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为什么不和清朝打仗?

河山明志 2024-12-27 04:23:49

在历朝历代,似乎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噩梦,他们来去如风杀人如麻,且中原王朝大多数时候只能被动防御,每次主动出击必然劳民伤财,这种情况几乎贯穿历朝历代,哪怕是新建立的中原王朝自己曾经是游牧民族,照样会面对新的游牧民族的威胁,比如鲜卑北魏和柔然。

这样看起来,清朝显得尤其独一无二,他的北方有生命力顽强至极,已经生活在草原四百多年的蒙古人,但却从来没听说过这些个游牧民族会对大清开战,恰恰相反,绝大多数时候蒙古人在军事上甚至还会积极帮助大清。

那么为什么蒙古不和大清开打呢?答案是——因为没有必要。大清入关之前狂殴大明的同时,对蒙古也是没有放松,多次派遣军队对蒙古各部落进行攻略,从努尔哈赤时代的亲征喀尔喀巴林,到皇太极时代的三征林丹汗,无一不从军事上对蒙古各部落进行了打击,在入关之后,大清兼具中原农耕文明与满蒙藏草原游牧渔猎文明的二元特点,自身深谙草原民族的生存之道,于是构建出了针对牧区的直接统治体系,确定了盟旗制度。

说夸张一点,蒙古地区的盟旗制度性质和秦始皇推广的郡县制并无二致,该制度有效的消化和巩固了努尔哈赤时代和皇太极时代的军事成就,不至于像明朝那般,虽然多次取得军事上的极大成就,可就是没办法消化巩固胜利果实,而大清在兼具农耕与游猎之后,设计出来的这个盟旗制度,则牢牢控制了野心家们的野心,使其无法膨胀,这就间接的控制了广大蒙古地区。

明初洪武八征、永乐五征,取得的军事成就丝毫不低于清朝的三征林丹汗,可大明每次的征伐都是劳而无功的,每每总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后来索性不管不顾的代代缩边,彻底对蒙古失去了控制能力。而大清对于蒙古的经营就比较得心应手了。

可能是大清起家的时候也是游猎为主,所以他们对于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特性特别理解,而这种逐水草而居住的特性从来都是一个定居的中原王朝所无法接受的,他们就是一大批随时会受人蛊惑的战士,是绝对不安定的力量。大清太明白这股力量的可怕之处了,所以他们针对性的独创盟旗制度,将逐水草而居住的特性尽可能的消灭,对照明朝动辄劳师远征的杀伐,显得不但温和而且有效。

流动性代表着不稳定,不稳定带来不安定,而这些都会造成帝国北部边界的不安全,所以大清让凶悍的游牧民族逐渐成为固定地区游牧的牧人,这是个绝佳的计策,事实上,大清很早就有人开始着眼于这个局面的布置了,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就除了军事打击之外,还与附近的蒙古诸部会盟、联姻。大清和蒙古的联姻可是实打实的联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蒙古王公们和大清的统治者们血缘关系密切无比,这其实就是一种预演铺垫——建立落实盟旗制度,需要大量蒙古王公的点头,如果彼此利益一致,血脉相通,那么落实的阻力就会消弭。

更何况,大清自皇太极时代就熟练掌握了蒙古各部落、氏族之间的矛盾,经常性的采取招抚、利诱、通婚、胁迫等手段收服蒙古王公们,蒙古各部皆被大清玩弄于股掌之间,根本无法形成有力的合击,且这一技能一直被大清的皇帝们熟练掌握——皇太极分化孤立林丹汗,察哈尔部灭亡;乾隆分化孤立准格尔,准葛尔灭亡。

通过对蒙古牧民的禁锢以及对蒙古王公们的分化瓦解,就造成了一个极为特殊的内部消耗闭环——清廷不断的画地为牢,迫使牧民不能继续逐水草而居住,只能长年累月的在某些特定范围游牧,而部族首领王公们又因为和大清统治者关系极佳(能够得到大清的大量赏赐),且利益一致,对部众的死丧不闻不问,一片草场常年放牧必然退化,一旦遭遇天灾,人丁则又大为丧失,久而久之蒙古再也不能成为大清的心腹之患,且由于蒙古王公在整个过程当中扮演的都是既得利益一方,所以但凡大清需要,蒙古王公们总是还会积极响应签发部队支援大清。

综合以上种种,我们可以发现,通过大清的设计,曾经非常不安分的蒙古地区,在整个大清王朝,就很少会出现大规模长时间的暴乱,也就让不少历史爱好者产生了蒙古不和大清打仗的刻板印象。

声明:文图均转载网络,内容未核实,如有侵,请联系删除。

0 阅读:273
评论列表
  • 2024-12-27 08:11

    因为蒙古几部被满清打服了,打灭绝了,无力再打了。林丹汗部被皇太极所灭,准葛尔部被乾隆屠的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