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北斗系统既然先进,为啥不弃用GPS?专家一语道破

棱数 2022-09-26 21:14:54

从原来的“0”到现在的“1”,中国的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需要知道,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无论是科技水平、文化教育还是经济发展,中国可谓是一穷二白。1978年,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的发展,中国科技企业突破了一系列技术封锁,就像大疆创新,它在无人机市场的地位坚不可摧。

就像华为公司,目前已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站稳脚跟,它的实力丝毫不输苹果手机。短短四十几年的时间,中国取得了重大突破,这说明中国的综合实力不容小觑,不过这一切离不开各大企业、个体的支持。然而,基于中国的技术积累时间较短,导致国产芯片的发展无法在短时间超越美国,甚至无法打破美国的技术封锁。

正是这样,美国三番五次的制裁华为公司,不仅游说一些国家拒绝华为的5G建设,甚至将其拉进“实体清单”,实施“芯片禁令”,切断华为公司的芯片来源,导致华为手机业务的发展深受打击。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果一味的依赖其它国家,没有掌握一定的核心技术,就会被卡脖子,沦为任人摆布、无法独立发展的局面。

为了避免被卡脖子,一些科技企业开始觉悟,并把目标放在了技术的研发。说到美国三番五次的制裁华为公司,不得不说中国卫星定位产业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存在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分别是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定位系统、欧洲的伽利略定位系统、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其中,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垄断了整个市场,它是最早出现的导航定位系统,它的应用范围包括民用、军用,尤其是军用。这一定位系统对于停止定位服务、产生干扰、提供虚假位置服务信息都有一定的可执行性。关于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一切悲剧似乎就在眼前。

1999年,美国在印巴Kaigil战争期间关闭了GPS全球定位系统,使得印巴战区无法继续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统,进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损失。正是这样,印度逐渐摆脱对于GPS全球定位系统的依赖,研发了一套独立的导航定位系统。印巴Kaigil战争说明了一个道理,一旦和美国发生矛盾,就会受到美国在军事方面的限制。

为了打破美国垄断定位系统的局面,实现定位系统的国产替代,世界各国都在加速研发一款独立的定位系统。回顾全球四大定位系统的发展历程,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研发GPS全球定位系统,历时20年投资了200亿美元,并在1994年实现了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建设,这一定位系统能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的定位。

凭借这一优势,GPS全球定位系统成为全球最大的导航定位系统,拥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优点,得到了大部分国家的青睐。目前,GPS全球定位系统在工程测量、大地测量、资源勘察、航空测量等方面得到了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

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定位系统始建于苏联时期,后期是俄罗斯进行研发。1993年,俄罗斯开始研发独立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并在2007年开始运作。不过,格洛纳斯定位系统只是面向俄罗斯的卫星定位、导航服务开放。直到2009年,格洛纳斯定位系统正式面向全球开放,主要提供海陆空的坐标、运动速度信息等服务。

欧洲的伽利略定位系统是欧盟进行研发的,始建于1999年,主要负责人包括欧洲委员会、欧空局。伽利略定位系统的轨道高达23616千米,它的建设采用了27颗工作星、3颗备份星。截止至目前,伽利略定位系统已经发射的工作卫星达到了18颗,掌握了早期操作能力,并且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组成部分包括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作用,它能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截止至2015年,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在轨卫星达到了12颗,掌握了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功能。目前,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达到了20米,授时精度达到了100ns。

虽然中国早在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卫星,并在航天航空方面展开布局,但是结果让人十分失望。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东方红一号卫星采用了化学电池,仅仅20天的时间,东方红一号卫星就失联了,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一次尝试,虽然失败了,但是“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已经勇敢的迈出去了。

1994年,北斗卫星一号工程正式进行;2000年,中国发射了两颗北斗导航定位实验卫星,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建成北斗卫星一号导航定位系统,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国家。目前,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已经在测绘、电信、水利、减灾救灾、交通运输等方面得到应用,甚至在一些方面超过了其他定位系统。

为了推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满足市场对于全球导航定位系统的需求,中国正式启动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2008年,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地震期间,通信、电力、交通设施等被破坏的情况下,利用短报文这一优势阐述了灾区的所有情况,并用文字的方式转达给指挥中心,从而避开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可见,中国的卫星定位事业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打破了GPS全球定位系统垄断市场的局面,实现了一定的国产替代。目前,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已经十分成熟,并且覆盖了世界各国,定位精度达到了0.1米。

然而,基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推广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资金,它的使用频率依旧无法超越GPS全球定位系统,导致它的推广难度不断增加。其实,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研发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国没有定位系统的尴尬。要知道,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基本垄断了整个市场,美国利用这一优势不断打压其它国家。

一旦美国禁止敌方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所有的武器就会失去价值,这样就无法确定敌方所在的位置。假设存在这一情况,没有定位系统的一方就会面临大量的人员伤亡,关于结果我们可想而知。正是这样,大部分国家开始研发全球定位系统,从而避免被卡脖子。经过几十年的不断研发,中国不仅推出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更是保证了国家的安全。

不过,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还没有面向全球开放,目前我们还在使用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可能大部分人十分疑惑,为何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已经掌握了面向全球开放的能力,中国还在使用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对于这一问题,专家高规格的进行回应,解开了人们的疑惑。

其一: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依旧没有达到国际水平,还要进行一番优化。虽然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已经正式建成,但是研发时间较晚,想要超越GPS全球定位系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知道,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依旧存在一定的缺陷,它在建设初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完善、优化。

