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到底有多乱?长达八年的战争,让唐王朝直接损失了三千多万的人口,从此一蹶不振。
中国从此失去了对西域长达千年的控制权,从开放包容的世界中心,变成了保守的世界编外人员,此后千年的封建王朝,无一再现曾经的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
安史之乱的起因说起来并不复杂,李隆基,唐朝的第七位帝王,一个令无数后人痛心扼腕,恨不得他早点死以保全晚年的神奇男人。前期的李隆基励精图治,创造出整个封建历史上最辉煌的顶峰——开元盛世。
据保守估计,那时的唐王朝总人口约为八千多万。要知道,那时整个世界的人口数才刚过两亿。这时可能就有小伙伴好奇了啊,这么多的人口,粮食不会不够吃吗?
这时魔王又要说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了,在当时,人均的粮食产量高达七百斤!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要知道,此后一千多年,直到1982年后,我国的人均粮食产量才赶上。
那时的大唐,幅员辽阔,人口兴盛。整个世界的文化交流,都以长安作为枢纽,随便往长安街头走一走,到处可见穿着奇装异服的外国人,来做生意的,来交流学习的.....
于是李隆基在这一篇歌舞升平的美好景象中,欣慰地闭上了眼。
他没死,只是干累了。于是他开始沉迷享乐不理朝政,把手中的权力,下放给著名的奸相——口蜜腹剑代理人,李林甫。
又过分宠爱三百斤的安禄山,把范阳、平卢、河东整整三镇的节度使,都交给他来当。
这三个镇有多大呢?比现在的北京,河北,山西加起来还要大上不少。
而安禄山作为节度使,相当于这三个省的土皇帝。因为兵权和税收,都被他牢牢地握在手中。
那时的大唐,朝廷内走了李林甫,又来了个更不成器更小心眼的杨国忠,把朝廷内政整得是乌烟瘴气。
而地方上,节度使权力过大,极易导致封建割据。
再加上,到了唐玄宗的统治后期,社会矛盾加剧,土地兼并
各种矛盾相继冒头。直到755年的12月16日,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由,猝不及防地就反了。
安禄山
安禄山从范阳起兵,也就是如今的北京带领15万精兵强将一路南下 。当时的大唐人民安逸生活过久了,已经根本不知道战争是个什么东西。面对安禄山的骤然发难,不少县令要么大开门户,当场投降。要么连夜弃城逃跑,任由百姓被安禄山的叛军屠戮。
而这时我们伟大的君主唐玄宗在做什么呢?据传,安禄山初起兵的时候,他压根不信这个消息。
觉得这是别人诬陷安禄山,过了一个多星期,安禄山都快到洛阳了,才相信他真的已经谋反。
于是连忙召集当时的宰相杨国忠,共同商议对付叛军之事。因为唐军那会儿的精锐部队,基本都在边疆,一时调动不来。
于是大将封常清和高仙芝只能去市井之中,招募了一大批从没上过战场的普通人,硬着头皮往前冲。
高仙芝
这种军队自然不敌安禄山的精兵,于是很快,洛阳也失守,高仙芝等人退守潼关。
潼关此地,可以说是都城长安的门户。只要潼关在,长安就在。且此地地形险要,易守难攻。高仙芝多年老将,当即意识到,只要把潼关守住。时间一长,安禄山叛军攻不下来,而等唐军精锐赶到,双方的形势自然逆转。
他这边前方虽然是做出了正确决定,但架不住身后就是要送塔的猪队友。
这是不是你的队友?
高仙芝死守潼关的决定,把安禄山急得那是个火烧眉毛。毕竟大家都知道,打仗讲究四个字——兵贵神速。
他一路南下浩浩荡荡,势如破竹。正是士气最旺的时候,却在这小小潼关,接连吃瘪。要是再这么拖下去 ,等到唐军援兵来袭,或许安史之乱到这里就了了。
然而唐玄宗在宫中,完全不领高仙芝死守潼关的情,反倒是听信谗言,把两位守城的名将,给处斩了。
到这里还不是最令人窒息的,因为接下来,朝廷又派了个优秀将领,已经退休在家的哥舒翰,来镇守潼关。
可惜啊,派再多的优秀武将,也不够李隆基和杨国忠等人折腾的,哥舒翰继续高仙芝的决策。
一到潼关,便加固城防。决定就这么把安禄山的军队耗死在这里,毕竟唐军进行的是多线作战,他们这边对的是安禄山,河北郭子仪等人还在和另一个叛将史思明打,而安禄山多次出兵,都被哥舒翰给拦了下来。
名将哥舒翰
十几万大军看着眼前怎么都攻不下的潼关城,一时士气不稳。正当安禄山一筹莫展之际,一个他怎么都想不到的大帮手——唐玄宗开始了。
他听信杨国忠的谗言,怀疑哥舒翰据守潼关,拥兵自重,是在为自己的以后谋福利。
又被安禄山那边的障眼法所骗,安禄山故意派一堆老弱病残
拿着不像样的武器,在唐军的监军面前扮猪。而杨国忠等人见钩就咬,完全不顾哥舒翰的请求。逼着他派军,主动出击,与安禄山的军中正面硬刚。
哥舒翰含泪出征,随后被叛军俘虏,而潼关就此城破。安禄山大军,浩浩荡荡直逼长安。
