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主宰网络:互联网的未来何去何从?

帝江叙事 2024-06-27 11:46:39

互联网的诞生并非源自传统的军事冲突,而是冷战时期技术竞争的产物。

在这场无硝烟的较量中,为应对苏联的技术威胁,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研发了一种通过全球分散网络共享数据和程序的方法,这标志着互联网雏形的诞生。

最初,它仅能实现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桑福德大学之间的简单信息传递,与今日庞大且错综复杂的互联网世界相形见绌。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互联网的推广借助电话线得以实现。

至1983年,仅有500台计算机主机接入这一网络,但短短五年间,联网主机数量便飙升至十万台,覆盖的国家也日渐增多。这一全球网络的崛起无疑为世界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

它基于一个简单的理念:一个超文本文档网络,用户可通过浏览器轻松访问。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已不再是科学家和权威机构的专属,而是成为公众追捧的热点。

互联网的崛起被誉为一场革新,它赋予人们前所未有的信息自由。人们坚信,这一平台能使权力回归人民,开启社会新时代。

在这个时代,个体无需依赖媒体或权威机构发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新闻发布者,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似乎重蹈其它技术创新的覆辙。

起初,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逐渐合并成几家大公司,消费者的选择权受到极大限制。

基础设施和网络资源的集中化,与一百年前的无线电产业如出一辙,当时成百上千的公司也经历了相似的收购或淘汰。

如今,我们浏览的网页大多由人工智能生成,机器人制造的错误信息充斥着社交媒体,鲜有人类的创意投入。我们消费的内容越来越少源于人类之手。

浏览社交媒体变得孤独而空洞,互联网的本质似乎已发生巨变,真相在网络世界中愈发模糊。

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内容都被整合进一个我们几乎无法掌控的系统中。我们是否已经走得太远?现在是否还有机会重拾互联网的初心?

曾经,互联网是一片充满无尽憧憬与可能性的开放疆域,但现在,它似乎已沦为我们自身行为模式的牺牲品。

以美国为例,2001年,排名前十的网站仅占据美国网页浏览量的31%,但到了2010年,这一数字飙升至惊人的75%。

与此同时,随着iPhone和智能设备的普及,人们的互联网体验也逐渐被封闭的应用程序所主导,全球网络的浏览时间因此急剧减少。

这些应用程序如今占据了互联网流量的绝大部分,高达90%,它们将用户锁定在自家的数字围墙之内,让广告推送更加精准有效,从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经济格局。

而苹果公司正是凭借这一封闭生态系统的优势,一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

网络泡沫破灭后,美国仅有五家科技公司——谷歌、亚马逊、苹果、脸书和微软——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并蓬勃发展。

这五大巨头如今在互联网上无所不在,无论是广告、电子商务还是云计算服务,它们都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和技术主导权,这一变革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运作方式。

在这场技术军备竞赛中,人工智能成为了这些巨头的得力助手。然而,互联网原本所承载的连接与真相——即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真理的传递——这一乌托邦式的理想,似乎正在渐行渐远。

全球范围内,近55亿人每天平均上网6小时,构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市场。然而,在这个市场中,最炙手可热的商品已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或知识,而是用户的注意力。

这种转变催生了一个庞大的灰色地带,参与者们纷纷投入金钱,将互联网打造成一个分层的系统,以剥削用户的价值。

如今,精心打造一个成功的社交媒体账户或频道,已经成为一项长远而回报丰厚的投资。

仅需几次点击和一定的资金,任何人都能轻易购买成千上万的浏览量。

最初,这些服务提供者可能会雇佣大量人力进行手动操作,但高昂的成本迫使他们转向使用机器人和自动化软件来人为提升帖子排名,从而吸引更多关注。

尽管各大网站都在努力清除这些“机器用户”,但在浩渺的网络海洋中,想要完全根除它们几乎是不可能的。有些人甚至悲观地认为,我们已经到达了一个临界点,再采取行动可能已无力回天。

根据“死亡互联网”理论,大约在2016年前后,互联网经历了一次根本性的转变。这场变革导致互联网内容饱和,自动化内容泛滥,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变得稀少,几乎消失殆尽。

