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辈子除了父母以外,只给冯巩磕过头。”
牛群在访谈节目中谈起他与冯巩的友谊时,感慨地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作为相声界观众最喜欢的搭档之一,牛群与冯巩在一起创作了无数经典的作品。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对好朋友的合作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
牛群曾经三次抛弃了他的搭档冯巩,独自去发展别的事业。
这也使得他们的合作生涯走向了末路。

如今冯巩依然活跃在各种大型活动里,是观众们喜爱的老艺术家。
而牛群却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孤苦伶仃的独自生活着。
从相声明星到无人问津,牛群的落魄可以说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

牛群出生在被人们称作曲艺之乡的天津。
刚一出生,牛群的耳边便充斥着相声和戏曲的声音。
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牛群得到了父母最多的关爱。
每次去茶馆听相声的时候,父亲总是会将牛群也一起带上。
耳濡目染之下,牛群对相声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高中毕业后,牛群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到了乡村里插队。
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牛群对农村的一切新鲜事物都十分好奇。
农忙之余,他总是在周围的村子里到处闲逛。

有一次,牛群在邻村遇见了一位表演快板的老艺人。
老艺人精彩的技艺让牛群啧啧称叹,也使他萌生了上前讨教的想法。
聪慧好学的牛群很快就跟老艺人成为了忘年交。

在双方熟络后,老艺人将自己的本领对他倾囊相授。
每天干完了活,牛群都会跑到老艺人家中跟他学习快板。
那时的牛群并不知道,自己用来打发时间的兴趣爱好,竟然会成为他艺术生涯的敲门砖。

光阴荏苒,21岁的牛群来到部队,成为了一名通讯兵。
在一次文艺汇演中,部队里需要每个班都出一个才艺表演。
消息一出,战友们立刻想起了经常在宿舍里打快板的牛群。

牛群对自己的快板水平并不是很自信。
但在众人起哄式的推荐下,他也只得硬着头皮上台表演了一段。
然而,正是这一段赶鸭子上架的表演,让牛群得到了部队领导的赏识。
“这个小伙子嘴皮子很灵活嘛,很适合去说相声。”
不久之后,牛群便被调到了北京军区的文工团,成为了一名文艺兵。

牛群此前并没有说过相声,对相声创作更是一窍不通。
为了能更好的胜任这份工作,牛群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位相声老师刘学智。
在刘学智的教导下,牛群很快便创作出了自己的第一个相声作品《原形毕露》。

自认为已经掌握了相声技巧的牛群十分得意,他在全军汇演上自信的表演了这段相声。
然而,台下的观众们却始终没有露出笑容。
感受着台下寂静的氛围,牛群越说越不自信。
最后只得草草结束了这段尴尬的演出。

这一次表演的失利让牛群意识到了自己的进步空间。
也让一向执拗的他产生了强烈的好胜心。
他在心里默默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相声给说好。

刘学智对牛群不服输的态度大为赞赏。
为了能够让牛群的相声水平更进一步,刘学智将牛群推荐到了常宝华的门下。
出于对这个年轻人的喜爱,刘学智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常宝华作为盛名已久的大师,对相声的理解自然十分高深。
牛群没有错过这个难得的好机会,他每日勤学苦练,不敢有片刻懈怠。
牛群的努力不仅让他的相声水平突飞猛进,也使他成为了常宝华的得意门生之一。

在拍摄电视剧《那五》时,牛群与冯巩相识。
两个热爱相声的年轻人交谈甚欢,很快就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当时冯巩正好缺一个搭档,于是他便对牛群发起了热情的邀请。
牛群欣然接受了冯巩的提议。

两人开始整日在一起钻研相声,感情非常浓厚。
牛群的母亲过世时,冯巩更是以子侄的身份磕头吊唁。
看到朋友如此尊重自己的母亲,感动不已的牛群也急忙在一旁对他磕头还礼。

深厚的友谊下,两人的合作自然也是默契无间。
仅仅在一年之内,牛群与冯巩就创造出了《小偷公司》等8段经典的相声作品。
在此之后,两人更是连续十几次登上了春晚的舞台,成为当时最受观众欢迎的相声组合。

与对比刚加入文工团的自己,如今的牛群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了。
但“爱折腾”的他却并没有安于现状。
牛群先是组建了明星足球队,与赵本山、冯巩等明星活跃在绿茵场上。
又因为热爱摄影开办了个人作品展。

除此之外,他还先后两次“抛弃”了冯巩,跑去经商和办杂志。
也许是没有商业领域的天赋,牛群的事业不仅没有挣到钱,还赔进去不少。
最后他只得灰溜溜的跑回了冯巩的身边。

