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犹太人后裔回到以色列,满嘴河南话,开口感谢中国收留千年

历史趣事听我说 2022-10-03 16:50:29

你知道在我国开封生活着一群操着河南话的犹太人吗?他们是怎么来到中国的?一项团结的犹太民族为何迟迟不肯接纳他们?如今这些有着中国国籍的犹太人过得如何?今天我们就来一探河南犹太社团的前世今生。

说到河南呢,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中原腹地、中华文明的起源之处等等这些极富中华特色的标签。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这片伟大而神圣的土地上,却生活着一群已经汉化了的犹太人。据他们说,自己的先祖是在中国唐宋时期远渡中国,并与河南开封定居,经过千年繁衍生息,才有了现在的河南犹太社团。而据史料记载,西方第一次发现中国大地上有犹太人聚居,则是在明朝末年。公元1605年,著名的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并结识了一位在华犹太人,从而得知在昔日宋代都城开封生活着一群犹太人。他立刻把这个发现写信告诉了欧洲教会,这也是中国犹太社团第一次被西方世界得知。

根据利玛窦的描述,开封的犹太人聚集区内大约有500户人家,人数在四五千人,他们已经能够熟练的使用汉语,并普遍与外族通婚融合,甚至在服饰习俗上都已经和汉人无异。另外,当时朝廷对他们的政策极为照顾,可以说和汉人一视同仁,他们能够自由的就业,还能够参加各级政府组织的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利禄。值得一提的是,明代的国际社会上,犹太民族实在不是什么主角,或者说都没什么地位。因此,利玛窦在中国发现聚集犹太人这件事儿,在西方看来更像是一种趣闻,也没有人当做正经事儿。

利玛窦之后,中国的犹太社团就和欧洲失去了联系。史料记载,公元1810年,开封犹太人内部获得西方教廷认可的最后一名神职人员去世,从此,他们之中再没有人会说带着浓厚河南腔的希伯来语。时光匆匆,进入20世纪后,上海外国租界的犹太人不经意间听说了河南犹太社团的新闻,于是展开了细致的调查。说实话,他们都有在中国工作、生活的经历,对中华文化也有较高的认同感,所以上海租界的犹太人想法还是很单纯的,就是要帮助开封的犹太人恢复民族传统。中间的曲折过程我们无从得知,但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上海的犹太人并没能成功。此时的开封犹太社区内已经有数个世纪没有进行过带有本民族特色的节日了,而是像汉人一样过春节、过端午、清明,扫墓、送神、接神。

其实啊,真要追溯他们上一次举办带有犹太特色的逾越节。那还是在几年前的2014年,这也是近200多年来的头一次。当然了,即便是2014年,这一次也是在外籍犹太人的帮助下才得以展开活动的。从这些方面来看,大家就能明白文章的开头为什么说他们是被汉化的犹太人了。好了,这里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犹太民族立国的国家,那么他们对于我国的犹太社区怎么看呢?我查了下资料,发现包括以色列时报、耶路撒冷邮报在内的很多犹太主流媒体都对这件事儿有过追踪报道。以色列官方对于中国开封的犹太社区态度上是肯定的,但却拒绝承认他们是以色列人。他们强调,如果中国的犹太人想要获得以色列的国籍,那么就必须向绝大部分非以外国人移民一样,按照现行的回归法走完所有的流程才行。

大家都知道,犹太民族向来团结,这次对待开封的同胞为何显得这般冷酷无情呢?这属于一种歧视吗?对于外界的质疑,以方也给出了充分的拒绝理由。他们认为,聚居在中国河南开封境内的犹太人本质上已经丧失了犹太民族的基本风俗,因此不能被视为以色列人,必须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回归才可以被接纳。2006年的时候,以色列驻华大使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也表示,站在犹太民族的角度上来看,定居在中国开放的犹太后裔已经不能算真正的犹太人了。这个说法显然比此前以色列官方给出的说法更为尖锐了。当然,这都不算最直接的。按照著名犹太人沙博理的说法,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已经没有作为一个民族存在的犹太人,更没有作为宗教存在的犹太教。

