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正在推进玉米进口多元化,中国巨大的市场,让巴西直接有望成为世界最大大豆、玉米出口国,美国在这两个领域的霸主地位不保。而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推进的和中国“脱钩断链”政策。
虽然拜登上台至今,嘴上一直在说不寻求和中国“脱钩断链”,但是手上的动作仍然不断。尤其是在半导体领域,这两天的两个动作,阴狠至极。
第一个就是美国的芯片法案的最终规定,在上个月底出来了,说不让出口中国高端芯片。第二个,美国无限期延长豁免韩国三星和海力士半导体,在中国的工厂进口美国的半导体设备。
这两步是组合拳,限制高端芯片出口中国,用低端芯片打压中国本土芯片发展,根本没想过给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活路,华为和中国半导体,任重道远啊!
再加上美国大选将至,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因素成倍的增加,中美贸易的风险也在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关乎14亿中国人“菜篮子”的粮食贸易,就要想办法降低风险,用美国人的话来说,就是“去风险”。
但是美国嘴里的风险,那都是空穴来风,我们面临的风险,可都是实打实的,因为谁也不知道美国会不会在大豆、玉米贸易上突然翻脸,所以我们开始寻找其它进口方向。巴西,就是最好的选择。
有人问,巴西怎么就是最好的选择了?大家别忘了,巴西是金砖国家之一,我们和他的贸易,是建立在双方都认可的合作机制之上的,对双方都有利。虽然巴西的粮食生产,一直握在西方资本手中,但是只要巴西总统卢拉有办法,这钱就只能花在巴西。
说现实一点,美国曾经能摘得世界第一的大豆、玉米出口国的名头,靠的是谁?不就是世界第一大玉米消费国的中国吗?好好的生意不做,非得搞脱钩断链,没了中国的市场,美国玉米、大豆价格暴跌还没人买,只能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而中国这几年在关乎民生的商品进口贸易上,都在推进多元化,减少来自美国的风险。
举个例子,我们日常使用的天然气,进口的占比不小,而很多进口的天然气,是通过LNG船运输,这些船又有部分要穿过美国控制的马六甲海峡等。
为了降低风险,我们开始重视从俄罗斯、中亚地区通过管道进口天然气,还有通过北极航线进行LNG船运输等等,这些都是中国降低风险的举措。
美国从推进所谓脱钩断链的那一刻起,可能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被中国“去风险”,更没有想过,会因为中国的“去风险”而失去霸主地位。
有些东西是相辅相成的,中国人可以用美国的玉米,也可以用巴西的大豆,可以用美国的苹果手机打电话,也可以用中国的华为手机打电话,但没了中国的市场,美国的玉米只能烂在仓库,美国的苹果手机也只是一块废铁。
这也是美国霸权要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不承认美国的霸权了,美国还是世界霸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