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杀害同学案”:谁能为撕裂的正义买单?
河北邯郸这起初中生杀害同学并掩埋尸体的案件,最近引发的舆论声浪,几乎盖过了年终新闻。案件主角不是权贵、不是商界精英,而是几个未成年的孩子:他们一边握着笔写功课,一边却盘算着如何杀人。受害人王子耀的父亲,通过抖音上传了一条置顶视频,触动了数百万网友的神经,居然还有人愿意捐出30万助其打官司,誓要掀起“舆论的二次审判”。
未成年人的保护,还是对正义的冷眼旁观?
案件中的三名嫌犯,两人因为直接谋划杀人被判无期徒刑和12年,而另一名协助掩盖罪行的嫌疑人,因当时未满14岁免于刑事处罚。这一结果让人气愤:明明罪行如此恶劣,为何惩罚却如此轻描淡写?“免于刑事处罚”的判决,成了刺痛公众的导火索——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是生命,还是冷血的杀人者?
但别急着下定论。法律不是拳头,不能为了出一口气就见血封喉。《未成年人保护法》在这起案件中成了关键,它虽然让人不满,但确实有理有据。比如免于刑罚的马某,虽然掩盖罪证,但主动供述了关键线索;而直接判无期徒刑的张某某,虽未成年,却因为残忍和恶劣被严厉惩处——无期徒刑,对未成年人来说已是破例。换句话说,法官已经用尽了现行法律允许的所有力度。
舆论愤怒的根源:不仅是案件,更是无力感
公众的愤怒并非没有道理。杀人案件里的三个主犯,行事冷血到令人发指。最让人揪心的是受害人王子耀,他年仅初中,却成为这群未成年嫌犯的猎物。他曾是父母的骄傲,却在一场毫无由头的谋杀中被夺走生命。而他的父亲,悲伤到只能在抖音平台上以一条条视频呼吁关注,试图把沉甸甸的真相送到公众眼前。
网友不满的核心,是这类案件似乎让法律失去了“让坏人付出代价”的威慑力。未成年犯罪,看似“法律优待”,实际是一种制度性的无力感。法律的本意是保护那些未成年的“失足者”,但在某些恶劣案件中,这份保护却被滥用了——当一个未成年杀人犯不用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应有代价时,公众如何接受?
判刑之外,未成年人犯罪改不改?
不少网友提出,应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甚至呼吁废除未成年人保护法。但我们需要冷静下来想一想:降低刑责年龄,真的能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吗?或许在某些案例中,这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但更多时候,犯罪的根源在于教育的缺失、环境的诱导和家庭的崩塌。这些孩子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绝非仅仅是因为法律的保护,而是因为法律从未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
比如这起案件,如果再往深挖,你会发现:他们在家庭中可能缺乏管教,在学校中可能受到疏忽,而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没人告诉他们“后果”两个字的分量。法律是治标的工具,教育才是治本的手段。如果光靠修改法律就能杜绝未成年人犯罪,那这个世界早该平安无事。
我们需要一个更强大的“法律共识”
无论法律是否修改,受害者的生命都无法挽回,受害者家属的痛苦也不会因此减少。在抖音留言区,许多人劝受害人父亲“放下”,这话听起来刺耳,却不是没有道理。法律判决无法完全迎合公众情绪,但在现行框架下,这已经是最严厉的惩罚。
舆论的作用不是要让法官为讨好大众而改判,而是推动更深层次的改革。未成年人保护法需要改进,这无可厚非,但改进不能是情绪化的产物。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只是工具之一,而未成年人教育、社会环境的修复才是长远之计。
捐款30万的网友,你真的清楚自己的愤怒吗?
最后一个问题给愿意掏30万助受害者父亲打官司的人:你捐的钱,是要帮助他维权,还是买回你自己的情绪出口?如果真的关心这样的案件,与其一掷千金,不如呼吁更全面的法律教育、更公平的社会环境,让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