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第四讲——“乾隆请我当御医”(郭亚宁)

聪颖百灵 2024-03-29 06:54:39

黄元御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成为御医,用厉害来形容已经不够了,而是很神奇,就像我们众人皆知的名医扁鹊,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医术。黄元御也一样,他救死扶伤的故事,比如治愈小外孙的天花,比如路遇难产孕妇,最后母子平安,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黄元御这种高智商的天才,虽然失去了当官的机会,但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他没有能够考取功名当上大官,却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医学上有了很高的造诣。他在自己的家乡救死扶伤的一系列事迹,给他今后成为御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一般来讲,成为御医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呢。

关于御医的养成制度如下:

太医院每三年面向社会招生一次,考中之后需跟着主管医师学习。师傅带徒弟,耳提面命,言传身教。三五年之后,如果师傅觉得可以出师了,那么才可以被派出来正式行医。

最开始只能给一些品阶非常低的官员看病医治,经过不断的磨练和提高治愈率,到最后成为真正的御医,见到当今皇帝,没有个二三十年是熬不出来的。

而且,御医是不能随便和外界去接触的,因为他们的病人是皇帝和其他王公贵族,如果在外面被人蛊惑,受人指使给皇帝下毒可就大事不妙了,所以他们真实的生活环境其实和坐牢差不多。

像大宅门里白景琦的大爷白颖园就是一个四品的御医,在电视剧里他是住在家里的,有召见的时候才进宫,平时还能给平常百姓看看病,这种事情在现实里是不存在的。正儿八经给皇家看病的医生,不仅需要熬资历,更需要高超的艺术,还得安分守己,一心钻研医术。

但凡事总有例外,除了正式招考成为御医之外,当宫中有人生了很严重的病而太医院束手无策的时候就需要在民间找那些有名气的医生,如果治好了有可能就直接给留在太医院,比如黄元御就是属于这一类的,相当于特招制度。

说来也巧,黄元御能成为御医的也是有契机的。古代的名医都做一件事,他们讲究游历全国,在旅行的途中见识更多的病例和药材,磨练心性和医术,同时搜集民间药方,增长见识和与同行进行交流。比如李时珍,要是没有走遍全国见识那么多药材,也写不出《本草纲目》这种传世之作。

所以黄元御在家乡成为名医之后就也加入了游历的行列。一条路全靠走,在没有飞机火车的年代,从山东到京城少说也需要20多天的时间,所以当时的京城外地人不是很多,尤其是同县同村的就更少。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黄元御到了京城之后,不仅仅是因为大家同为乡亲,还因为黄元御在当地的名声,自然受到了多位老乡的热情款待。这些老乡中,就有黄元御成为御医的引荐人。

黄元御到京城的时候,恰逢乾隆生病,而且还是那种整个太医院都看不好的病。巧的是,招待黄元御的几个老乡中,有一个在皇宫中当差的太监,他冒着风险向乾隆推荐了黄元御。

为什么说这个行为是冒风险来做的呢?黄元御如果治好了,两个人一起赏,封官加爵,要是治不好,说不定要和这民间医生一起掉脑袋,是真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个太监之所以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一定是对黄元御的医术特别有信心。

这就能反映出来,黄元御在家乡的名气是非常大的,这个太监其实也是想赌一把,很幸运这个太监赌赢了,不仅给他自己带来了好处,还间接的成了黄元御的“贵人”,正因为他的推荐,黄元御才能有机会成为御医,才能够在后来开宗立派,留下这么多著作。

历史上留下著作的一些名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家庭条件都非常得好,不是富二代就是在搞副业,比如我们熟知的医圣张仲景,其本职是一位太守(相当于如今的地级市市长),因为在古代,医生的收入真的不高,如果只单纯做医生,就刚够养家糊口,哪里来的闲钱和时间去钻研医术。

所以黄元御能成为一代名医,除了他自身家庭条件非常好之外,成为御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太医院里,有最全的医书,有最全的药材,高俸禄,空闲时间多,这才让他有了潜心钻研和 总结归纳并且创新的机会。这么看来,后人还得感谢这位太监,正因为他的推荐,间接的催生了尊经派这个崭新的中医流派,黄元御的医术才得以流传下来。

黄元御进宫成为御医,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这可是给皇帝看病,看好了皆大欢喜,万一看不好反而病情加重可是要掉脑袋的!所以黄元御最开始是不想去的。

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第一次召黄元御进宫,说让他试试,黄元御心里一百万个不愿意,但是又不能公然违抗圣意,他就只好编造了一个理由:

乾隆没生气,让人传话说随便磕个头行个礼就行,于是又派人去请他了,还命人带了钱财和绫罗绸缎,但是这次,黄元御还是不愿意去!

这三番五次的推脱让乾隆是真的有点生气,便下令:

这下好了,成了官再不去就是抗旨了!这可是要掉脑袋的呀!黄元御一看皇帝老儿生气了,这遭差事是肯定躲不过去了,就只能乖乖进宫。

黄元御是进宫了, 乾隆心里却开始犯嘀咕,这人三番五次推辞,他的医术真的靠谱吗?

而且态度还这么不好,这点让乾隆非常的不高兴,所以,皇帝决定试探一下。当黄元御进宫时,看到了一张被帐子遮住的床,而且封得很严密,只露出一只手,领路的太监告诉他:“皇上就在那里,你去号脉。”根据当时清宫档案记载,黄元御号完脉就说了一句话:

说完,从帐后走出来一个宫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是乾隆为了试探黄元御而设的一场考试,庆幸的是黄元御考了满分。乾隆当即就对黄元御心悦诚服,连忙让他来给自己诊治。

在经过一系列的诊治之后,黄元御确诊乾隆只是偶感风寒,前面的治疗方式有问题,以致于越来越重。三分病七分毒,黄元御先开了两副去毒的药,再服一副治病的药,果不其然,三服药下毒,果真药到病除,好了!

乾隆欣喜过望,给黄元御又赏东西又赏钱财,但是黄元御一概不要,他只想治病救人,为社会做贡献。乾隆一看,对黄元御有心生几分赏识,当下就下令,让黄元御直接进了太医院,还拉着他聊了很长时间。

乾隆和黄元御聊的高兴,得知黄元御爱下棋,还和他下起了棋,随后将这副楸木棋盘、玉石棋子的棋送给了黄元御,并且给了黄元御一个莫大的荣誉,赐号:玉揪子。玉揪子这个号,黄元御在后来很多地方都用到过,比如他撰写的医书中有一本就叫做《玉揪药解》,其中介绍了各种常用的药材,还有一本行医笔记叫做《玉揪子堂稿》,但非常遗憾的是,这本笔记在70年代被烧毁,如今只有一些片段流传出来。

不仅如此,乾隆还提笔写下“妙悟岐黄”,这四个字,是对黄元御医术的高度赞赏,在乾隆看来,这是黄元御应得的荣誉,但是,殊不知,这四个字,给黄元御带来了诸多麻烦…那么到底都带来了哪些麻烦呢?

0 阅读:2

聪颖百灵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