上网的体验变得如同驾驶汽车,在道路上只能与自动驾驶的汽车擦肩而过。

理论的提出者坦言,这听起来或许有些阴谋论的色彩,但他们坚信,互联网在2000年代初的活力与创新已经不复存在。

图像、对话和备忘录都变得越来越相似,失去了原本的活力,仿佛被精心策划,以保持文化和权力的中立,确保大众的思想和行为保持统一。

互联网,这个曾经充满无限可能的领域,如今似乎成为了人类自身行为的牺牲品,而这一切,正是人类自身所推动的变革所导致的。

"死亡互联网"理论在过去可能曾被质疑和边缘化,但在2022年,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带来的全球关注,这一理论再次被推向了公众视野的中心。

聊天GPT便是这一趋势中的显著案例。它基于大型语言模型,能处理海量数据集,并在复杂关系处理上展现了令人惊叹的能力,堪称AI领域的一大里程碑。

数十年来,计算机在象棋、数学计算等特定领域已超越人类,但通用智能一直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圣杯。

1950年,英国数学家艾伦·麦席森·图灵提出了一个划时代的问题:机器能否像人类一样思考?他的图灵测试成为了衡量机器智能的基准。

就在去年,聊天GPT成功通过了图灵测试,成为首批达到这一里程碑的计算机之一,再次证明了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

这一突破使得"死亡互联网"理论不再被简单地视为阴谋论,而是越来越接近我们可能面临的未来现实。

当人类与AI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我们还能信任什么?

据统计,近半数的互联网流量已来自机器人,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剧。科技巨头竞相将AI产品推向市场,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例如,谷歌的AI产品曾错误地将岩石列为维生素的来源,某搜索引擎的AI在回答月球登陆问题时,甚至描绘出了宇航员遭遇猫的荒诞场景。

这些技术失误引发了人们对AI发展路径的深刻反思。这些技术驱动的幻觉源于AI试图从海量信息中拼凑出真相,它们通过算法识别关键信息,并尝试填补空白。

然而,这些创造性的内容往往是对人类作品的合成或修改,引发了艺术家对权益受损的担忧。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模型在判断信息来源的可信度上显得力不从心。它们更倾向于流行的回应,而非基于可靠来源的信息。

随着生成式AI在互联网上的泛滥,下一代AI将使用上一代创造的内容作为训练数据集。

这意味着AI工具生成的内容将越来越缺乏人性化,搜索结果也将充斥着AI生成的内容。

在这样的环境下,寻找可靠的信息来源将变得更加困难。

"机器人"一词可追溯至1920年代的科幻剧《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它最初被描绘为生产线上的机械助手,象征着一种机械奴隶的概念。

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的定义已超越实体界限,深入数字世界的核心。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机器人与人类的界限愈发模糊。

如今,网络媒体的主导权已悄然转移至AI的手中,内容的走向由强大的自动程序决定。

广告商们竞相投入巨资,试图破解这些神秘算法的奥秘,因为正是这些算法编织着一个复杂而隐秘的网络,操纵着信息的流动。

互联网,这个一度以自由和创新为标志的平台,如今背后却运行着一个庞大的、连其设计者都难以完全掌控的机制。

在这个由模式识别超级计算机主导的时代,我们的在线行为被无声无息地塑造着。

社交媒体平台,曾是真实社交互动的桥梁,如今却逐渐沦为消费主义的温床。

流量和关注度成为了衡量商业成功的唯一标准。平台内的算法犹如巨大的筛子,对海量数据进行筛选、分类,进而为每位用户呈现个性化的广告内容。

每一次点击,都可能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让某些内容在你的信息流中频繁出现,诱导你不断消费。

这一机制鼓励迎合算法、吸引眼球的内容,使得网络创作者、影响者和营销人员纷纷放弃原创,追求点击率和关注度。

在这种环境下,人类创作者也不得不妥协,产出的内容日益同质化,缺乏创新和深度。这也正是人们开始对网络内容“同质化”现象感到不满的原因。

我们似乎被卷入了一个由算法掌控的漩涡,审美和价值观逐渐被非人类力量所左右。这种趋势让我们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方向,害怕与众不同,从而失去了真实的自我。

面对这一现实,我们必须警醒: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保持对文化的掌控?是我们在主导技术的发展,还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的主宰?

互联网的商业化以及少数公司的垄断,导致内容生成的速度越来越快,但质量却愈发肤浅,甚至可能误导我们的认知。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让我们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变得模糊。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为了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有勇气挑战现状,坚守人性和真实的底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算法的束缚,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