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3 年,青海地区发动叛乱,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企图割据青海,雍正帝得知后龙颜大怒,派遣钦差大臣前去谈判。
谁料叛军早已被野心蒙蔽心智,全然不顾后果,将钦差大臣扣留并残忍杀害。
雍正帝迅速做出部署,授命年羹尧担任抚远大将军,率领大军前往平叛,年羹尧根据当地地形等情况,放弃常规的作战手段,运筹帷幄,采取一系列战略战术,迅速稳定了青海局势。
若非年羹尧的坚持,70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如今就不会纳入大清的版图。
年羹尧究竟是如何平定青海叛乱的?他又做了怎样的坚持?
在清朝雍正年间,虽然中国处在相对稳定的格局之下,但是在西部边境地区,却暗藏汹涌,局势极为复杂。
尤其是青海地区,硕特蒙古作为这里的一支部落,长久以来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势力盘根错节的分布在每一处角落。
早年间,其首领顾实汗凭借卓越的领导才能,率部在青海站稳脚跟,势力不断拓展,在康熙时期,西藏地区发生叛乱,康熙帝为维护边疆稳定,毅然决定出兵进藏,一番浴血奋战之后,成功驱逐准噶尔部。
在出兵西藏过程中,清军曾在青海地区停留,并有意使这里的部落首领归顺大清,但是这些部落又怎甘心在清军的统治之下。
清军的行为打破了青海地区原有的势力平衡,也为日后的动荡埋下伏笔。
此时,青海和硕特蒙古的首领为罗卜藏丹津,他曾野心勃勃地期望能够统治整个青海,但是清军的存在阻碍了他的计划,他的内心充满着愤懑与不满。
1723年,罗卜藏丹津瞅准时机,趁驻西宁的抚远大将军允礼回京之际,悍然发动叛乱。
当时的西宁城防力量相对薄弱,罗卜藏丹津以雷霆之势,迅速召集各部落首领,举行所谓的“会盟”。
然后要求各部落放弃清政府赐予的封爵,重新占领青海,由于清军的力量较薄弱,兵败如山倒,无奈之下只能撤退,罗卜藏丹津顺利占领西宁。
雍正帝知道青海发生叛乱后,当机立断,派遣兵部侍郎常寿前往叛军营地,试图劝阻罗卜藏丹津,令其悬崖勒马,收兵止战。
常寿怀揣着皇帝的旨意,踏入叛军虎穴,却没想到罗卜藏丹津早已被野心蒙蔽了心智,全然不顾朝廷尊严,竟将常寿扣留,公然与清廷决裂。
之后,罗卜藏丹津的叛乱之势如燎原之火,迅速弥漫整个青海,就连青海塔尔寺大喇嘛也被罗卜藏丹津蛊惑,投身叛军阵营。
他还凭借着宗教的影响力,煽动起20万信徒,四处发动战争,西宁周边地区陷入一片火海,民众流离失所,哭喊声震天。
值此危急存亡之秋,雍正帝迅速做出战略部署,将平叛的重任托付给年羹尧,并授予他为抚远大将军。
年羹尧出身翰林院,能进入这里的都是才华出众之人,尤其是年羹尧的军事才能极为卓越,他不仅熟悉兵法,善于运用各种战术策略,还具备出色的指挥能力和领导才能。
在之前多次战役中曾立下赫赫战功,年羹尧接到命令后,第一时间率军奔赴青海。
年羹尧到任后,并没有急于发动进攻,而是先对青海的地理环境和叛军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侦察和分析。
这片地形复杂恶劣,给清军的作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年羹尧深知,欲破强敌,必先稳固根基,下令清军全力肃清西宁附近的叛敌。
与此同时,年羹尧高瞻远瞩,全面规划平叛作战蓝图,一方面派遣精锐部队严守要道,截断叛军入藏之路,绝不让其进入西藏,防止叛乱势力连成一片,形成更大的威胁。
另一方面,年羹尧积极筹备物资,整训军队,提升清军战斗力,等待最佳战机。
一切准备就绪后,年羹尧将军队兵分三路,先后在多地与叛军展开激战,凭借其出色的指挥,屡次击败叛军,西宁附近的形势基本稳定下来,为下一步大规模进剿奠定了基础。
雍正帝为进一步增强平叛力量,授四川提督岳钟琪为奋威将军,助力年羹尧进一步发起进攻。
而在叛军方面,罗卜藏丹津深知清军的强大,他充分利用青海的地理优势,将叛军分散部署在各个险要之地,企图凭借地形来阻挡清军的进攻,他还积极与当地的一些部落和宗教势力勾结,使清军难以迅速推进。
在年羹尧的深思熟虑下,他决定采取分兵合围的战术,逐步压缩叛军的活动空间,将其主力逼至一个狭小的区域,然后集中优势兵力进行歼灭。
他先是命令岳钟琪率领精锐部队,北上逼近叛军主力,而他自己则带领主力部队,直接进攻西宁,形成了南北夹击的战略态势。
岳钟琪率领的部队一路势如破竹,迅速突破了叛军的防线,向叛军的核心区域逼近,年羹尧亲自率领的主力部队,也在西宁附近与叛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狭路相逢勇者胜,清军面对叛军毫无惧色,奋勇冲杀,经过一番苦战,清军攻占3座山岭,捣毁叛军10座营寨,战场上尸横遍野,但清军并未停歇,继续乘胜追击,最终斩杀叛军8000余人,剩余在寺内的6000喇嘛也被岳钟琪全部俘虏。
年羹尧看到叛军已经大势所趋,怎会给他喘息机会,率领清军紧追不舍,罗卜藏丹津在慌乱中逃跑,最终平定青海叛乱。
这场历时数月的青海叛乱,年羹尧与岳钟琪的通力协作下,歼敌数万。
然而,战争结束后,年羹尧并没有急着返回朝廷,而是在青海地区进行了一系列治理和改革。
他主张将族部归属为附近的府县管辖,不再隶属蒙古部落,从而加强了清朝政府对青海地区的直接控制,这些措施打破了以往青海地区部落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了更加统一和有效的行政管理体系。
此外,年羹尧还特别重视对青海地区宗教事务的管理,为了防止宗教势力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年羹尧提出定例稽查喇嘛寺庙,限制其发展规模。
这些治理措施的实施,使得青海地区的社会秩序逐渐恢复稳定,彻底摆脱了以往混乱无序的局面,开启了稳定发展的新篇章,青海也由此成为了清朝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期文章就到这里了,欢迎各位朋友在留言区留下您的宝贵意见,喜欢本期文章的朋友也可以点点关注,感谢您的阅读,咱们下期再见。
参考资料:
五彩秦安:2022-09-10: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年羹尧
作家邓海春:2022-05-14:清朝平定罗卜藏丹津之乱,青海7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永归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