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说“这太贵了,我们去网上买”时,孩子听到的是什么?答案让人心疼

智慧父母心视野 2025-01-08 17:20:50

家长们是不是经常头疼一个问题:孩子总是买买买,看到什么都想要。去超市,孩子指着玩具车说:“妈妈,我要这个!”去商场,孩子盯着漂亮的娃娃说:“爸爸,给我买这件!”

这似乎成了现代家庭的一个普遍现象,让不少父母感到无奈和困惑。很多家长以为,现在物质条件好了,自己也愿意给孩子最好的,孩子就不会有匮乏感。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满足感不仅仅来源于孩子所需要的,更大部分来自于孩子所想要的。有时候,为了满足孩子的要求,家长会提出各种条件:“你考100分,我就给你买这个玩具。”“你乖乖听话,我就带你去吃好吃的。”让孩子达到后再满足他们的愿望。

然而,这些迟来的满足对孩子来说,并不是真正的满足,只是他们自我努力后应该得到的奖励而已。真正的匮乏感与年代没有关系,与经济条件也没有直接关系。它不在于你给予了孩子多少,孩子拥有了多少,而在于当孩子想要时,他们是否能够拥有。很多时候,一个物品衡量的不只是它作为商品的价值,还有当下的快乐。当孩子看到心仪的东西时,那种即时的快乐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那么,当孩子说“我想要这个”时,“这太贵了,我们去网上买”这话能说吗?这其实要分情况而定。如果是一些日常用品,不是急着用的,可以引导孩子对比价格,教孩子性价比,省下来的钱又可以买其它物品。但如果此时孩子要求买的就是当下那种快乐,比如,一起出去玩,小伙伴们都有的,孩子没有,这种情况,等到网购后再拥有,那种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那么,面对孩子一个又一个的购买要求,家长到底该怎么做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两个小妙招,希望能帮助到困惑的家长们。第一个妙招,当孩子提出想买什么东西时,我们要给予及时的回应。有时候,孩子可能只是随口一说,并不是真的走心。他们可能只是看到新奇的东西,想要表达一下自己的兴趣。这时候,我们可以笑着回应他们:“哦,这个很有趣!你真的很喜欢吗?”这样的回应,会让孩子感到被关注和被理解。但如果过了几天,孩子还是对这个事情念念不忘,那就说明他们真的很想要这个东西。这时候,我们就要认真对待了。我们可以先承接孩子的情绪,让他们知道我们在乎他们的想法。可以说:“我记得你想要那个玩具,看来你真的很喜欢它呢!”然后,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看看这个玩具是不是真的很适合他们,是不是值得购买。如果孩子只是一时兴起,那么我们可以引导他们思考其他更有趣、更有意义的玩具或活动。如果孩子真的很想要,那么我们可以考虑购买,或者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计划,比如通过做家务、节约零花钱等方式来赚取购买玩具的钱。

第二个妙招,当孩子提出买买买的要求时,我们要读懂孩子需求背后的体验。有时候,孩子想要的东西并不是真的需要,而是他们想要通过拥有这个东西来获得某种体验或满足感。比如,孩子想要一辆昂贵的玩具车,可能是因为他们想要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比赛,享受那种快乐和成就感。这时,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其他更经济、更有趣的方式来获得这种体验。比如,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辆简易的玩具车,或者组织一次小伙伴们一起玩玩具车的活动。如果孩子想买的东西比较昂贵,但确实也很喜欢,那么我们可以跟孩子商量:“如果满足了这个要求,那么其他方面的开支我们就要减少一点。”比如,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预算计划,看看这个月我们可以花费多少钱在购买玩具上,然后让孩子自己选择想要购买的玩具。

这样,既让孩子感受到了被尊重和理解,也教会了他们如何做出选择和取舍。

总之,面对孩子的购买要求时,首先我们要给予及时的回应和关注,让孩子感受到被爱和被看见。

同时,我们也要读懂孩子需求背后的体验,引导他们思考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并教会他们如何做出选择和取舍。

END作者简介:肖杨,从事教育行业三十余载,心理二级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正面管教践行者,专注亲子教育和家庭关系指导。

0 阅读:1

智慧父母心视野

简介: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分享温整的亲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