牛群的行为让冯巩头疼不已,但出于两人的情谊,他一次又一次的接纳了牛群。
可随着牛群“不务正业”次数的增加,他与冯巩的合作也逐渐显现了不少问题。
众所周知,相声搭档非常需要彼此的默契。
而牛群这些年却将时间与精力用在了自己的事业上,这使得他与冯巩之间的配合开始生疏。

自那以后,他们也再没能一起创作出让观众喜爱的作品。
眼看着自己的相声事业进入颓势,牛群爱折腾的大脑又开始活络起来。

51岁那年,牛群因代言牛肉干的广告来到了安徽蒙城县。
牛群的明星效应使得牛肉干的销量突飞猛进,让合作商笑的合不拢嘴。
在庆功宴上,合作商对牛群恭维道:
“要是您能来当我们蒙城县的县长,那我们的经济绝对能腾飞啊!”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牛群本就想通过自己的名气扶持一下蒙城的发展。
合作商的一席话更是让他产生了进入仕途的想法。
经过了深思熟虑后,牛群将自己要当县长的决定告诉了冯巩。

“牛哥,你疯了吧,咱们一起说相声不好吗,你哪会当官啊?”
冯巩对牛群的决定大为震惊,他顾不上生气,连声劝诫牛群不要去蒙城任职。
但一向执拗的牛群哪里听得进去别人的劝阻。
他又一次抛下了冯巩,成为了蒙城的名誉副县长。
正是这个突兀的决定,让牛群最终“毁了”自己。

在别人看来,牛群的副县长只是一个名誉头衔,他并没有干实事的责任。
但牛群却不这么想,毕竟他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
抱着为老百姓着想的一腔热血,牛群充满干劲的投入到了工作中。
凭借着自己的人脉与名气,牛群在蒙城取得了不少让老百姓称赞的成绩。

他为蒙城修了路,还帮助当地企业创办了蒙城人自己的牛肉品牌。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牛群通过自己的人脉为蒙城拉来了两个亿的投资,并建造了牛群商贸城。
在商贸城营业的当天,牛群还请来赵本山等一众明星进行演出,场面十分壮观。

在牛群殚精竭虑的扶持下,蒙城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眼看着两年的任期即将结束,可牛群却不想走了。

事情要从一次民间走访说起。
当时牛群为了调查民生,在当地一个社区里举办了一场相声演出。
台上的演出进行顺利,台下观众们的掌声也十分热烈。
就在这时,牛群看到了角落里孤零零的一个孩子。

牛群立刻走上前去,用开玩笑的语气跟那个孩子打了招呼。
但那个孩子却始终没有回应他。
正当牛群纳闷的时候,一旁的工作人员告诉他,这个孩子是一个聋哑人。
这么可爱的孩子竟然听不见声音,牛群的心中既惊讶又难过。

但他紧接着又想起来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这样的孩子没法跟其他学生一起正常上课吧,那他们平时怎么接受教育呢?”
听到牛群的询问后,工作人员将他带到了当地的特殊学校。
看着眼前几座破破烂烂的老楼,牛群连连摇着头。
“不行,孩子怎么能在这样的地方上学呢,这已经算危楼了吧!”

活动结束之后,牛群立即将重建学校的提案交了上去。
尽管县里已经将这件事提上了日程,但牛群对此还是放心不下。
他再三考虑之后,决定要在蒙城再干3年。
牛群下定了决心,他要让所有孩子都能在干净明亮的教室里学习。

牛群即将留任的消息传了出去,让蒙城老百姓们欢呼不已。
为了庆祝这件事,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像是要过年了一样。
看到百姓们对自己的拥护,牛群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心中的干劲更足了。

不过,当牛群将自己的决定告诉了妻子后,夫妻二人却对此大吵了一架。
“你当初要去当官,我也没多说什么,可总该有个头吧。”
“自从你去了蒙城以后,几个月才能回上一次家,孩子都快忘了你长什么样了。”
“两年之后又三年,我看你是当官当上瘾了。”

除了妻子以外,老搭档冯巩也特意找上门与他彻夜长谈了一番。
“牛哥,听我的,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你再干下去我怕你会把好事变成坏事。”
家人和朋友的劝诫并没有让一向执拗的牛群放弃。
满怀着理想与憧憬,牛群再次回到了蒙城。

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牛群再次“豁出一张老脸”,用自己的人脉为特殊学校拉来了捐款。
除此之外,牛群还以个人名义捐赠了400万元。

也许在别人看来,牛群办这件事完全是吃力不讨好。
但牛群自己却不在意这些,只要能看到孩子们喜悦的笑脸,他的心里就已经满足了。
可志得意满的牛群却不知道,自己早已被有心之人盯上了。

牛群虽然初心是为了蒙城的老百姓着想,但他大刀阔斧的推行政策时难免会触及到一些人的利益。
俗话说得好,最大的仇恨莫过于断人钱财。
牛群这几年的大动作太多,他自己又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难免会有一些程序上的疏漏。
这些疏漏就成了牛群被攻击的把柄。