同时,GPS全球定位系统已经成为全球最成熟的导航定位系统,它的存在历史悠久,放在全球定位市场可谓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无论是使用体验还是精度、定位服务,GPS全球定位系统都是最佳代表,迄今为止依旧没有一个国家的全球定位系统可以撼动它的地位。

其二:美国优先在全球定位系统市场展开布局,超过了其它国家几十年的时间。正是这样,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垄断了整个市场,大部分国家都是采用这一系统。作为全球最早的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的技术十分成熟,几乎所有的国家、所有的个体习惯了它,这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地位。

基于习惯了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存在,大部分消费者难以接受新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再者,由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属于“后来者”,阅历尚浅,根本无法撼动GPS全球定位系统的位置。正是这样,即使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十分先进,中国也没有弃用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

其三: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定位不一样,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目标十分明确,主要是为了解决国产定位系统的短板,避免关键时刻被其它国家卡脖子。就算出现了特殊情况,美国禁止中国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我们也不会一时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一局面。

只要我们掌握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就能逐渐摆脱对于GPS全球定位系统的依赖。不过,想在全球定位系统市场站稳脚跟,中国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只有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更加成熟的时候,我们才能抢占全球市场。即使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也没有停滞不前,它一直都在提供相关服务。

相比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虽然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研发时间较晚,但是依旧存在一些让人有所顾虑的地方,这主要体现在精度方面。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精度达到了4-5米,有时甚至可以达到1-2米,远远超过了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精度。目前,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已在军事、智能手机、芯片等方面得到了应用。

加上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具有短报文通信功能,这一功能可以实现卫星定位终端和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信息传输,让其拥有发送短信的特征。要知道,通过手机发送短信的时候需要借助信号基站,一些没有信号的地区无法完成这一操作,就像沙漠、森林、荒野。不过,只要拥有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就能解决这一问题。

可以说,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假设有人迷失在森林、深山或者一些渺无人烟的地方,就能通过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与人取得联系,从而缩短救援时间。除了这一优势,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连续性、稳定性十分强大,它可以利用一些软件增强修复能力、提高抗干扰能力,从而维持卫星的正常运作。

正是这样,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使用期限超过了其他定位系统十年。它在军事方面一样存在一些优势,曾被吐槽的格洛纳斯定位系统一直无法在实战方面取得显著的进展,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已在实战方面得到应用,就像2016年,伊拉克国防部一度点赞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称赞这一定位系统的精确度达到了97%。

可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实力十分强大。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创新,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创造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大,一度创造了4000亿元的产值。如果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实现了全面应用,创造的价值将会让人不敢想象。对于互联网时代而言,定位系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掌握了核心技术的定位系统,一般可以占据一定的竞争优势,就像一度风靡全球市场的GPS全球定位系统。目前,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就像一个基础设施一样覆盖了我们的生活,并在交通运输、通信、减灾救灾等方面发挥了自身的价值。正是这样,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让美国有所顾虑,毕竟它要确保自身的地位不受威胁。

美国不敢随意干扰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主要是因为中国掌握了反卫星技术。1959年,美国开始研发全球定位系统的反卫星技术,不甘落后的中国随即展开了反卫星的研发,想要摧毁一颗卫星并非一件困难的事情。如果美国随意阻碍中国卫星事业的发展,结果无非是两败俱伤。

加上中国的卫星数量超过了美国,目前,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数量达到了55颗,GPS全球定位系统的数量只有21颗。就算一些卫星受到了打击,也无法阻碍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正常运作。实际上,美国十分清楚,破坏21颗卫星的难度远远低于破坏55颗卫星。

目前,我们的手机可以搜索美国、俄罗斯、欧洲、中国等国的卫星。其中,中国的卫星数量排名第一,达到了55颗。简而言之,只要开启手机的地图软件,就能享受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定位服务。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出现,解决了中国是否存在全球定位系统的问题,打破了GPS全球定位系统垄断市场的局面。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掌握的兼具导航定位服务、短报文通信的通道融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这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虽然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研发时间较晚,相比GPS全球定位系统、格洛纳斯定位系统、伽利略定位系统依旧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未来可期。

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会越来越完善,基于科研人员的不断创新、源源不断的资金投资以及技术积累,我们一定可以把它变成一个性能优良、精度更高、定位更准确的全球定位系统。虽然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基本实现了应用,但是依旧没有实现全国普及,只有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只有达到国际水平,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才能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如果现在弃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全部更换成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也就是说,固然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十分先进,我们依旧不能弃用GPS全球定位系统,不能只凭一时的想法和情绪办事。

总结

既然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十分先进,为何中国不弃用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外媒的质疑得到了解决,专家高规格的进行了回应,因为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尚未实现全面应用,它的研发时间较晚,技术依旧不成熟,想要实现全面应用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对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你有什么看法吗?

1 阅读:634
评论列表
  • 2022-09-27 06:22

    不知道不要瞎编乱造。北斗早就起用了,就是你没有感受到!百姓仍然沿用GPS叫法。现在的GPS已经不是以前GPS了。此非彼也。

  • 2022-09-26 23:58

    承认自己的不行,就是行。难得的好文[点赞]

  • 2022-09-26 23:17

    这篇文章实事求是,GPS能为我服务 但不能卡我脖子,循序渐进摆脱的过程。

    Anly 回复:
    你说得对,只要我们有了,就算暂时不完全比得上,它们就不会太卡脖子;如果我们完全没有,那脖子就会被卡得死死的。
  • 2022-09-26 23:33

    吹的挺好的,谁用谁知道

    Albuio 回复:
    你现在手机上就用的北斗定位

棱数

简介: 专注科技商业故事,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