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个农民母亲。
生一元帅儿子,却一生没离开过劳动。
她没有自己的名字,人称钟氏。
她的儿子就是朱德。
她临终时留下遗言:不葬入祖坟。
01
钟氏于1858年出生于四川的一个流浪艺人之家,因父母没有文化,她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大家都叫她钟氏。
当时流浪艺人的生活也是非常苦的,居无定所,收入也不稳定,经常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钟氏从小就学会了女红、做饭,因为长年劳动,她的体格也长得粗大健壮。
钟氏十五岁时就嫁给了朱德的父亲,并为朱家生育了十三个子女,但是活下来的只有六个男孩和两个女孩。
在朱德的印象中,母亲非常勤劳,每天天不亮就起床。
当时钟家有二十口子人,为了避免女人多没人煮饭的局面,大家合计就让妇女轮流煮饭,轮到谁,谁就煮一年饭。
图|朱德母亲钟氏
农家的活是干不完的,除了煮饭,还要下地种田,喂猪养蚕、拈绵纺纱、洗衣缝补。
钟氏经常忙到大半夜,朱德出生的前一分钟,钟氏还在灶前做饭。
钟氏脾气很好,虽然在二十人的大口之家里,她从没跟谁红过脸。
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吃亏是福,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能亏了别人。
邻居有什么困难,她都会千方百计帮助。
每遇过年或传统节日,家里做的甜饼和糖果,自己都舍不得吃,但是她会分给周围穷苦的人。
为此,她的小儿子朱代庄还埋怨过她,自己家都没有吃的,还去帮别人。
钟氏说:做好事积德,多做善事有好报。
钟氏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她十分支持朱德读书。
朱德读完私塾,到成都求学时,钟氏都极力支持。
朱德毕业后到老家的金城小学当体育教习,但是因不满封建势力,仅干了一年就辞职了。
朱德一直读书很少干农活,他随父亲挑粪上山的时候,因为山高坡陡,他不小心摔了一跤,将粪泼了一身。
母亲不但没有埋怨他,还耐心的教她如何挑担,如何抛粮下种 ,如何翻地。
不得不说,有一个情绪稳定的母亲对于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02
朱德刚学会了干农活,他在成都的同学戴与龄给他写信,约他到云南报考讲武堂。
朱德临走时,虽然钟氏千般不舍,但她还是支持儿子出去闯荡。
朱德的三叔朱世和常年在外做生意,思想开放,得知朱德要去云南报考讲武堂,便给他一些经济上的支援。
朱德曾回忆说:我一个佃农家的子弟,本是没钱读书的。但那时乡间豪绅地主欺压,衙门差役蛮横,逼得母亲决心节衣缩食也要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朱德读私塾、包括到成都读书的钱,都是母亲东挪西凑借来的。
朱德说:我读书总共欠下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当上护国军旅长才还清。
有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还要加租子,大过年的威胁着钟氏搬家。这一年恰好是灾年,因为旱灾,家里也没有什么吃的,靠一些野菜和高粱勉强度日。在地主的胁迫下,一家人连夜分住到了两处。
图|朱德
但是钟氏没有灰心,她同情跟她一样的穷苦农民,也对土豪劣绅充满了反感。
母亲的艰难和许多不平的事实,启发了朱德,促使他下了寻找新生活的决心。
朱德后来参加革命,大革命失败后,朱德与家庭完全失去了联系。
母亲在家里就靠着三十亩地独自支撑着一家人的生活,她也没有责怪朱德。
直到抗战年间,朱德才和家人通上信。
很多人害怕家人不理解,瞒着家人参军。
朱德并没有向母亲隐瞒自己所做的事,母亲知道后也没有反对,她甚至期盼着中国民族的解放早日成功。
为了不给朱德和组织增添麻烦,她从来没有向朱德说过自己的困难处境,她靠着节衣缩食和超负荷的劳动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
抗战期间,朱德只给母亲寄过几百块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
母亲不识字,都是家中的侄儿代母亲向朱德写信,信中,母亲透露出身体已不如前,期望见朱德一面。
当时正处于抗战的紧张时期,朱德无暇回家。
1933年,因朱德威名在外,敌人对他无可奈何,便对他家的祖坟下手。
敌人带人挖朱德家的祖坟,还要割颅烧尸,朱家的子孙不得不隐姓改名,四处躲藏。
人家是,一人当官,鸡犬升天。
朱德却是,一人革命,全家避难。
1935年,红军主力以朱德的老家仪陇为根据地搞过革命,但是红军主力撤离后,敌人开始了疯狂反扑,四处追捕朱德的家属,朱母和小儿子朱代庄不得不离开家乡,逃往泸州。
幸好在朱德的好友戴与龄的掩护下,才逃过一劫。
此后的两年时间,钟氏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不敢回家。
直到国共合作时期,钟氏才回到仪陇老家,在别人的帮助下度过了荒年。
03
1944年,钟氏已84岁高龄,她仍然没有停止劳动。
在给媳妇帮着做饭的时候,突然晕倒在灶后。
等儿媳妇赶来将她扶到椅子上时,她似乎有所预感,她让家人将她抬到堂屋,帮她洗澡梳头,穿上寿衣寿鞋。
此时她的嘴里不停的念叨着朱德的名字,因为儿孙们都在跟前,唯有朱德不在。
另外她还留下遗嘱,不要将她葬入祖坟修好的墓室,将她葬在屋左侧一棵大松树下,不修坟头,不立墓碑,在坟墓上种树裁刺,任何时候都不要砍伐。
前车之鉴,因为钟氏害怕那些敌人再来挖坟暴尸。
那时候人去世了要在报纸上登讣告,钟氏去世的消息就是以这样的方式传到延安。
朱德得知后,为没能在母亲跟前守孝而悲痛和歉疚。
他痛定思痛写下《母亲的回忆》这篇文章,文章被发表在了《解放日报》上。
在文章中,朱德写道:我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应该感谢,是母亲教给我生产知识和革命意志,鼓舞我以后走革命的道路。而这种知识和意志,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产。
自古忠孝两难全。
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朱德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他说:只希望和母亲有着同样生活的人,能够过上快乐的生活。
得知朱德的母亲钟氏去世,毛泽东,周恩来都在延安为钟氏远程举行了追悼会。
毛泽东在挽联中称赞她是:民族英雄的贤母,是劳动阶级的完人。
周恩来在挽联中称赞她:教子成民族英雄的贤母。
朱德曾跟朋友说:因为母亲教会了自己跟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所以在30年的军事和革命生涯中,他也就没有感觉到过困难。
正是这种不怕困难的精神,让朱德成为了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
朱德的母亲,是典型的旧式中国农村妇女。虽然没有文化,但明事理,懂民族大义。她支持儿子干革命。她将儿子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自己劳动一生,默默的燃尽了最后一点力量。
向朱德致敬!向这位伟大的母亲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