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诗《龙标野宴》写尽夏日之清凉​透出乐观之情怀

长安听雨 2024-06-23 11:54:51

王昌龄(?—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唐玄宗天宝七载(748),王昌龄从江宁(今江苏南京)丞任上被贬为龙标(今湖南怀化)尉。在龙标贬所期间,诗人写下这首《龙标野宴》,借景抒情。

龙标野宴

(唐代)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在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龙标野外举行宴会的情景,抒发了一种旷达乐观的情怀。

前两句“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以轻快的笔调点出此次宴饮的时间和地点:沅水畔夏日的傍晚,凉风习习,凉快极了。一个“足”,看似是平淡,却将夏夜的清凉渲染到了极致。正是因为沅溪有足够的凉风,潺潺溪水相伴、环境幽美宜人,所以诗人和友人带着在春日酿的酒,携手同行,选择在溪畔的竹林里开怀畅饮。有佳景、美酒、良友,这样的野宴,气氛热烈又欢乐的,心境潇洒而惬意。清凉的晚风吹过,仿佛吹散了诗人的疲惫,愈发显得通透、高洁了起来。

后两句“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以洒脱的心态反映出诗人雄浑豪迈的风格,透出一种乐观向上的境界。宴会上诗人和友人一边豪饮,一边弹琴高歌,这看似欢快的琴声和歌声,却无意中勾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贬谪之愁 , 在夜空下、野地上荡漾着。然而,“莫道”二字,却把惨淡愁云一扫而空,诗人面对眼前青山、碧天、明月,顿觉心境朗澈,唱出了“青山明月不曾空”的励志警句。反映了诗人并不以被贬而愁苦的心态,表现出雄浑豪迈的风格,从而既含蓄蓄又酣畅地抒写了诗人内心豪放洒脱、爽朗乐观的情怀。

全诗手法精妙,既没有刻意渲染竹林有多么清凉,也没有正面描写宴会有多么欢快,于敷陈直赋间将诗人的胸襟表现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无不充斥着豁达悠然的气息,含蕴沉藉,韵味无穷。

3 阅读: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