都城长安陷落,李隆基得知潼关二十万大军覆灭的消息后,还一度放言让他来御驾亲征。然而等禁卫军首领陈玄礼把禁军集结完毕,在公元756年6月12日黎明,李隆基带着禁军,宠妃和宦官就从延秋门跑了。
天子都跑了,那百姓更加乱作一团。逃难的人群像是潮水一般,向附近的山林中涌去。长安成了一座充满恐慌的城,等待安禄山叛军的宰割。四天后,安禄山大军冲进长安,大肆搜刮国库财物,把还留在此地的李唐皇室屠杀殆尽。
而唐玄宗一行人来到马嵬坡之时,禁军中人心浮动,士气不稳。虽然他们逃出来了,但他们的家人却还在长安城内受苦受难,他们的怒火,需要一个矛盾的发泄点。简单来说,要有个人,成为李隆基的替罪羊。
奸相杨国忠很快被愤怒的士兵肢解,连带他的妻儿,以及虢国夫人等杨氏族人,都死在了这场厮杀之中,然而这些都不够缓解士兵们的愤怒,他们的矛头。最终指向了李隆基的宠妃——杨贵妃。然而这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在打李隆基的脸。
但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了对手下人的绝对统治力,大家心里都门清。安史之乱最大的罪魁祸首,只能是他李隆基,因此,杨玉环被迫自缢于马嵬。兵变就此结束。
马嵬兵变
李隆基逃至蜀地,而太子李亨在此与他分道扬镳,北上至灵武与朔方军大部队会和,接着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至此,不管李隆基是否情愿,他都失去了对大唐的控制权。
说回叛军安禄山这边,安禄山史思明两人本是老乡。两人从范阳起兵,一路战无不胜。而史思明 就是安禄山手下的第一大将,当安禄山攻破洛阳之时。便抑制不住想当皇帝的内心,于是他自称为雄武皇帝,国号为大燕。
当上皇帝后他将史思明封为范阳节度使,管辖如今的河北等十三郡。史思明带领八万精兵,起初战无不胜。可惜后期碰到了郭子仪,这个战神一般的男人。
郭子仪
史思明在郭子仪李光弼等人面前节节败退,然而此时传来安军攻破长安的消息。郭子仪只得被迫撤退以保全后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优势,全部垮掉。安史之乱也就是在安禄山进入长安后,进入了最高峰。
不过安禄山虽然当上皇帝,住进了梦寐以求的大明宫。他日子过得还是不咋舒心,首先,因为他身体过于肥胖。然后古代的卫生条件肯定也没现在好,所以他一直以来身上都长满了疥疮,这玩意儿又痛又臭又发炎流脓,还长在一个三百多斤的胖子身上简直画面太美。且安禄山素有眼疾,照现代医学看来,应该是视网膜色素变性。
因此住在洛阳当上大燕皇帝的他,已经快要瞎了。结合他的身体状况来看,大概率还有糖尿病,安禄山因此而变得喜怒无常。对手下人动辄大骂侮辱,而且还是那种会要你命的折腾法。
于是,就连他最亲近的内侍李猪儿都忍不了他了。而安庆绪看老爹这副模样,寻思他要么跟唐玄宗一样禅位算了。但安禄山兵权牢牢在手,除非他死,要不然他不可能会让出皇位。于是安庆绪联合李猪儿,趁李猪儿服侍安禄山穿衣之时,用刀刺进他的腹部,据传连肠子都扯了出来。安庆绪就此上位 ,成为新的大燕皇帝 。
安史之乱的较量,交接到了下一辈的手中。
如果说安史之乱中哪场战斗影响了全局,那一定是古代战争史上的奇迹,以6000兵力挫败叛军十二万,坚守睢阳整整十个月的,睢阳保卫战。
公元757年 ,也就是安史之乱的第三年。这时称帝的安庆绪纵观全局发现,此时江南这块富庶之地仍未陷落。江南源源不断的赋税顺着运河,来到唐肃宗手中。支撑他的巨额军费开支,于是安庆绪将目光放到了河南,只要切断江南与北方唐朝廷的联系,唐肃宗没了钱,自然不攻自破。说干就干,安庆绪派出大将尹子奇 ,组建了十三万军队,开始扫荡河南。
河南各个城镇很快陷落,只剩军事重镇睢阳还在坚守。而睢阳此刻的重要性,比起之前的潼关更要不遑多让。
因为他的身后就是江南,睢阳告破,那么江南各地也将很快陷入战火,唐王朝可能因此而亡。
好在睢阳城不大,守将张巡带领将士,昼夜苦战。最终歼敌两万多人。但架不住尹子奇那边实在人多,他派人将睢阳团团围住。
使得张巡等人坚守的睢阳,彻底变成一座孤城。
在没有任何增援的情况下,不说战斗,粮食成了首要问题。困在城中士兵六千余人,百姓三万多人。从一月开始,坚守到七月的时候——城中已经完全没有任何食物了。
野菜 草根 树皮...一切能吃的东西都吃掉了。
饥饿和疾病在睢阳城中肆虐,就连原睢阳太守许远就劝张巡投降,然而张巡仍然没有放弃,他做出了一件让人争议千年的事情,他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小妾。并与部下,分而食之。
哪怕是吃人,他也要守住睢阳。
最终,他坚持到了十月。睢阳在没有任何外来增援的情况下,硬生生拖住了安军十几万大军,守了整整十个月。
为唐军的反打争取到了足够宝贵的时间,而张巡等将士,在胜利的曙光到来之前,全部壮烈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