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远传》第二部第三章4.和平光复倴城·建立冀东抗联总司令部

文石斋主聊文化 2024-08-16 20:44:48

历史人物传记《高志远传》第二部《高志远》第三章 起义 4.和平光复倴城·建立冀东抗联总司令部

高志远画像

4.和平光复奔城·建立冀东抗联司令部

董士瑞记:第一次攻打乐亭县城未果,“王委员和高司令共同究:抗日暴动已经开始十多天了,各路人马也不少了,就是占不了县城,也得占领一个比较大的集镇。分析倴城是滦州四大名镇之一,日伪的兵力部署较少,决定先占领倴城,再攻取乐亭、滦县、昌黎等县城,然后在唐山汇合各路抗日大军,把日本子赶出中国。

当下,高司令和王委员派我去城里边打听消。我刚一进侨城,正巧碰上一个叫王密林的老熟人,一见面,王密林说他在倴城街上当团丁呢,听说我跟着高司令闹暴动,就问:‘老二,你跟高司令关系最好,这回高司令的队伍是不是要来打倴城?’我说:’是!高司令带领大队伍在后边呢,马上就要攻打倴城了,只要能早日献城,我们不伤任何人,只抓汉奸卖国贼和小日本鬼子。’王密林说:‘我们这些天来心神不宁的,倴城街上也是人心惶惶,这回高司令的大队人马来了,我回去宣传宣传,准能献城!’

于是,王密林到保卫团就大肆宣传高司令的队伍来打倴城了,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不给小日本当亡国奴,赶紧献城吧。还真管事,我们没费事就占领了倴城。

和平解放了倴城,倴城内外一片喜气洋洋,各处兵马都来了,陈宇寰也带来了不少人马。就在倴城成立了华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区总司令部,高志远任总司令,王仲华的委员,陈宇寰的副司令,听说副司令还有洪麟阁和李运昌。

后来李润民也带领队伍来会师了,高司令和王委员委任李润民为副司令,高司令还给了李润民一棵二把金驹满槽盒子枪,这棵枪是从乐亭县刘石各庄要的新的。李润民原来是棵旧手枪,得了这棵新枪非常高兴。我们听高司令和王委员说李润民是长征过来的老红军干部,有一定带兵能力和指挥作战的经验,而李润民对高司令豪爽侠文的性格和对王委员的文化知识与演讲能力打心眼里佩服。”(董士瑞《高志远、王仲华领导我们暴动》,见《魂系冀东》,第54-55页)

《陈宇寰烈士传》记:“暴动后,陈宇寰被任命为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不久,冀东抗联在城举行了司令部成立大会。”(王艳秋 田英《陈宇寰烈士传》,见《滦南文史资料汇编》(1-5辑合订本),第二辑,第9页)

《中国共产党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历史》第一卷记:“1938年7月21日(农历六月二十四),陈宇寰、晁子孚率3000余人包围了重镇倴城,倴城警察分驻所的警察见大军压境,不敢迎战。经过一个小时的谈判,商会会长张荣先、开明士绅梁远峰等大开四门,迎接抗联队伍进城。商业保卫团将300多支枪交给抗日联军后解散,城内伪警全部归降。

陈宇寰、晁子孚率抗联队伍进入倴城后,冲进洋行,查抄了日韩浪人未及带走的物品,并把兼营‘当铺’的‘大安’、‘富荣’两个洋行所存的典当之物,全部交由群众认领,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7月23日,高志远、王仲华率部进入倴城,与陈宇寰会师,正式宜告成立了华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区,在倴城上空升起了一面长一丈二、宽五尺的‘华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区’大红旗,又以总司令高志远、副总司今李运昌、洪麟阁的名义,张贴出宋体石印的‘冀东各界人民团结抗成’大布告。

冀东抗日联军进驻倴城不久,为便于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对暴动队伍进行了整编,陈宇寰被委任为抗日联军高志远部副司令。当时,冀东抗日联军司令部分设在兴隆庄(今属滦县)、倴城两地,倴城成为路南暴动队伍的指挥中枢。“(见《中国共产党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历史》第一卷,第97-98页)

