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醒!原来我给孩子的爱里,全是诱惑的“陷阱”!

不渡 2025-03-01 15:28:15

你们知道吗?原来,我一直以为自己给孩子满满的爱,可实际上,里面夹杂了太多的诱惑。

就说吃饭这事儿。我家娃每次看到碗里的西兰花,那眉头皱得,都能夹死一只苍蝇了。他爸为了让他吃口菜,那真是绞尽脑汁啊!举起手机在他眼前晃了晃,急切地说:“吃完最后三口,爸爸就给你放奥特曼!”你们猜怎么着?儿子那紧闭的小嘴“唰”地一下就张开了,跟个小机器人似的,机械地吞咽着,可眼睛呢,自始至终都死死地盯着屏幕。好不容易动画片结束了,他“噗”地一下吐掉藏在腮帮子里的菜渣,还眼巴巴地问我:“爸爸,我明天还能看吗?”

那一刻,我心里“咯噔”一下,就感觉自己像是用鱼钩钓起了一条拼命挣扎的小鱼,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后来我才知道,这在儿童心理学里叫“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我们竟然用奖励去驯化他的本能,让他完全忘了吃饭这件事,本应该是身体和食物之间自然而然的交流啊!这不是本末倒置嘛!

还有画画的时候。娃兴高采烈地举着他的涂鸦作品朝我跑过来,那小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期待。我看着那画得乱糟糟的太阳,顺口就夸:“简直是天才!”儿子一听,兴奋得不得了,马上又铺开一张新画纸准备大展身手。可画到一半,他突然抬起头,眼巴巴地问我:“这张能换冰淇淋吗?”当时我的手就僵在半空中了,心里一阵刺痛。

后来我才明白:当奖励变成了一种常态,孩子就会慢慢地用“值不值得”去衡量一切,而不再去考虑自己“喜不喜欢”。从那以后,我就试着换了种方式。当他画画的时候,我就真诚地跟他说:“你画的时候眼睛在发光。”嘿,你们猜怎么着?从那以后,他不再急着跟我索要夸奖,而是开始把画叠成小船,小心翼翼地放进水池里,静静地看着颜色在水波里一圈一圈地晕开。那一刻,才是真正属于他的“天才时刻”啊!

心理学家德西说,外在奖励就像个大怪兽,会一点一点地吞噬孩子的内在动力。从那以后,我再也不用诱惑去“买”他的努力了。每次他学习的时候,我就跟他说:“无论考多少分,爸爸都特别想知道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还有一次在超市,娃看到糖果就走不动道了,哭闹着非要买。我没办法,只好蹲下来跟他“谈判”:“宝贝,你安静十分钟,回家妈妈就陪你搭积木。”娃抽泣着,可怜巴巴地点点头,那小手死死地掐住购物车边缘,看得我心里酸酸的。

可回家后,我因为工作上的事儿着急回邮件,就敷衍地陪他搭了两块积木,然后就跑去忙自己的了。结果,他突然“哗啦”一声推倒了积木塔,声嘶力竭地喊:“你根本不爱我!”那一刻,我的心像被重锤狠狠地砸了一下,疼得我喘不过气来。

直到我看到温尼科特提出的“不含诱惑的深情”这句话,就像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瞬间清醒了。原来,真正的爱根本不是用来做交易的筹码啊!从那以后,儿子再哭闹的时候,我什么都不说,就紧紧地抱住他那颤抖的小身子,轻声告诉他:“就算你闹,爸爸妈妈也在这里,永远都不会离开你。”刚开始,他哭得更凶了,可慢慢地,他再也没有说过“你不爱我”这句话。

现在啊,每次路过超市的糖果架,儿子偶尔还是会眼巴巴地望着,眼神里有那么一丝渴望。但当我问他:“想要吗?”他却懂事地摇摇头,一本正经地说:“看看就行,吃多了牙疼。”你们瞧瞧,没有了那些奖励的压制,孩子反而学会了自我约束,这真的是让我感慨万千啊!

诱惑就像是爱最甜蜜的毒药,表面上看着美好,可实际上却在不知不觉中伤害着孩子。咱们总是想着用“如果……就……”这样的钓竿去引导孩子,却不知道,当我们把这根钓竿撤走,孩子才能在那种纯粹的安全感里,自由自在地长出属于自己的翅膀,勇敢地飞向广阔的天空。真正的深情,从来都不需要那些条件来证明啊!家人们,希望我的这些经历能给你们提个醒,千万别再像我一样,在给孩子的爱里掺杂太多不该有的东西啦!

0 阅读:6

不渡

简介:向上的生命力比皮囊更有杀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