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白宫的会客厅里气氛紧张得能拧出水来。

英国首相斯塔默和美国总统特朗普面对面坐着,就乌克兰援助的事儿有些细小的争执。
最近一段时间,特朗普不断抱怨与欧洲国家相比,拜登政府在俄乌冲突期间对乌援助的模式对美国“不公平”。
他对于欧盟的“不满”已经让许多欧洲国家不适,甚至出现欧洲国家联合“抵抗”特朗普的现象。
马克龙和斯塔默当面反驳特朗普特朗普态度强硬,非要欧洲国家把给乌克兰的援助资金收回来,想借此平衡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利益。
可斯塔默也不示弱,当场就回怼:“英国给的援助,大多都是白送的,没有附加条件,也不会收回。” 这话一出口,就像在外交场合扔了颗炸弹,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场景和三天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这儿的事儿简直一模一样。
2月24日,马克龙和特朗普谈对乌援助的时候,也因为意见不合氛围严肃了起来。
欧洲是把钱借给乌克兰,最终他们能收回这笔钱,特朗普说道。马克龙直接拽住特朗普的胳膊,打断他说话,强调欧洲给乌克兰的援助,有60%都是直接给的现金,不是那种能收回来的贷款。

这两次争执的地点差不多,情况也相似。欧洲领导人面对美国在乌克兰援助上的强硬态度,表现出了难得的一致和坚决。
马克龙说的 “我们付出了”,还有斯塔默说的 “不会收回”,可不只是在回应援助的事儿,更像是欧洲在一块儿抗议美国的霸权做法。
美国生意经刺痛欧洲过去两年,在美国的鼓动下欧洲往乌克兰砸了几百亿美元的军事和经济援助。欧洲国家花了这么多钱,老百姓也因为战争受了不少罪,像难民潮、能源危机,还有经济衰退,日子都不好过。
可现在美国突然说要 “算旧账”,还想用乌克兰未来价值5000亿美元的矿产开发权当抵押,把盟友间的情谊变成了 “债务关系”,这让欧洲觉得自己被美国耍了。

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策略,回头来看就是打着 “价值观同盟” 的旗号,变成彻头彻尾的利益交易。
今年9月,美国财政部出了个主意,要把西方给乌克兰的援助,换成乌克兰矿产资源的长期开发权。
按照这个计划,乌克兰得用国内价值5000亿美元的锂、稀土等矿产资源所挣得一半收益,都划到美国能控制的基金里,直到总金额达到5000亿美元为止。
这提议一出来,泽林斯基怒了,欧洲盟友们都炸锅了。这边乌克兰为首欧洲士兵在乌东战场上流血拼命,那边美国却在偷偷算计,想把这场战争变成自己的资源掠夺。

美国这种只看利益的做法,欧洲国家慢慢清醒。在这场由美国主导的对乌援助里,自己好像成了被利用的冤大头,美国这 “做生意” 的手段,可把欧洲伤得不轻。
美国信任危机蔓延马克龙拽住特朗普胳膊的那一刻,说不定就拉开了一个时代裂缝的序幕。
从特朗普威胁退出北约,到美国单方面从阿富汗撤军,再到现在这个 “资源抵债计划”。
一连串事儿下来,欧洲渐渐看清,美国早就不是以前那个保护大家的角色了,而是变成了一个只想着赚钱的 “生意人”。

欧盟的外交官私下里说:“我们现在开会,讨论的都不是怎么对付俄罗斯了,而是怎么才能不被美国掏空。”这种不信任,已经不光是嘴上说说,而是变成了实际行动。
这场信任危机的根源,就在于美国把盟友当工具使。美国把乌克兰危机当成巩固自己霸权、捞好处的机会,欧洲却要承受战争带来的各种麻烦。
结尾一位欧盟高官说的:“美国老喊‘美国优先’,现在连盟友的利益都得给美国让步。”
再这么下去,西方同盟内部的裂缝会越来越大,甚至可能改变世界格局,国际关系也会迎来新一轮的大调整。
特朗普可能觉得 “做生意就是做生意”,可要是把盟友的信任都明码标价卖了,美国手里的那些筹码,最后只会变成砸自己霸权的石头。

历史早就证明了,任何同盟散伙从来不是因为外面的敌人有多厉害,而是内部信任没了。
-------------------------------------------------------------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或者作者,欢迎转发、关注、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