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上去半个月,神十九航天员身体状况变化明显!太空现状大公开

凭栏望史 2024-11-21 16:48:34

文| 凭栏

编辑| 凭栏

前言

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将三名中国航天员送入“天宫”空间站,与神舟十八号乘组完成历史性交接。

从官方发布的视频中,细心的网友发现,仅仅半个月,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身体发生明显变化!

身体变化

航天员“胖了”的照片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网友们纷纷调侃空间站的伙食是不是太好了。

其实,很多宇航员都经历过“太空胖”,这并不是真正吃胖的,而是长期太空驻留,失重环境对人体带来的细微影响,是每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都要经历的。

在地球上,重力自然存在,它掌控着人体内体液的分布,使体液向下肢聚集,可是一旦踏入太空,那种平衡就被打破,周围的一切都会变得完全不同

在失重的环境下,体液失去了重力的束缚,开始“自由流动”,大量涌向头部和上半身,导致面部出现明显的浮肿,让航天员的脸看起来圆润了不少。

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人体生理的自然反应,是太空生活的一个独特标志,并不是因为太空食物太美味。

失重带来的挑战不止“变胖”,在长期失重的环境下,人体的骨骼和肌肉仿佛进入了“休眠状态”,缺乏重力刺激,骨骼中的钙质流失加速,导致骨质疏松,肌肉也逐渐萎缩,力量下降。

这也是为什么航天员返回地球后,需要工作人员搀扶才能行走,甚至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康复训练才能恢复正常生活。

为了抵消这种不利影响,航天员得狠下功夫,加强体育锻炼。

空间站配备了专门的锻炼设备,例如太空跑台和自行车,供航天员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

他们得定期做力量锻炼,比如用弹力带、腕力球等,还有太空专用保健操,这样能保持肌肉和骨骼强健。

除了日常锻炼,航天员还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和健康监测,佩戴活动度记录装置和心率采集设备,并填写睡眠质量调查问卷,进行听力测试等多项医学检查,以确保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

航天员们的身体健康一直是航天工作的重中之重,除此之外,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样也很重要。

花样宠爱

长时间待在太空,除了身体感觉不舒服,心理上也挺难熬的,在浩瀚的宇宙中,航天员如同被“放逐”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

空间站的封闭环境、单调的生活、与亲人朋友的长期分离,都可能导致孤独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为了减轻孤独和压力,地面的工作人员经常和宇航员保持紧密沟通,告诉他们太空站的动态,说说太空里的日常,还能和家人朋友视频聊天,感受家人的关爱和鼓励。

在饮食上,宇航员们确实吃的比较多丰富,120多种花样的菜品,从中式到西式,从主食到甜点,应有尽有。

航天员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八宝粥、小米粥等各种口味的粥,以及奶香面包、坚果面包等不同种类的面包,肉类菜品更是丰富多样,确保航天员获得均衡的营养。

为了让航天员们在太空中也能享受到热乎的饭菜,空间站还配备了专门的加热装置。

除了日常饮食,天舟八号还为航天员们准备了节日礼包和生日礼包,让他们在特殊的节日里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这些看似普通的物资,却承载着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厚谊,为航天员的太空生活增添色彩。

此次神舟十九号上天,执行的任务都有啥挑战?

责任重大

神舟十九号乘组中,有两位90后航天员,其中,王浩泽作为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工程师,尤为引人注目,从火箭发动机设计师到航天飞行工程师,她完成了从“造火箭”到“坐火箭”的华丽转身。

王浩泽之前就对未来航天动力系统有深入的研究,她在空间站肯定要负责不少高科技项目的研究。

神舟十九号乘组成员就像空间站的“管家”,他们定期对站内环境进行监测,对各种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空间站的各项系统正常运行。

舱内声音状况监控和再生生命支持设备维护,每一环节都挺关键的,得认真对待。

在浩瀚的太空中,空间站面临着各种威胁,其中之一便是太空碎片,这些高速飞行的碎片对空间站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空间站免受撞击,神舟十九号任务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安装空间站防碎片保护装置,这项工作需要航天员进行舱外活动。

在复杂的太空环境中完成精密的安装操作,对航天员的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

所以,每一次的舱外活动,都需要地面团队和航天员们密切配合,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并进行反复的模拟训练,以确保万无一失。

地面科研人员是航天员的坚强后盾,他们为航天员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北京飞控中心的空间站操作团队,年轻人居多,而且负责关键技术的年轻人平均也就三十岁以下。

这些科技新秀们,正逐步成为我国航天领域的骨干,肩负起探索宇宙奥秘的重任。

中国航天正瞄准载人登月,这是下一个宏伟计划,神舟十九号的顺利执行,意味着我国航天事业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月球这颗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将成为中国航天新的探索目标,人类久仰的登月梦想,正逐渐照进现实。

0 阅读:4

凭栏望史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