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掀了智驾的桌子,余承东炮轰,为何挨骂?

倪倪说车 2025-02-25 10:40:14

十万块的车,也能拥有自动驾驶?比亚迪最近的举动,在汽车圈掀起了轩然大波。一边是欢呼雀跃的消费者,一边是冷嘲热讽的竞争对手,这场关于“智驾平权”的争论,究竟孰是孰非?

事情的起因,是比亚迪宣布将高阶智能驾驶技术下放到十万级以下车型,甚至连最便宜的海鸥都包含在内,并且承诺“加配不加价”。这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直接炸开了智能驾驶这块曾经高高在上的“贵族蛋糕”。过去,想体验自动驾驶,没个二十万以上的预算,基本是想都不敢想。现在,比亚迪直接把门槛拉低到十万以内,让更多普通消费者也能摸到科技的脉搏。

对此,有人叫好,认为比亚迪此举是真正的“普惠科技”,让更多人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也有人质疑,认为低价必然意味着低质,比亚迪的智能驾驶技术能否真正达到“好用”的标准,还有待市场检验。而最具代表性的质疑,莫过于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的公开炮轰。他认为,智能驾驶不能“够用就行”,安全和好用才是最重要的,暗指比亚迪的技术水平不足以支撑其“智驾平权”的野心。

那么,比亚迪的智能驾驶技术究竟如何?跟华为等行业领先者相比,差距在哪里?坦白说,比亚迪的“天神之眼C”在算力、传感器配置等方面,确实不如华为的ADS 3.0。比如,天神之眼C目前主要依靠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进行环境感知,而华为ADS 3.0则配备了激光雷达,能够更精确地识别周围环境。功能上,天神之眼C目前只能实现高速和快速路的领航辅助驾驶以及自动泊车,而华为ADS 3.0则可以实现更复杂的城区道路领航辅助驾驶。

但这并不意味着比亚迪的智能驾驶一无是处。首先,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高速和快速路的领航辅助驾驶以及自动泊车,已经能够覆盖大部分日常用车场景。其次,比亚迪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这为其提供了海量的数据积累,可以用于不断优化算法,提升智能驾驶的性能。就像一个孩子学习走路,一开始可能踉踉跄跄,但随着不断练习,最终也能健步如飞。

更重要的是,比亚迪的“智驾平权”战略,并非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基于对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根据麦肯锡的报告,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中,20万元以下的车型占比超过70%。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消费者对于智能驾驶的需求,并非追求极致的性能,而是希望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实用的功能。比亚迪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以“够用”为切入点,迅速打开了市场。

当然,低价策略也并非没有风险。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平衡成本和性能。如果为了降低成本而牺牲安全性或用户体验,最终只会得不偿失。比亚迪需要证明,其“智驾平权”并非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实现了真正的“物美价廉”。

另一个挑战在于,如何应对竞争对手的追赶。比亚迪的举动,无疑会引发其他车企的跟进,届时,智能驾驶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比亚迪能否保持领先优势,取决于其能否持续创新,不断提升技术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的“智驾平权”战略,并非孤军奋战。DeepSeek大模型的加入,为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DeepSeek可以大幅降低AI算法的算力需求,从而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这对于比亚迪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

此外,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加入“智驾平权”的行列,例如长安、吉利、小鹏等。这表明,智能驾驶的普及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未来,智能驾驶将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属,而是像ABS、ESP等安全配置一样,成为汽车的标配。

这场由比亚迪引发的“智驾平权”浪潮,究竟会走向何方?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将深刻地改变汽车行业的格局。未来的汽车,将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更加智能、更加便捷的出行伙伴。

回到最初的问题,比亚迪掀起的这场“智驾平权”风暴,究竟是颠覆行业还是昙花一现?时间会给出答案。但至少在目前看来,比亚迪的举动,已经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也让更多消费者有机会体验到智能驾驶的魅力。

我们不能否认,比亚迪的智能驾驶技术与华为等领先企业相比,还有差距。但比亚迪的优势在于其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通过不断的数据积累和技术迭代,比亚迪完全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比亚迪的“智驾平权”战略,符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庞大,但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发展“物美价廉”的智能驾驶技术,更符合中国国情。

最后,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法律法规的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伦理道德的探讨等。只有克服这些挑战,智能驾驶才能真正走向成熟。

总而言之,比亚迪的“智驾平权”战略,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它能否成功,还有待市场的检验。但无论结果如何,它都将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如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革命一样,总有人敢于打破常规,引领潮流。比亚迪能否成为智能驾驶时代的“颠覆者”,让我们拭目以待。  根据中汽数据终端零售数据,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20万元以下车型销量占比达到72.4%,这充分证明了比亚迪“智驾平权”战略的市场基础。而IHS Markit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配备L2级以上智能驾驶功能的汽车销量占比仅为12%,这意味着智能驾驶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比亚迪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将是未来几年值得关注的焦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