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偷偷在宰相衣服烫了个洞,一年后发现洞还在,下命:打开国库

飒沓风华舞 2025-01-07 18:00:05

辽兴宗统治时期,朝中有一位名叫张俭的宰相,以清廉著称。这位年过花甲的老臣,每日穿着一件陈旧的大衣上朝,丝毫不在意外表。辽兴宗对此颇为不解,想要试探这位宰相是否真如传闻中那般节俭,便暗中命人在他的衣袖上烫了个小洞。

一年后的早朝上,辽兴宗突然注意到张俭依旧穿着那件破旧的大衣,而那个小洞竟然还在原处!看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辽兴宗内心涌起一阵愧疚,立即下令打开国库,让张俭任意挑选。然而,这位老臣的选择,却让在场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这位手握大权的宰相,到底为何会有如此超乎寻常的行为?

一、张俭的清廉品格

世人皆知张俭为辽国宰相,却鲜有人知他出身寒门。张俭的父亲是辽国南京道的一名普通官吏,家中虽不富裕,却极重教子。

张府内有一间小小的书房,是张俭幼时读书的地方。书房的墙上挂着一幅字画,上书"廉者,民之表也"。这是他父亲亲笔所书,也成了张俭一生为官的座右铭。

在张俭十岁那年,辽国南京道遭遇了一场大旱。当时他的父亲负责赈灾,面对朝廷拨下的赈灾粮食,有同僚提议克扣一部分,说这是"惯例"。张俭的父亲当场拍案而起,严词拒绝。这一幕被年幼的张俭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后来张俭常对身边的人提起此事:"我父亲说,宁可家徒四壁,不可昧了良心。那一刻,我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清廉。"

十五岁时,张俭就展现出过人的才学。当时辽国流行一种叫"双语试"的考试,考生需要同时用汉语和契丹语作答。这对南方的学子来说极为困难,但张俭却能用两种语言写出一模一样的文章。

更令人称奇的是,张俭在准备科考期间,从不接受任何人的馈赠。当地有个富户想要资助他,送来白银十两,被张俭婉言谢绝。他说:"学问是修身养性之本,若为利所动,便失了读书本意。"

二十岁那年,张俭参加科考。考试当日,他穿着一件补丁摞补丁的布衣入场。考官见他衣着寒酸,却丝毫不以为意。当张俭的答卷呈上来时,考官们无不惊叹。他不仅以双语完美作答,更是字字珠玑,思想深邃。

最终,张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进士。消息传到南京道时,当地百姓欢欣鼓舞。因为在他们心中,张俭不仅是个学问家,更是个难得的清官苗子。

考中进士后,张俭被分派到云州任职。在那里,他展现出了惊人的治理才能。当时云州边境动荡,百姓生活困苦。张俭上任第一天,就把家中仅有的积蓄捐出,建立义仓,救济贫民。

一次,云州遭遇蝗灾,庄稼眼看要绝收。张俭带领官员昼夜巡查,指导百姓灭蝗。他自己的衙役想要趁机敛财,被他当场革职。张俭说:"灾民已经难捱,岂能再加重他们的负担?"

就这样,张俭在云州一待就是三年。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他为"青天张大人"。每当有人问起他为何如此清廉,张俭总是说:"我不过是记住了父亲的教诲罢了。"

二、与辽圣宗的不解之缘

辽圣宗在位期间,常被一个奇特的梦境所困扰。梦中总有一位身穿青衫的文士,手持竹简,在月光下吟诵诗句。这个梦境一连出现了三次,每次都清晰如初。

当时的辽圣宗刚刚平定内乱,正在寻找能够辅佐朝政的贤臣。一日,云州节度使进京述职,不曾带来金银珠宝,而是向圣宗推荐了一位叫张俭的年轻官员。

"陛下,此人虽年轻,却有安邦定国之才。"节度使这样说道。

张俭入殿面圣时,辽圣宗一怔。眼前这位青衫儒生的身影,与梦中那位文士竟有七分相似。更令人惊讶的是,当张俭开口议政时,他说的每一句话都与辽圣宗心中所想不谋而合。

"你可知朕最近在为何事烦忧?"辽圣宗突然问道。

张俭不卑不亢地回答:"陛下所忧,想必是边关屯田之事。臣在云州任职时,曾亲历其境,有些拙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这正是辽圣宗心中所想!他立即让张俭详细道来。张俭随即展开一幅详尽的屯田方略,从选址到耕种,从兵农结合到粮草转运,无一不详。

辽圣宗听后大为赞叹,当即破格提拔张俭为谏议大夫。朝中大臣对此议论纷纷,认为张俭资历尚浅,不堪大任。

就在这时,边境突发战事。主战派大臣主张立即出兵,张俭却在朝堂上据理力争:"目下正值春耕,若贸然出兵,必误农时。不如先派使者议和,待秋收之后再做打算。"

