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房地产行业依然不好过,开发商的日子并没有因为利好政策的出台而好转,反倒是更加糟糕了。数据显示,截至12月22日收盘,A股已有43只个股被强制退市,创历史新高。房地产行业,数量占比最高,计算机行业紧随其后。
只能说这是房地产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阵痛期,因为一个国家要想健康的发展,必须断开房地产行业对经济的深度捆绑。房价过高已经严重影响老百姓的生活幸福,过高的房贷甚至让老百姓买了房之后就没有多余的钱进行消费,导致消费降级,甚至出现通缩的情况。
根据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量统计数据显示:
前11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1.58万亿元,也就是说居民的总负债增加了20多亿,同比多增1.55万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增加292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9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331亿元;中长期贷款我们都知道,就是指的住房贷款。
2022年同期的这个数据是212万亿,考虑到儿童和老年人约为6.2亿,高净值人群0.2亿,剩下的7.6亿,人均负债26万,三口之家,每户负债50万左右。
我国家庭承担了这么大的经济压力,大家认为未来还有人会选择买房吗?
众所周知,深圳被认为是炒房客的天堂,不少投资者纷纷涌入,甚至采取合伙方式进行投资。这种炒房模式已经相当成熟。然而,深圳的楼市状况并不能代表全国大多数城市,引发了人们对当前是否仍适合购房的质疑。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2020年底我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高达72.44%,总负债超过73万亿。
虽然央行数据显示2021年宏观杠杆率下降,但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仍保持在62.2%。近两年,居民杠杆率每年平均增长约3个百分点,显示出攀升速度之快。
居民杠杆率的飞速攀升令人担忧,特别是过去几年房市繁荣时,房贷利率一度维持在5.8%左右。如今房贷利率下降,已有房产的居民纷纷提前还款。
随着居民杠杆的不断攀升,购房贷款压力加大,对房市形成了不小的冲击。许多低收入群体已无力消费,而中等收入群体也在观望,对房市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加。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对我国楼市的未来发展呈现出担忧的心态,认为大家的负债这么高,很有可能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如果大家收入受到影响,很有可能发生严重的“次贷危机”。到时候楼市可能就直接崩盘了,对于是否买房真的非常纠结,毕竟当下依然有真正需要买房的人群。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给出一句话建议:当前应着力扩大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以推动经济发展。
在当前形势下,公共资源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加大对他们的转移支付力度将成为刺激消费的有效手段。毕竟整个经济只有消费活跃了,经济才有活力。
同时,无论是出于自身还是国家层面的考虑,我们都应该理性消费,合理理财。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一点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