倴城——今河北省滦南县县城

田英记:“‘三八’抗日暴动五十周年前夕,我走访了当年曾支援过华北抗日联军(下称“抗联’)的几位老人。他们谈起这些往事,人人津津乐道。根据他们的追述,写成此文,以纪念‘三八’抗日暴动五十周年。

一、大开城门,欢迎抗联

1938年7月14日,滦南地区暴动的抗日队伍,首先向倴城进发。当时伪滦县警务局倴城第四分所所长任大柴禾(绰号) 闻风丧胆,狼狈逃跑了。

在商会会长张荣先和开明土绅梁远峰主持下,大开倴城四门,欢迎抗联部队入城。各界人民纷纷走上街头,热烈欢迎抗日队伍,没有逃跑的伪警,全都归降了抗联,路南重镇倴城和平解放了。

抗联部队入城后,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民商各界,人心大悦。抗联司令部当即贴出了布告,向广大群众阐明抗联的抗日纲领,号召各界人民和衷共济,团结抗日。

日寇铁蹄已踏入华北,眼看同胞遭屠杀,国土被强占,谁不痛心?谁不愤慨?如今一看,有这么多抗联战士拿起武器,奋起抗战,人民群情振奋,对抗联队伍人人衷心拥护。各商号及民户都主动为部队腾出房子,准备铺盖,安排住处。

抗联刚刚组建,一切军需物资,全都要当地供应。当时,地方又没有一套行政办事机构。为了支援抗日,保证抗联部队的给养及其它军需物资供应,倴城商民各界主动组成了一个‘商民办事处’,设在商会院内(娘娘庙,现在供销社售货楼之址),专门为抗联筹措军粮及其它军需物资。这个商民办事处(以下简称办事处)由各大商号的代表、地方士绅和乡民代表30多人组成,商界代表有永隆号李老玉、富有泉刘老荣、德聚号梁老振、富有涌刘子恒、益成合王致谦、和顺成汤恩筵、正兴公司高明阁等20多人,地方士绅和乡民代表有王廷弼、刘玉候、梁远峰、刘德先等10多人。办事处设两个管账先生 (益成合庞贵玉、兴顺厚王老敬)负责登记每天收支的粮、款、柴草等 (以后按商四民六摊派)。办事处与抗联军需处直接联系,凭军需处的条子给各部队付物、付款,实际是抗联的间接后勤。

二、竭尽全力,筹措粮草

由于华北抗联司令部设在倴城,倴城便成了当时路南部队的指挥中枢。上万人的队伍,住在倴城和附近村庄,人多,吃粮就成了头等大事。那时,战士口粮不定量,菜金每人每顿三分钱,为了保证给养,办事处人员每天千方百计为部队筹粮筹款。当时粮食的来源,一是筹款买粮,一是从附近村庄派购,有时粮食供应不上,就由经营粮食的商号暂垫。除人吃外,几百匹军马也需要马料,有一次筹措的粮食接济不上了,正发合(烧锅)经理马老振主动说:‘我们柜上存粮多,派车拉去吧,战士吃饭要紧!’由于商民各界的大力支援,保证了抗联部队的粮秣供应。

倴城一带,主要种植高梁、玉米、小麦等杂粮,筹来的粮食必须经过加工,那时倴城只有裕顺合(经营铸造)附设一个机器碾米房。为保证部队吃饭,该号经理赵秉彝主动把给抗联碾米的事承揽过来说:‘抗联战士是打鬼子的,是救国救民的,我们宁可停业也要让战士们吃上饭。’当时大米是稀有细粮,为给抗联战士改善生活,办事处还设法从外地弄到一些大米,发给各部队。九月,抗联要攻打乐亭县城,倴城商会杀猪慰劳战士,同时办事还给倴城街上十多个饭馆发放了白面,动员他们为抗联攻城战士烙大饼,送往前线。这对解放乐亭战斗的胜利,起到了后勤保作用。

