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东北野战军入关,东北籍战士抵触情绪较大,部队如何解决

公子毋庸近代说 2024-10-16 12:11:30
引言

1948年10月31日,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前的两天,中央军委就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结束后的任务,电示“林、罗、刘”并东北局和华北局:应休整一个月左右,约于十二月上旬或中旬开始出动,攻击平津一带。”

1948年11月14日,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的第12天,主席在《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文章中讲道:“原来预计,从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约需要五年左右时间,便可以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现在看来,只需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此时还未改称四野)百万雄师挟大胜之势,挥师入关奔赴华北战场。

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入伍才一两年的东北籍本地战士一时在思想上转不过弯来,都觉得既然家乡已经解放了,就应该“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时候放下刀枪拿起锄头,去做一个本分农民了……

当时抱有这样想法的东北籍战士不在少数。而大军远征,历来是稳定军心为先。如何去凝集部队,怎样进行思想教育,部队从上到下都绷紧了弦。

从野司“林、罗、刘、谭”四位首长到基层“营、连、排、班”干部骨干,每一级都把部队入关期间的稳定工作当作阶段性的首要任务来抓。

原5纵14师炮兵营2连指导员的讲述

王玉兴,1948年时任东北野战军5纵14师炮兵营2连指导员。图为1986年4月,担任47军副政委的王玉兴将军在老山前线。1988年9月,王玉兴被授予少将军衔。

王玉兴将军讲述当年:“东北地广人稀,一个村就十几户,几十户人家,就这些人家也稀稀拉拉扯出好几里远。那时的人没什么文化,眼界窄,也不寻思别的,就是种地,吃饱喝足就是好日子。谁要是去趟县城,那世面就见大了。谁要去了趟关内,那就了不得了,那就觉得这人这辈子回不来了,扔关里了。

我那个连跑了个文书,全连就跑了他一个。他是辽宁朝阳人,还是我介绍入党的。部队快到朝阳时,我说你回不回去看看,他说不回了。

他念过书,有文化,家里有老婆孩子。本来,在当地有老婆孩子这样的战士是应该作为稳定对象的,但他一贯表现好呀,不然我能介绍他入党?

他开小差,当逃兵,可是一没拖枪,二没投敌。想法就很简单,全国快解放了,还要打仗死人,他想活在胜利这边,不想死在胜利那边。在东北打仗很勇敢,那么艰苦都没跑,这回东北解放了,又走到了家门口,这就跑了。

更多的战士,部队经过家乡,回家前根本就没有动过想跑的心思,一回家见到老婆孩子就拔不动脚了,他们本来就是庄户人家,“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就是当时普通人最最实际的理想。

光教育批评是不行的,还得有措施,组织战斗小组就是最好的措施。每个班都分成几个战斗小组,新兵和老兵、党员和群众、翻身农民和解放战士、体力好的和体力差的、关内的和关外的 、南方的和北方的,行军打仗都在一起,老兵带新兵,党员带群众。

挥师入关时,关内的巩固关外的。大军南下时,南方兵巩固北方兵。这一路走下来,再没有跑过人,就连解放战士都成为了部队骨干。”

原3纵7师19团3营8连指导员的讲述

原东北野战军3纵7师19团3营8连的指导员翟文清在回忆中讲道:“……连里有多少个东北籍战士?他们的家都在哪?我都要做到心中有数。部队一路向山海关行军,前面就快到谁家了?他家里都有什么人?这些情况不光连排干部知道,就连班里的党员和老战士都必须知道。

提前好多天就要和他们唠家常。小张,再往前就是你家了,有啥想法?小李,明后天就要经过你们那嘎达了,是不是很想回去瞅一眼媳妇儿?小王、小杨,你俩呢?

小张说,我是党员,决心书上写着呢,打完老蒋,全国解放,我再回家……,有这话就行呀,班长马上向上级汇报,赶紧表扬呀,班里表扬,排里表扬,全连战士大会上还表扬,小张就稳定了嘛。

小李说,想回家看看,家里不光有媳妇儿,还有个80岁的老娘……,我估摸着,十里八里的,反正也不远,赶紧点也就几个小时就能回来。就派班长和一个党员战士陪他一起去,既代表连队慰问战士家属,又能确保小李能够准时归队。

小王、小杨的家却离行军路线比较远,那就讲清楚道理呗,让他们理解部队的难处,再就是要多关心,多照顾,一有思想波动就及时做工作。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用心的对待每一名战士,稳定工作还不是太难。

反正我的连队,从入关到全国解放,没有一个战士当孬种、当逃兵,全都是好样的!”

原2纵4师12团2营4连9班战士讲述

鞠海清,黑龙江省龙江县人。原2纵4师12团2营4连9班战士。离休前是大连市水产公司工会副主席。

老人回忆道:“辽沈战役前,咱就想着跟着部队打下长春、沈阳,如果还能够活着,咱就回家好好过自己的小日子。等辽沈战役打完了,我们团在沈阳附近的马三家子休整,突然动员说要进关,咱就觉得咱是翻身农民,咱得听党的话,党指向哪里,咱就打到哪里。”

原4纵10师30团政治委员的讲述

周之同,原4纵10师30团政治委员。

“打完塔山阻击战,我们团撤到塔山后的上坎子,休整兼搞战评。一接到入关命令,我们10月28日刚动员完,当晚10点就出发。一开始只是给战士们讲,说是引敌上钩,放长线钓大鱼。

头一天没事,第二天也行,第三天进关啦。不少东北籍战士就说话了,怎么还走呀,这长线得放多长呀,于是就开始出现开小差的人了……

纵队副政委欧阳文刚好在我们团蹲点,大家就一起商量,该如果对部队宣传动员入关。一是先党内,后党外,自上而下。二就是直接同战士讲清道理,到了宿营地,以营为单位进行。

道理也很简单,只有打进关内去,才能巩固东北解放区,才能保住东北翻身农民土改后所获得的牲口和田地,直到解放全中国。这样子把道理讲清楚了,东北籍的战士们斗志就高昂了,也就没人再跑了。

那时候也不知道中国到底有多大,到后来部队南下时,北方兵们就传说南方那马路上烫得能烙大饼,胳膊腿碰墙上,哧啦一声皮就烫熟了。部队就让两广藉的南方战士给北方兵们现身说法,讲讲南方到底是什么样子。

总之,部队是胜利之师,思想工作做起来也顺风顺水。入关动员的时候曾经说过“打到北平去过年”,那就真的在北平过了年。说得到,做得到,党的威信很高,说什么大家都愿意听,愿意信,愿意毫无条件地跟党走。”

结语

1945年9月,十万余八路军、新四军千里出关挺进东北,一路发展,从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直到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百万雄师挟大胜之势,挥师入关奔赴华北战场,仅仅用了三年时间。

1948年11月,虽然部队在入关过程中曾有部分战士产生过动摇,不少部队也曾出现了开小差的个别行为,但经过思想教育和扎实的组织工作,这一现象很快就不再出现了。

1949年3月11日,东北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这支戴着狗皮帽子在黑土地上一路浴血奋战而来的百胜之师,在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他们打了两个,从白山黑水一直战斗到天涯海角。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其中的数百位骁将成为了共和国将帅。他们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史上浓墨重彩地抒写着自己一路走来的艰难和辉煌。

0 阅读: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