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中国芯片产业的进步却引起了美国的高度不满,中国芯片也被美国当作是心头大患,因为我们拥有着完善的产业链,如果在芯片领域方面拥有了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那么美国就无法确保自己的芯片优势了。最近几十年,中国的发展速度让整个世界都为之侧目,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在经济发展上去以后,我们也开始推动国内的科学技术发展,让中国可以在高端技术领域不再受到欧美国家的限制,而芯片产业就是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里,招商引资一直都是我国发展经济的主要方式。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吸引的外商投资一共约为6900亿美元,是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
这次没想到,一个美国电脑公司竟然公开表态,通知供应商,计划在2024年全面停用中国芯片,甚至还包括非中国芯片制造商在中国工厂生产的芯片。此外,戴尔还要求电子模块和印刷电路版等其它组件的供应商和产品组装商,要提高在中国以外国家的产能,并计划在2025年将五成产能移出中国。并且未来产能链还将全部迁至东南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美国一直在通过行政手段,打压中国的芯片技术发展
两届美国政府一直在通过行政手段打击中国的芯片发展,美国还提出了要组建所谓的“芯片四方联盟”,想在该技术领域对中国进行全面的封锁。美国为了打压中国的芯片发展,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还向荷兰的光刻机生产商阿斯麦施加了政治压力,要求他们同意不向中国出口高端光刻机。可惜的是,一台看似不起眼光刻机,研制困难程度堪比原子弹,全球范围内仅两国可以制造,那就是日本与荷兰。说白了,就连素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都不具备研发光刻机的能力。
美企摊牌的底气
俗话说“买的不如卖的精”,作为全球知名的电脑生产商戴尔和惠普不可能不知道弃用中国制造的后果。那么难道是梁静茹给他们的勇气吗?
首先技术优势让美企不惧市场流失。和戴尔、惠普这样的跨国巨头比起来,国产同行的技术底蕴非常不足。就拿笔记本电脑最重要的电池管理技术来讲,美企就具有非常明显的垄断优势。
成本对比也很重要。中国企业生产的芯片,大多都是中低端芯片,这些产品在其他国家也有充足的产能。而且东南亚国家所提供的芯片和组装工厂要比我国的成本更低,美企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也会选择东南亚制造。
笔电产业链依赖中国
早在1995年,戴尔便进入中国市场。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戴尔的产业链逐渐实现彻底的中国本土化,从设计、研发,到采购、生产再到销售,一系列环节都在中国完成。
Canalys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个人电脑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戴尔在中国大陆的台式机和笔记电脑总出货量为153.1万台,市场份额占比11.7%,仅次于联想。很明显,戴尔在中国有大量的买家。出货量5700万台,戴尔出货720万台,市占率排名第二;在戴尔全球5930万台的个人电脑出货量中,中国出货占比12%。
与此同时,大规模的销量也需要畅通的、成本较低的物流通道来保障。据了解,利用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运输笔电产品,实际运行时间比海运快30天~40天。
戴尔公司明确宣布,他们要把产业链全部都转移到东南亚
戴尔公司声称,他们未来要更多地采购来自东南亚国家生产的芯片,还要向东南亚转移产业链。但是戴尔公司的做法很有可能会对他们自己的商业版图带来冲击。要知道戴尔公司在2021年的电脑出货量达到了1亿台,但是这些电脑中有一大半都是在中国组装的。
另外,据说惠普也正在评估其将生产线和装配线迁移出中国的可行性。而在更早的时间,苹果就筹备在越南生产Macbook电脑了。
2023年全面解封以后,全面振兴经济已经成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此时此刻,惠普、戴尔等外企的离开无疑不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国际资本一直都是自由流动的,只要我们继续坚持发展经济,让中国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体,那么这些离开的外企就一定会再次回归的。并且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中国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电脑零部件供应链,成本低、效率高,要知道,电脑可不只是CPU、主板、内存那几个核心配件就完了。硬生生的把生产线转移到东南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成本的增加肯定无法避免。同时,国外产业链的稳定性能有多大,也是未知数。
尊重中国,中国用户就尊重你,这是相辅相成的,很正常。中国是戴尔的第二大市场,理应获得更多的重视才对,以前或许还好,未来真的就不好说了。总之,对于外国品牌,我们不能盲目追随,要争取看清楚他们的立场。不管怎样,以后全力支持国产电脑,是必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