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人口高达1038万,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当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壮族和回族!
如今的满族人,大多数分布在东北三省,此外在河北、内蒙古、北京也有不少分布。不过,如今的满族人,大多已经不再讲满语,也不再穿充满民族特色的满族服饰。
然而,在100年前的东北,满族人的语言、习俗、民居、服饰,还是保留了纯正的传统风格。
早在1927年出版的《亚细亚大观》,发行了大量由日本间谍摄影师拍摄的东北满族照片。下面一起来看看:
在东北腹地,有一个地方叫作阿城,在100年前就已经很繁华了,如今属于哈尔滨市的一个区。照片中,是阿城的一座城门——朝阳门,有点像张家口的大境门。不过,上面分别用汉语、满语写着“朝阳门”。
真正的东北满族女子,其实是照片中这个样子,而不是宫斗剧里演的那样。东北满族老奶奶,特别喜欢抽烟袋,经常在炕上让小孙子帮她点火。
东北满族人有自己的信仰,照片中是一座简易的神殿,在殿内设有神像。他们的信仰,具有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特点。
东北地区,位于中俄边境的一座城镇。间谍摄影师是从山顶拍摄的,可以看到山谷里建有大量俄式风格的建筑。
满族人的房子,通常在门口设有一个“索罗杆”,现在的满族年轻人大多没见过了。神杆插在神石之上,杆顶有一个包有红布的铜顶。据说,这是为了纪念努尔哈赤的。
对于100年前的东北满族来说,骑马、射箭、摔跤都是必备的技能。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已经不太会了。
100年前,东北满族人的葬礼十分隆重,有着一套规范、复杂的程序。报丧、出灵、祭奠,这是从古代一直传承下来的丧葬习俗。
在黑龙江省的牡丹江市,有一个叫东京城的地方,这里沃野千里,有着万亩良田,盛产东北大米。
这是百年前的“马车店”,是做什么用的呢?因为一般的客栈,无法停靠马车和货品,这种“马车店”虽然很简单,但有专人负责保管车马货物,店里还有十分暖和的热炕。
以上就是1927年前后,日本间谍摄影师深入东北腹地,拍摄的东北满族人的日常生活场景。如今100年过去,当年的这些传统习俗大多已经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