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口的老张家核桃树挂满枝头,家家户户羡慕不已。
可有人说:“种果树嘛,有天份,有的就是长得好,有的咋样都不行。”
但老张却不信这个邪,他常说:“树长不好,那是人没照顾到家。”这一句话让许多人反思:老张的核桃树年年丰收,真是因为“照顾到家”吗?
今天,咱就瞧瞧老张的五个秘诀,看种植背后究竟有啥讲究。
核桃树的施肥,老张有一套绝活,他管这叫“喂月子餐”。
他说:“人有讲究的孕产期,树吃肥料也有时间表。
”比如开春那会儿,老张会撒上一些腐熟的鸡粪,“这时候树芽刚冒头,需要补充营养,就像给孩子吃营养粥。”到了谷雨节气,他换上豆饼渣,让刚长出来的新枝条更猛地往上窜。
秋天时,草木灰就派上了用场,这是为了让根系扎得更牢,为下一年的开枝散叶打下基础。
他还摸索过各种试验。
比如,有一年老张让核桃园里埋了些烂菜叶和枯草。
过段时间挖开一看,土壤松软得像棉花。
后来他才明白,微酸性腐殖土是核桃树最爱的“口粮”,这些东西正好提升了土质的活性。
老张说:“施肥不是简单的扔桶肥下去,要看时节、看土质,喂得合适,树才能长得好。”
很多人觉得修剪是最难的活,特别是新手,总怕剪多了伤了树。
老张打趣说:“修树跟人剪头发差不多,你真让理发师剃光头了,谁还敢走进店里?”
老张会站在核桃树下,抬头看树冠。
他自创了个方法:只要枝叶间隙能透出巴掌大的光斑,那就说明枝条保留得还算合适。
要是光影之间全暗了,那就意味着树太密需要修剪。
这方法简单易懂,村里的乡亲照着学,一点就会。
修剪也讲究次序。
老张分享说:“先剪掉那些虫蛀病害的,再去处理交叉挡路的,最后收拾那些疯长的‘霸王枝’。
”他解释,树上的养分是有限的,留太多横着乱长的枝条,结果枝就分不到营养了。
“核桃果结出来,可不能让壮汉抢光了饭。”
去年夏天,村西头老李家的核桃树被大雨泡了根,果子掉了一地。
老张看了心疼,赶紧说:“核桃是个‘旱种’,可受不得涝。
”为了避免悲剧,老张提前在自家核桃树周围挖了排水沟。
这样一来,雨再大,水也顺着沟流掉了,树根周围没有积水,核桃一样长得满枝头。
浇水也有讲究。
老张说,他从来看天、看地再决定浇不浇。
比如,有时候叶子打卷了,并不一定是真缺水,而是根闷在湿土里无法呼吸。
他教了邻居们一个土办法:抓把土,轻轻一捏,如果成团还能散开,那地就适中,不用浇水。
去年开春,老张发现树叶背面有褐色斑点,他就按照老办法,煮了一锅浓浓的花椒水,用喷壶给叶子打了一遍。
“不比农药差,最重要的是安全干净。”老张说,核桃树的病害看上去吓人,其实有不少土办法都管用。
比如核桃的果实发黑,他会用生石灰兑水涂在树干周围,说是能防止菌类传播,把树保护起来。
而要是树枝流胶,他还有一招,用新鲜的马齿苋捣碎了敷在流胶的部位,不出几天,伤口就能干透。
“农药贵,喷了心里也没底。但咱试试这些土法子,说不定更好。”
老张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树跟人一样,你上心它,它也回报你。
”核桃树从不说话,可是当它长得壮,果子挂满枝,你就知道你的心血没白费。
种一棵树,像是在和自然对话,付出照料,收获一片生机。
谁也说不准核桃树年年挂果是不是都有定数,可能真有些玄乎的讲究。
但老张用心伺候的方式,总让人觉得,这一园子的丰收,绝不仅仅只是运气使然——或许啊,真是因为他把树当成了家人看待。
下次,你再看到树上的果实满园飘香时,不妨想想:人和自然,也许本就需要你心我心的相互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