三、赶制军装,壮我军容

抗联部队的成员,都是参加部队的农民,官兵们还都穿着便衣,所以人们管抗联部队叫‘便衣队’。为了让官兵都穿上军装,办事处设法筹措了上千匹白布,需要染成灰色,这么多布要很快染出来,实在不容易。当时倴城东门外有个于慕芝开的大染坊 (旧址是今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处),听说抗联要染军衣布料,便慨然承担了这个任务,几位染坊师傅连夜忙活,很快就把布染了出来。

为了赶制军装,倴城街上所有裁缝和有缝纫机的民户,全都动员起来。当时有个汤子和开的军衣庄,还有张凤山、王凤山、梁老生、唐福德、唐文瑞、潘老明等八家裁缝铺,另外还有20多户人家有缝纫机,听说要给抗联战士做军装,无不欢欣鼓舞,热情高涨。为了加快进度,分裁剪、缝制两摊,几位艺高手巧的师傅负责裁剪,其余人缝制。为了早日赶出军装,倴城东街茆昌善,全家起早贪黑,一天能缝制24套军装。大家经过一个多月的突击,制出了一万多套军装。战士们穿上崭新的军装,扛着枪排着队、唱着歌,雄赳赳地从大街上走过,人们看了喜形于色,许多人都高兴的说:‘这回再没有人叫便衣队了!’

四、踊跃献枪,修枪造“炮

1938年,倴城大、小商号有八、九十家(加入商会的46家),每家都有护院的枪支,多的七、八支,少的一、两支。为了抗日的需要,抗联要把这些枪收上来。抗联政治部召开了民商各界献枪动员大会,说明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道理,号召大家有枪的出枪、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军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日。

会后,倴城商民各界立即掀起了献枪高潮。义增隆经理刘国华开完会回到本柜,人们问,开的什么会,他兴冲冲地对大家说:‘开的献枪会,抗联打日本没枪怎么行,我们柜上的枪,马上交出去,也算我们为抗目出了力量。’ 随即吩咐店员王焕章、李春阳二人,把四支枪(三长一短)连同全部子弹送到商会。不到三天,倴城商民各界的三百多支枪全部交给抗联。

抗联的枪支,大多来自民间,种类繁杂,如老套简、马金钩、步金钩、水连珠、韩连春、湖北造等,有些枪已破旧,急需马上修理。可是,抗联部队里又没有修械人员。当时,倴城大寺头有两家小修理厂,一是李老四的百顺工厂,有四、五个师傅,一台小型旋床,以修造轧花机和修自行车为业;另一个是夏德深的同义兴,主要是修自行车。两个厂家听说是抗联需要修枪,主动承担了这项任务,成立了抗联临时修械所,每天来修枪的战士络绎不绝。

几位师傅劲头很足,一位姓杨的年轻师傅为修枪往忘了吃饭(该后来参加了抗联),给大家修得又快又好,枪支经修理都好使了。

暴动后,抗联计划攻打乐亭、滦县、昌黎等县城。为攻城作战的需要,要研制一种点火发射的土炮。办事处为此请来了一些铁匠、木匠和炒制火药的手艺人,并在城东北角一个叫‘公所’的独立小院里设了临时作坊。裕顺合铧炉暂停本业,专门为抗联铸造‘土炮弹’。后来攻打乐亭时,土炮发挥了很大威力,对攻城胜利起到很大作用。

抗联部队从7月14日人城,到九月转移平西整训,在倴城驻扎这两个多月中,倴城商民各界对抗联始终不渝,大力支援,使部队得到了充足的军备、军需供应。

在祖国危难的时刻,广大抗联战士奋起抗敌的精神将永垂史册,人民群众同仇敌忾、共纾国难,热情支援抗联的事迹,也将永远留在后世人们的心中。”( 田英《同仇敌忾、共纾国难传——记1938年倴城倴城商民各界热情支援抗联的情景》,见《滦南文史资料汇编》(1-5辑合订本),第三辑,第17-23页)

唐山市大城山——冀东人民武装抗日大起义纪念碑

0 阅读:3

文石斋主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