辽圣宗采纳了张俭的建议。果然,使者刚到边境,对方就主动请和。这一仗,因张俭的谏言化干戈为玉帛,既保住了春耕,又避免了战争。

从此,辽圣宗愈发倚重张俭。每逢朝议大事,必先问询张俭的意见。即便是深夜,若遇难断之事,辽圣宗也会召张俭入宫商议。

有一次,张俭病重卧床,辽圣宗亲自来到他的府邸探望。看到屋内陈设简陋,连个像样的软榻都没有,辽圣宗不禁感慨:"朕待你不薄,为何连个安睡的地方都没有?"

张俭笑着回答:"臣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岂敢贪图享乐?"

这句话传遍朝野,让那些质疑张俭的人都闭上了嘴。辽圣宗更是感动,亲笔题词"忠臣良相"赐予张俭。

就这样,张俭在辽圣宗的信任下,一步步走上了宰相之位。每当有人问起他为何能得到皇帝如此信任,张俭总是说:"不过是为君分忧,为民解困罢了。"

临终前,辽圣宗将年幼的太子托付给张俭,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朕梦中所见果然不错,卿果真是社稷之臣。"

三、教导幼主的艰难时期

辽兴宗年仅十二岁继位时,朝廷内外暗流涌动。太后萧氏把持朝政,朝中大臣各怀心思,就连宫中的太监也开始结党营私。在这般复杂的局势下,年过六旬的张俭成了年幼帝王唯一可以信赖的臣子。

"先帝临终前将陛下托付于我,老臣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要保护陛下平安!"这是张俭在太后萧氏面前说的一番话,当时整个朝堂上鸦雀无声。

张俭深知,要保护年幼的帝王,首先要教会他分辨是非。每天早朝之后,张俭都会在文华殿为小皇帝讲解《贞观政要》,将历代帝王的治国之道娓娓道来。

有一次,辽兴宗看到御花园里的牡丹开得正艳,便想摘几朵把玩。张俭立即阻止:"陛下,这些花朵虽美,但都是工匠们精心培育的,若是随意采摘,岂不辜负他们的心血?"

这样的教导不止一次。张俭要求辽兴宗每天都要亲自批阅奏折,即便是深夜也不例外。一次,辽兴宗因为困倦,想要把奏折留到第二天再看。张俭当即沏了一碗浓茶,说道:"陛下,这些奏折里都是百姓的期盼,耽误一天,百姓就要多受一天苦。"

最令人称道的是张俭在宫廷斗争中的智慧。太后萧氏想要扶持另一位皇子上位,便让心腹大臣在朝堂上弹劾张俭,说他专权乱政。

张俭不慌不忙,取出一份先帝遗诏:"先帝在世时就预料到今日之事,特意留下此诏。诏中说,若有人要动摇储君之位,便是谋反大罪。"

这份遗诏如同一记重锤,让太后萧氏的计划彻底落空。从此,再没有人敢打小皇帝的主意。

但张俭对辽兴宗的教导却越发严厉。一次,辽兴宗想要在寒冬时节举办狩猎大会,张俭立即上谏:"陛下,此时正值寒冬,百姓都在为御寒发愁,您却要耗费钱粮去狩猎,这与您平日所学可相符?"

这番话说得辽兴宗面红耳赤,当即下令取消狩猎大会,还将准备的物资分发给了贫苦百姓。

渐渐地,在张俭的教导下,辽兴宗开始懂得了为君之道。他不仅能够独立处理朝政,还能在朝堂上与大臣们针锋相对,展现出一位明君的风范。

有大臣对张俭说:"您教导陛下太过严厉了。"

张俭摇头答道:"陛下年幼继位,若不及时教导,将来如何担起社稷重任?为师者诚惶诚恐,不敢有丝毫懈怠。"

这一段师徒情谊,在辽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后来的辽兴宗每每追忆起这段往事,总是感慨万分:"若无张俭,朕何以安坐龙椅?"

