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黄克诚复出,点名要求“监视者”做他秘书,黄:我就要他。

九品写史官 2024-11-12 06:18:23

1977年,对于黄克诚而言,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份。

这一年,他终于得以摆脱多年的困境,重新回到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可是,他的复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挑战与考验。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名叫丛树品的人,成为了黄克诚复出之路上的重要伙伴。

我们要知道,早在黄克诚被“靠边站”的那些日子里,丛树品便被安排到他的身边,名义上是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实际上却肩负着“监视”的重任。

但是,正是这位曾经的“监视者”,黄克诚却点名要丛树品做他的秘书,这到底是为什么?

正文

1976年,中国政治舞台的风云变幻终于告一段落。在这一年,黄克诚的妻子唐棣华带着两封信找到了陈云。一封是黄克诚请求工作的请愿信,另一封则是唐棣华请求中央批准黄克诚回京治疗眼疾的信。此时的黄克诚已经患有严重的白内障,右眼已经完全看不见,左眼也岌岌可危。

即便是在这样的困境中,黄克诚首先想到的还是继续为党工作。陈云与黄克诚相识40多年,深知老友的情怀与抱负。他当即表示,就算再多戴一顶“帽子”,也要把信交给华国锋同志和李先念同志。不久,在华国锋主持的政治局会议上,黄克诚夫妇的这两封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最终,华国锋拍板决定,立即让黄克诚返京治病,并由中央组织部安排工作。

就这样,黄克诚回到了北京,住进了301医院接受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的眼疾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可是,身体上的其他病症仍然让他感到担忧。更让他焦虑的是,组织上对自己工作的安排迟迟没有动静。黄克诚不得不做好出院后回山西的准备。但是,命运似乎并不愿意让他继续沉寂下去。

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中组部派人通知黄克诚,出院后他可以在北京就地休养,不用回山西了。同时,他还被邀请参加建军节庆祝活动。这一信号让黄克诚感到振奋,他预感到自己的工作安排即将有着落。果然,在建军节庆祝活动结束不久,华国锋亲自签署命令,任命黄克诚为中央军委顾问。尽管当时还没有给黄克诚作出结论,但这一任命已经意味着他正式复出。

复出后的黄克诚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他需要重新适应工作环境,重新建立与同事们的联系。但,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有一个坚定的想法——让丛树品做他的秘书。这个看似简单的请求,却让组织上感到意外与不解。因为丛树品曾经是奉命去“监视”黄克诚的。这个身份说出去不太好,史进前以为黄克诚仍有怨言,便连忙拒绝。没想到黄克诚也很执着:“别人我不要,我就要丛树品。”

黄克诚与丛树品的缘分始于上世纪60年代。那时,黄克诚被调任至山西省任副省长,丛树品则作为管理员被安排到黄克诚身边。其实,丛树品的真实身份却是某些人安插在他身边的监视官。自从进了黄克诚的家,丛树品便开始了自己的秘密工作。他总是有意无意地接近黄克诚,希望可以从他的话语和言行中找出漏洞。但,黄克诚的刚正不阿和正直无私让丛树品深感敬佩。他逐渐意识到,黄克诚并没有所谓的“问题”。

因此,他从未向专案组提交过任何“材料”。这段特殊的经历让黄克诚与丛树品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情感纽带。他们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成为了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黄克诚提出让丛树品做他的秘书时,丛树品感到既惊讶又激动。他深知自己曾经的身份可能会给黄克诚带来困扰和不便。可是,黄克诚的坚定与信任让他感到无比感动和荣幸。他当即表示愿意回到黄克诚身边工作,为他的复出之路贡献自己的力量。

丛树品的归来让黄克诚感到无比欣慰和感激。他紧紧握住丛树品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肯回到我身边工作,来了就好,来了就好。”这句话不仅是对丛树品的感激之情,更是对那段特殊历史的深深感慨。黄克诚深知,自己的复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挑战与考验。在这个过程中,丛树品的陪伴与支持将成为他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克诚与丛树品之间的友谊和信任愈发深厚。他们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黄克诚以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为中国的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丛树品则以其忠诚的品质和出色的工作能力成为了黄克诚最得力的助手之一。他们的故事成为了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段佳话,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追求卓越。

在复出初期,他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有些人对他持怀疑态度,认为他无法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任务要求。然而,黄克诚以他坚定的信念和出色的工作能力逐渐赢得了人们的认可和尊重。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也为中国政治生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个过程中,丛树品始终陪伴在黄克诚身边,为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他深知黄克诚的处境和困难,因此总是尽力为他排忧解难、出谋划策。他们的友谊和信任成为了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力量源泉之一。这种深厚的情感纽带不仅让他们在工作中更加默契和高效,也让他们在生活中更加充实和幸福。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