舞台上表演,台下的观众都会疯狂的往台上扔金银首饰!而当时,所有的报纸,新闻都称梅兰芳为“梅半城”,说他富可买城。
在梅兰芳的门口,一年365天摆流水席给落魄亲戚朋友吃的。
左二梅兰芳,右一蝴蝶
一位网友回忆她时运不济的父亲当年成了孤儿,就是有点关系吃上这流水席活下来,最后考上大学做老师,成立了近十口的小家族。这种阴德,不是一般情怀能扛得住,积得下的。
金钱财富名利地位,梅兰芳都有。
那又如何,日本人来了,他蓄胡子不唱了。任凭日方如何威逼利诱,他始终不为所动。
蓄须明志,打针发烧拒演。
抗日期间,梅兰芳反手捐了飞机。
新中国成立,他入党了。
抗美援朝的时候,梅兰芳还去前线慰问表演。六十来岁的一代大师,跟着慰问团在朝鲜跑了40来天,住帐篷、吃冷罐头,也没有怨言。
任何大事他都出钱又出力,真的很爱国。
梅兰芳的一生,充分体现了什么叫“得道者多助”。
如果京剧要推出代表人物,戏曲界要有人坐第一把交椅。
所有人都希望是他,只能是他。
1950年梅兰芳任中国京剧院院长。
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
1953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他先后培养、教授学生100多人。
1961年8月8日,梅兰芳因病在北京逝世,一代大师与世长辞,享年67岁。
艺术家的操守、做人的底线、民族的大义,他都做到了极致。
李玉刚敢和这样的大师争锋芒,难怪梅葆玖如此愤慨。
把自己和这样的大师相提并论,实在是“跳梁小丑”的行径。
结论每个中国人的骨血里,都流淌着戏曲的基因。
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赶庙会听戏,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
走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一段戏腔都能让游子驻足倾听,血脉觉醒。
浓墨重彩的扮相,随时能惊艳每一个中国人。
但是,京剧、豫剧等等这些传统戏剧的发展却不如人意。
基层人员陷入生存困境,养家糊口都成了难题。
越剧表演艺术家何赛飞,声嘶力竭地质问,让人心痛。
何赛飞:你们口口声声梅花奖文华奖,花几百万几千万排戏,得了奖以后封箱老百姓也看不到。戏呢?钱呢?哪里去了!?老百姓看不到呀!你们就算把我抓了去,我也要讲!我是因为团里排不到戏,才去拍电视剧的……
当我们愤怒小偷偷我们的文化时,是否意识到,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人人有责。
下一次,当你在路边看到唱戏的人,记得叫声“好”;
在海底捞遇到“川剧变脸”的表演人员,一定要告诉同行的孩子,那不是魔术师。
你可以捧你想捧的人,但是踩着别人就有点无耻了,问一句小编,你收了多少钱
一个异装癖被捧成了艺术家,愚昧的人类
唱戏的就是到乡下唱戏的乐才是真本事在国家剧院里唱把自己封为艺术家就高人一等了,就失传了[笑着哭][笑着哭]
京剧啊京剧,在神坛上待久了,连条柴火狗都确定自己是哮天犬……
我实在欣赏不来京剧
梅家后人没有把京剧继续发扬光大,开始给别人泼脏水。 小编收了多少好处?[得瑟]
人品极渣,二咦子
听不懂戏曲,不喜欢戏剧,只知道梅兰芳很出名,为人也是出了名的顶,至于李玉刚,他是以反串女声出名的,善于在歌曲中夹杂戏曲元素的人,但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喜欢的人是有限的。。。[得瑟]
一个痞子[笑着哭]
怎么说是跳梁小丑?他原不原谅有什么意思吗?小编恨一个人带着节奏一块恨,什么熊人!
跟风吹跟风黑[笑着哭]全都是些不长脑子的么[笑着哭]
李玉刚唱的不错啊,好多人喜欢,现在有多少人去听戏曲呢,时代不同了,该淘汰的还是会淘汰。
看看那些趾高气昂的自以为是的艺术家们有什么创新白白领着国家的工资 ,看不起 打压 靠自身努力拼搏 发扬创新延续文化艺术的一代新人。时代在进步 ,那些自称艺术家的你们的艺术有创新有进步了吗 ?你们的艺术卖票有人看吗?没有国家的支持给发补助津贴 艺术家们你怎么养活自己。
百无聊赖
娘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