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不似少溓游
编辑 | 不似少溓游
她曾经是最年轻的“琼女郎”,9岁时便因为出演《婉君》成为火遍大江南北的小童星。
更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学霸,拍戏学习两不误,18岁便考入了北京大学。
这位惹人羡慕的“别人家的优秀孩子”,就是在八十年代无人不晓的“小婉君”金铭。
时光飞逝,曾经天真无邪的小金铭早已长大,可她的现状却有些出人意料。
戏里的荧幕高光几乎全都留在了她的童年,近年来再无火出圈的新作。
戏外的她则是四十多岁仍然未婚未育、孑然一身。
难道连金铭这样的天之骄子也逃脱不过“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窘境吗?
昔日童星遭群嘲
近年来,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让许多早有些“过气”的明星又有了频繁跟观众互动的机会。
金铭便是这类艺人之一。
可奇怪的是,每次金铭发布关于自己现状的Vlog,评论区的画风都有些奇怪。
网友表达的不光是怀念或者祝福,竟然还有大量的质疑和嘲笑声。
比如有一次金铭录制了一段自己跳舞的视频发上网。
有网友说她“老了”、“太瘦了”、“不如小时候可爱了”。
还有更刻薄的留言,则是直接骂她“变丑了”、“怪怪的”、“好像整容成另一个人”。
恶评如潮,金铭的落差之大恐怕不是寻常人能感同身受的。
要知道她明明也曾经是个人见人喜、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童星。
金铭走红在八十年代末。
当时才八九岁的她便已经出落得玉雪可爱,走到哪里都是人群中的焦点。
也是凭借这瓷娃娃般精致讨喜的外形,金铭打动了来到北京为新戏《婉君》选角的琼瑶。
按理说来,琼瑶的言情戏里很少有孩子的戏份,但这部《婉君》却是个例外。
戏里的女主角七岁就被卖到了别人家里当“冲喜新娘”。
所以很多关键的情节都被安排在了“小婉君”时期。
再加上《婉君》是海峡两岸首次合拍的琼瑶戏。
出演“大婉君”的又已经定下了台湾娱乐圈新晋“玉女掌门人”俞小凡。
剧组便决定“小婉君”一定要交给一位大陆小女孩来演。
这众多因素聚集在一起,才使得绝佳的走红机会终于落到了金铭面前。
而金铭也算不负众望,她没学过演戏,但很有灵气。
拍到哭戏时眼泪更是召之即来,让琼瑶大感惊喜。
后来的几次合作中,琼瑶用实际行动表现出对金铭的喜爱。
尤其是拍《青青河边草》时,金铭扮演的“小草”在原著中只是姐姐的陪衬。
琼瑶却为金铭重写剧本,给“小草”大量加戏,让她的风头几乎盖过了两大女主岳翎和何晴。
拍完这几部戏之后,还是个孩子的金铭便已经红遍海峡两岸。
据她长大后回忆,当年有一次去台湾地区做活动。
粉丝蜂拥而至近距离与她互动,几乎造成万人空巷。
粉丝对金铭的狂热喜爱让活动主办方胆战心惊。
连忙加派了八个人高马大的保镖将金铭保护在中心。
当时金铭的妈妈正站在高处俯瞰现场,却只能看到上万粉丝窜动的人头。
根本找不到金铭瘦小的身影。
话说回来,既然金铭曾经火到顶流童星的地步,为什么后来在娱乐圈几乎“查无此人”呢?
急流勇退,主动“过气”
大部分童星之所以变得无戏可拍,往往是因为随着长大失去了原本可爱的形象。
金铭完全不同。
1992年拍完《梅花烙》之后,正处在人气巅峰的她便主动淡出了演艺圈,回到校园读书。
这个决定曾让许多影迷感到难以理解,但金铭会做出急流勇的选择可以说是早已注定。
她有一对很有远见的父母,深知童星无论目下多红,未来都有太多不确定性。
当年金铭进组拍《婉君》,父母对琼瑶提出的唯一要求不是高片酬。
而是希望剧组能请一位老师跟组,给金铭补上文化课。
受到爸妈的影响,金铭成了明星之后依然很看重学习成绩。
她在学习方面也的确聪明颖悟,即便忙于拍戏,一心两用也总能在班级名列前茅。
推掉铺天盖地的片约回归课业后,金铭的成长更是一日千里。
尤其是高三那年,她不看电影、不玩游戏、不外出吃火锅,甚至不过周末。
全心浸在题海里,这才终于考出傲人的成绩踏进北大校园。
事后回忆起来,金铭调侃自己当时“活生生变成了书呆子”。
这一句轻飘飘的玩笑背后实在有太多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和自律。
历经起落,从不后悔
金铭从北大毕业后,娱乐圈里又慢慢出现了她的身影。
她拍戏、唱歌、上节目、做主持,几乎是个全能艺人。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么多年过去,她的人气没办法和小时候相比了。
与此同时,外界各种难听的议论也传入了她的耳朵。
有人嘲笑她当年退圈读书是“假清高”,如今还不是要继续吃明星这碗饭。
这么多年没怎么长高,反而胖了不少,已经“长残了”。
除了事业上有些落寞之外,金铭的感情也不顺利。
她在节目中曾自曝遇上过“妈宝男”和“戏精男”,不愿将就的她至今仍然骄傲的单身。
面对生活的起起伏伏,金铭却斩钉截铁的表示:
即便人生重来,当年息影去读书的决定也不会改变,因为自己从未后悔过。
至今红或不红,更不是金铭在意的事情,她打心底认为“花无百日红,谁都一样”。
大概也只有经历过起伏,真正主宰过自己生活的人才能有这么豁达和通透的态度。
结语
金铭的清醒之处,在于从来不会美化自己当初没选择的那条路。
无论从童星回归校园,还是在娱乐圈复出,又或者保持单身、未婚未育。
她都只遵循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选择了便从不后悔。
这些决定或许在外人看来会有些可惜。
但金铭内心的充实和快乐同样也不是旁人能够替她体会的。
挺对的,且不说学习的问题,琼瑶的戏还是要少拍,拍多了自动抑郁,更不要说,还动不动就是哭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