那么,开封的犹太后裔中,目前有多少人成功回到了先祖生活过的土地,又过得怎么样呢?据悉,截至今年上半年,已经有大约50人成功从开封回到了以色列,其中以女性居多,男性相对较少。这是不是很有意思了?难道以色列还歧视男性,只喜欢美女吗?这倒不是,大家可能对以色列和犹太民族了解的不多,表面上看好像是从中国移民到了以色列,或者说是从文化的角度上叫做认祖。中老。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所谓移民以色列,本质上属于重新皈依了犹太教。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其教典中明确规定,男性是要进行割礼的。如果是婴幼儿,那么手术的风险和后遗症都会微乎其微,十几天就没事儿了。但换到成年男性身上,那就必须承受巨大的痛苦,而且恢复周期也会漫长很多。同时,如果以犹太人的身份想要移民以色列,首先就得在其本土学习犹太教相关的知识,还必须经过系统严格的考核才可以,最后神职人员会对你进行下一轮考察带,所有测试都通过才算得到了认可,有资格入籍以色列。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在以色列内部也非一片祥和,承载着很多较为极端的宗教组织,他们向来不承认后经过皈依加入犹太民族的以色列人是纯正的犹太人。所以啊,像从开封回归的数十名犹太后裔在所难免的会遭非议,甚至是刻意的排挤,尤其是男性的地位将会在其国内大打折扣。

根据以媒的报道,最早从开封移民到以色列的一个犹太后裔,汉名为金广源,他从1995年的时候就在想尽办法回归祖先的国度,经历了五年多时间,终于在2000年的时候,他们一家三口才通过旅游签证的形式从北欧辗转以色列,开始了回归学习之旅。他们一家人在最初的几年时间里并不能被当地犹太人接受,原因是根据回归法的要求,犹太人的身份是遗传自母系,而在咱们中国,家族传承这样的事情,一项来自父系。换言之,你的父亲是犹太人以色列,这没啥用,人家不认,你必须得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母亲是犹太人,那么对方就会笑脸相迎,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说欢迎回家。不过呀,金广源显然是幸运的,他还是通过了所有的考核,并最终获得了以色列国。即成为了开封犹太社区内第一个获得真正犹太身份的成员。

后来有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他表示,非常感谢中国收留了自己的祖先,要代表我的父母家人感谢中国的宽容与爱护,这使得犹太人在中国得一繁衍生息。而金广元上高中的女儿则比其父母更愿意接受纯正的希伯来文化。她对记者说,回到以色列就像回到了家一样,我已经对中文很多的概念开始模糊了,但毕竟是在中国长大,那份感情还是在的,所以我同样想念中国。如今中国有了快速的发展,我感到十分高兴,希望未来可以回到中国看一看,因为我依旧感觉有一部分是属于那片土地的。

对于人家回老家这件事啊,对于大都宽容的中国人来说,自然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过对于生活在开封的广大犹太后裔来说,似乎返回祖先的故土并非是最好的选择,至少可以说不是唯一的选择。比如,开封犹太人研究会的负责人石新光的儿子,就成功在以色列的大学完成了硕士学业。按理说,以他的资质,要比金广元更容易获得犹太民族的认可,更容易入籍以色列。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在完成学业后返回了开封,和自己的父母族人像以前一样生活在一起。总而言之,大家都有自己的选择,但不管是返回了以色列,还是选择留在了中国,他们始终没变的是一口流利的河南话,是一颗爱中国的心。,大家对这件事怎么看呢?如果换做你是犹太裔,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0 阅读:116
评论列表
  • 2023-04-20 10:21

    认为以色列发达别去那边可以混吃混喝那种,其实是一群猪

  • 2023-04-20 10:20

    崇洋媚外呗有什么好讲的这种人渣,你滚出中国也好中国不需要这种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