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刺杀盖世太保》,终于明白男人脆弱时“伤不起”

蒋熹熹 2017-11-21 18:29:08

看完了时长100分钟的《刺杀盖世太保》,才知道这部改编自法国畅销二战历史小说《HHhH》的电影,是多么的震撼人心。好的电影让人身临其境无法抽离,它会告诉你,再熟知通晓、了然于胸的历史事件,坐在电影院里那一刻,你的身心依然会被凝结控制住,一帧帧生动的画面、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将你瞬间带回到过去……

电影那样飘渺,现实那样残酷。

1942年,丘吉尔亲自制定秘密计划,指派两名捷克伞兵成功刺杀“盖世太保”头领海德里希,对纳粹德国造成重创。有人说过:“当纳粹照镜子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海德里希的模样。”当年被希特勒视作接班人的他,亲手筹划了惨绝人寰的犹太人“最终决定方案”,诸如集中营、毒气室、焚化炉等灭绝人性的残杀方法都是由他发明。电影前半部分描述了海德里希的生平轨迹,描述了他从被开除的海军军官是如何一步步走进纳粹的大门;后半部分着重笔墨描述刺杀行动,塑造两个名不见经传的伞兵被历史选中,成为扭转乾坤的关键英雄。

在电影“刺杀行动”重头戏的处理上,《刺杀盖世太保》采取了双线叙事,对紧张刺激的刺杀过程和纳粹魔王海德里希以及纳粹分子的冷酷残忍都给予了鲜明的刻画。完美流畅、虚实结合的剪辑手法,高度还原的历史细节不得不让人竖起大拇指。

影片中,舞会上跳跃的裙摆、做工考究的餐具、熠熠生辉的大厅、丰盛的佳肴美酒、静谧骚柔的酒馆、时尚又复古的精致装扮,前后对比强烈犹如油画式的画面……《刺杀盖世太保》无处不折射着戏剧美学般的精致,配上德国音乐大师的协奏名曲、复古旋律和充满抗争的音乐,光影与配乐的相得益彰带来最强烈的激荡,呼之欲出的结局在理智与情理之中挣扎。

影片演员阵容可谓星光熠熠,既有出演《猩球崛起》《了不起的盖茨比》等电影的澳大利亚著名演员杰森·克拉克,也有以《消失的爱人》为中国观众熟知的英国女演员裴淳华。海德里希身高一米八五,金发碧眼。但是在英俊挺拔的外貌之下,却隐藏着一颗野兽一样凶狠残忍的心。这颗残忍的心,倒退回结婚前,还只是个意气风发处处留情的海军军官,他的妻子在他最颓废的时候,给了一记重重的耳光,打醒了心中的恶魔,逼退了内心的温存和善良。就是这样一个金发野兽“布拉格屠夫”,却处处体现着艺术修养和精英思维,黑化过程的再现甚至比刺杀行动本身更让人感慨。从一个人身上诱发的罪恶同其他人的罪恶汇聚到一起能像一阵瘟疫一样扩散……

鬼斧神工般的叙事技巧,让观众在真实与虚构之间拉锯。这是远离战争主战场的暗杀行动,这是“擒贼先擒王”的攻心之战。除掉海德里希,就是在挽救更多的无辜群众,就是在希特勒心头上狠狠地剜下一块肉。原本作为盖世太保首领,即使是公开露面,也是前呼后拥戒备森严。但是海德里希由于位高权重而变得骄狂无比,在看似无处下手的安保环节出了纰漏。一边是丘吉尔策划的缜密刺杀计划,刺杀小队空降、接头、争执、行动,环环相扣,让人观赏时紧张得几乎像一根快绷断的弦。另一边,以海德里希为代表的纳粹执政者实行血腥政策,肆意屠杀无辜平民。

历史多豪杰,江山添俊秀。电影里年轻的捷克伞兵们,是那样年轻俊逸,勇敢坚毅。这本是他们享受青春、享受恋爱美好的时光,却要在战争的残酷阴影下封闭活力的心。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挣扎、有欲望,这就是人性。但只要有人敢于站出,敢于牺牲,敢于伸一把手,行动需要支持的力量,正义永远能战胜邪恶。电影里那个不忍父亲痛苦的小男孩,那双无辜清澈的大眼睛,刺痛了我,这一瞬间就足够了。

在我看来,《刺杀盖世太保》致胜法宝,不仅仅是双线叙事的结构,深深打动观者的,更是电影所渲染的情绪。这种情绪就是绝望和希望的交织。带入观众最好的办法永远是情绪渲染,史实电影也是如此。和诺兰导演的《敦刻尔克》一样,没有大段大段的对白给你上历史课,没有不停歇的炮火轰鸣,因为普通人的绝望才最令人恐惧。没有什么比那么多天真可爱的孩童的生命的戛然而止,更令人感到痛心。

好的电影震撼心灵,高级的叙事是会让人审视自身。《刺杀盖世太保》就是这样一部让你不禁想思考罪恶的根源、想缅怀历史已经在无知者手中沉沦、想感念今日今时幸福的珍贵。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画卷,不光有古希腊悲剧般的英勇抗争、悲壮气质,更有出于某种信仰,对英雄的致敬与追索。

勇气与智慧,即使在战争的硝烟弥漫中,即使在集中营的暗无天日中,即使在最后枪声响起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依然闪现着耀眼夺目的光芒。人生终究美丽,于是,我们总会赢。

1 阅读:32

蒋熹熹

简介:娱评人,行走在电影和时尚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