四、君臣之间的真实考验

虽然张俭教导有方,但辽兴宗对这位老臣始终存有一丝疑虑。朝中大臣都说张俭清廉,可这清廉是真是假,辽兴宗一直想要亲自验证。

这年冬天,辽兴宗注意到张俭每日上朝时都穿着同一件旧大衣。这件大衣看起来已经很陈旧了,但张俭却穿得一丝不苟。有趣的是,张俭的俸禄并不低,完全可以添置新衣,但他却始终不肯更换。

一日早朝后,辽兴宗暗中召来一个小太监,吩咐道:"你去找个机会,在张俭的大衣袖子上烫个小洞。"这个主意看似顽皮,却是辽兴宗深思熟虑的结果。

小太监很快就找到了机会。那天张俭在文华殿批阅奏章,脱下大衣搭在椅背上。趁着张俭专注批阅的时候,小太监拿着烧红的铜钱,在大衣袖子上轻轻一碰,果然烫出了一个小洞。

辽兴宗原本以为,以张俭的身份地位,发现衣服破了肯定会换掉。谁知道第二天上朝,张俭依然穿着那件烫了洞的大衣。不仅如此,接下来的日子里,张俭仍旧日日穿着这件衣服。

转眼间过去了一年。这天早朝,辽兴宗突然开口问道:"张爱卿,朕见你这衣服破了,为何不换一件新的?"

张俭低头看了看袖子上的小洞,笑着回答:"回陛下,这件大衣是先帝赐予的,虽然破了个小洞,但保暖功能尚在,没必要更换。再说,一件衣服能穿多久就穿多久,这是老臣的习惯。"

听到这个回答,辽兴宗大为感动,立即下令打开国库:"张爱卿,你为朝廷操劳多年,却连件像样的衣服都舍不得添置。今日朕要你进国库,任意挑选。"

张俭走进了国库,里面珠光宝气,应有尽有。但他只是在布匹堆里翻找了一会,最后挑选了几匹普通的粗布。

"陛下,这粗布耐穿,最是实用。"张俭的这句话,让在场的官员都肃然起敬。

辽兴宗这才明白,张俭的清廉不是装出来的,而是早已融入了骨子里。从此以后,辽兴宗对张俭更加信任,甚至将他视为自己的父亲一般敬重。

每当朝中大臣提起这件事,张俭总是说:"一个小洞算得了什么?只要能为国分忧,就是衣服千疮百孔,老臣也心甘情愿。"

这番话传到辽兴宗耳中,让他深受感动。后来,辽兴宗特意找来能工巧匠,仿照张俭那件旧大衣的样式,制作了十件新衣赐给张俭。但张俭依然舍不得穿,将这些新衣都收藏起来,说是要留给后人作为传家之宝。

五、历史对这段君臣情谊的见证

张俭在九十一岁那年的深秋,身体每况愈下。辽兴宗得知消息后,立即放下朝政,亲自前往张府探望。当他走进张俭的卧房时,发现老臣依然穿着那件有补丁的旧袍子。

"爱卿,你为何不穿朕赐的新衣?"辽兴宗问道。

张俭微微一笑:"回陛下,这件旧衣最是暖和。"说完,他从枕下取出一封密折,交给辽兴宗:"这是老臣为陛下准备的最后一份奏折。"

打开密折一看,里面详细记载了辽国当前面临的内忧外患,以及应对之策。从边境防务到百姓民生,从朝廷吏治到国家财政,事无巨细,都有详尽的分析和建议。

三日后,张俭安详离世。辽兴宗闻讯,立即停朝三日,亲自为张俭操办丧事。按照当时的规矩,大臣的葬礼不能太过铺张,但辽兴宗却一反常态,下令以最高规格为张俭治丧。

"张爱卿是朕的老师,更是朕的父亲。"辽兴宗在张俭的灵前这样说道。他还特意命人将那件带着小洞的旧大衣,一同放入张俭的棺椁之中。

张俭下葬那天,整个京城的百姓自发前来送行。他们带着白花,沿途跪拜,场面令人动容。一位老妇人哭诉道:"张大人在世时,常常接济贫苦百姓。如今他走了,我们失去了一位真正的青天大老爷啊!"

为了纪念这位功勋卓著的老臣,辽兴宗在张俭的墓志铭上亲笔题词:"一生清廉,两代辅政。为国尽忠,为民分忧。"这方墓志铭被埋入地下,沉睡了近千年。

直到1969年,考古工作者在北京郊区发现了张俭的墓葬。当墓志铭重见天日时,那些古老的文字依然清晰可见。考古人员还在棺椁中发现了那件带着小洞的旧大衣,虽然已经腐朽,但那个小洞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辨。

墓志铭中不仅记载了张俭的生平事迹,还特别提到了他与辽圣宗、辽兴宗两代君主之间的深厚情谊。其中写道:"圣宗待之如兄,兴宗敬之如父。"

更令人称奇的是,在张俭墓中还发现了一个木匣,里面装着辽兴宗赐予的那十件新衣。这些衣服张俭从未穿过,但他却小心翼翼地保存着,仿佛要让后人知道君臣之间的这段情谊。

在张俭去世七十年后,辽国最终走向灭亡。但他和辽兴宗之间的这段君臣情谊,却因为这方墓志铭和那件带着小洞的旧大衣,永远地留在了历史长河中。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