正当牛群一门心思的考虑发展方针时,几封匿名检举信的出现让他成为了众矢之的。
随着舆论的发酵,牛群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彻底蒙上了阴影。
“侵吞国家资产”、“当官为个人捞利益”、“骗购国家土地”……
各种子虚乌有的罪名重重地砸在牛群的头上,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在各种揣测和质疑中,牛群之前那些为百姓着想的善举也被污名成了“个人牟利”。
就连当地的一些老百姓也对他产生了非议。
“我就说嘛,当个名誉县长连工资都没有,他干嘛这么上心,原来是别有目的。”
“啧啧,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如果说外界媒体的言论牛群并不在意,但当地百姓的话语却让他伤透了心。
为了自证清白,牛群捐献了自己所有的财产。
他还并写下了声名,将自己死后的所有财产也全都裸捐出去。
然而,牛群“一掷千金”的做法不仅没有挽回自己的名声,还成为了压倒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县长期间,牛群是没有经济收入的。
全家唯一的收入就是妻子每月700元的工资。
此前牛群的积蓄颇丰,倒不用考虑一家人衣食住行的问题。
但当牛群散尽家财后,经济的重担便全部压在了妻子的肩上。

失望透顶的妻子再也坚持不住了,她与牛群离了婚。
短时间内遭受了多次重大打击。
几经崩溃的牛群开始借酒消愁,深居浅出。

由于当时舆情闹得很大,出于对此事的重视,上面派来了专门调查此事的调查组。
经过一番仔细的统计与调查后,调查组公示了此事的结果:
牛群没有任何滥用职权的违法行为。
终于等来了渴望的清白,但牛群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为了这个迟来的公道,他已经付出太多了。

人心似水,即便是证明了自己的清白,牛群的形象也永远回不到当初了。
任职满5年后,牛群终于离开了蒙城县。
不同于来时的意气风发,如今的牛群显得疲惫不堪。

看着台下为他送行的百姓,牛群忍不住痛哭出声。
“我始终没有辜负人民和组织对我的信任,来到蒙城,我永远不会后悔。”

5年的官场经历,不仅让尝尽了人世冷暖的牛群家庭破碎,也使他失去了观众的喜爱。
好在他的老搭档冯巩仍旧对他不离不弃。

为了能够让牛群重新回到观众的视野中,冯巩特意与他一起编排了相声《为你喝彩》。
回到了自己最熟悉的领域,牛群想起了当初与冯巩初遇的场面,不禁泪流满面。

为了这次演出能够顺利进行,牛群花费了大量的心血,终于创作出了让自己满意的作品。
可就在春晚即将到来的时候,他们的作品却被通知没有通过审核,不得演出。
为了能够按时为观众们呈现演出,冯巩被安排与其他人搭档。
而牛群则无缘了那一年的春晚。

自此以后,观众们再也没能看到牛群与冯巩的相声组合。
惋惜之余,不禁也让人感慨万千。
沦落到这番田地,牛群自己也感慨道:
“我知道自己错了,但直到今天也不知道错在哪。”

看着牛群如今落魄的样子,老友们纷纷对他伸出了援手。
赵本山带着他再次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冯巩也特意邀请他参演了自己拍摄的电影。
尽管有着无数人的帮助,但牛群却始终没能再次得到观众的喜爱。

为了能重新回到事业的巅峰。
64岁的牛群参加了运动类真人秀节目《中国星跳跃》。
站在5米高的跳水台上,牛群充满着斗志与自信。
他相信自己的拼劲,他要重新找回自己年轻时那股“瞎折腾”的势头。

“就算做不了跳水冠军,还可以做个曲艺界的跳水王子。”
牛群在镜头前说完自己的豪言壮语之后,从高台上一跃而下。
伴随着“噗通”一声巨响,牛群狠狠地砸在了水面上。
巨大的冲击力使已经花甲之年的牛群瞬间陷入了昏厥。

他无力的抓着救生员的手臂,用了几分钟才被救回岸上。
牛群“不要命”的敬业精神让他获得了网友们的关注与同情。
但从此之后,他却再也没有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
也许,是这次的遭遇让牛群终于意识到了服老的重要性。

这位折腾了一辈子的“疯牛”,终于折腾不动了。
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让牛群终于过上了安静平稳的生活。

如今牛群已经73岁了,不久前他曾被拍到与姜昆等老朋友们聚会拉琴。
照片里的牛群面色红润,看起来身体十分硬朗,精神头也不错。
能够看到老艺术家晚年过得平安幸福,人们对此也纷纷表示祝福。

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拼搏与尝试。
只不过有的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而牛群却是撞碎了南墙也不回头。
不论结局如何,这种勇敢面对挑战的精神,已经很值得敬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