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曾经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本想卡住中国的脖子,却意外成就了巴西的“上位”。
大豆、牛肉、航空…曾经的美国优势领域,如今被巴西攻城掠地,完美补位中国被“卡脖子”的三大关键环节。

特朗普想用关税大棒卡中国脖子,结果关税战打得最凶的时候,145%的税率砸下来,中国商品不好过,美国农民的日子更不好过。
125%的反击关税让美国大豆、牛肉全堵在港口,美国农场主愁得睡不着觉。

就在这时,巴西瞅准了时机,迅速填补了中国供应链的缺口,成了这场博弈中的关键先生,这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全球供应链重新洗牌的开始。
巴西这个南美大块头,农业资源丰富,跟中国的产业结构正好互补,立马成了中国的重要伙伴,美国大豆贵得离谱,巴西大豆价格合适,供应还稳定,一下子就占领了中国市场。

2025年,巴西对华大豆出口量是美国的三倍多,占了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76%。
巴西人可不光想着赚快钱,人家还有长远打算,他们积极引进转基因技术,提高大豆产量,一心想建个能扛住断供风险的“战略粮仓”,给中国的粮食安全兜底。
不光大豆,中巴两国还在港口建设、物流运输上加强合作,中国投资巴西港口,提高了物流效率,让巴西大豆更具竞争力。

除了大豆,巴西牛肉也以优质和价格优势迅速征服了中国市场,有了现代化的冷链物流,巴西牛肉以35%的市场占有率碾压了被高关税限制的美国牛肉。
中巴两国一起建的仓库和人民币结算机制,更是直接削弱了美国在农产品贸易上的定价权。

巴西农业部长公开表示,巴西有能力也有意愿扩大牛肉生产,满足中国市场需求,他们立马启动了15亿美元的肉类加工投资基金,专门用来提高对华出口能力。
中国餐饮集团和巴西签了长期采购协议,国内大型冷链企业也积极跟进,巴西冷藏牛肉源源不断地运到中国,有效填补了市场缺口。
除了农产品,巴西在航空领域也给中国帮了大忙,波音订单荒,C919量产提速,这时候巴西航空工业的崛起成了航空业变革的关键。

巴航工业的E-Jets支线客机和中国的C919大型客机互相补充,一起打破了欧美在航空领域的长期垄断。
在珠海航展上,两国还暗示要一起研发新机型,这种“错位竞争+技术共享”的模式,让中国绕开了波音和空客的技术封锁,在支线航空领域取得了关键突破。
更重要的是,比亚迪和巴航工业合作研发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开辟了新能源航空的新赛道,给两国航空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地球的另一边,西班牙也积极响应中国的需求,在农产品领域和中国展开了深入合作。
2025年4月,中西两国签署了《2025-2028全面战略伙伴行动计划》,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西班牙获得了对华出口猪肚、猪耳、猪蹄等以前没开放部位的准入资格。
这个协议签署的时间正好赶上中美贸易战升级,西班牙猪业联盟的负责人认为,这是中国向欧洲释放市场信号的“关键时机”。

西班牙农业部长亲自参与谈判,还承诺调整欧盟内部对华电动车加税的立场,以此换取更广阔的农产品合作空间,这一举动,让西班牙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猪肉供应国,2024年对华猪肉出口量就达到了54.12万吨,占中国猪肉进口总量的23.69%。
协议签署后,西班牙猪内脏产品迅速进入中国市场,价格下降了17%,零售量上涨了22%,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此外,中国还和西班牙就樱桃、葡萄酒等其他农产品的输华问题进行谈判,进一步拓宽了合作领域。

其实中巴、中西合作升温不是偶然,背后是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打破了传统的“华盛顿后院”思维,让拉美国家意识到依赖美国单一市场的风险。
同时,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巴西的“再工业化”战略高度契合,为两国合作提供了坚实的战略基础,比亚迪电动车工厂、网络5G基站等一系列中国投资项目正在重塑巴西的产业格局,给巴西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经贸合作,中巴两国还在金融领域开展创新合作,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两国积极探索本币结算机制,人民币在巴西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现在,巴西农民甚至可以直接用人民币买中国产的无人机和智能灌溉设备,这不仅简化了交易流程,降低了交易成本,也提高了人民币和雷亚尔的国际影响力,有助于建立更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

然而,中巴合作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两国在法规和文化上存在差异,需要加强沟通和协调,此外,如何帮助中小企业克服贸易壁垒,更好地参与合作,也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信源:中巴双向奔赴 经贸盛会续写合作共赢新篇 央视新闻 2025-04-17

信源:中国巴西将会谈,涉大豆和牛肉 环球网 2025-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