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贞(1730—1788),字正斋,以孝行著称,被誉为“闵孝子”,亦有人亲切地称其为闵騃子(亦有说法为闵骏子),乃江西南昌之杰出人士,后侨居汉口,亦有传闻其为汉阳人,或武昌人士。他精通书画与篆刻之道,尤在肖像人物画领域造诣颇深,除却传神肖像,仕女图与山水画亦是信手拈来,妙笔生花。其肖像画之名,响彻京师与乡里,备受推崇。近代大家陈师曾在《中国绘画史》中,将其列入传奇的“扬州八怪”之中,使之成为当下公认的“八怪十五人”之一,荣耀加身。
闵贞之绘画,始于工笔之细腻,继而跃升至大笔写意之豪放,根基深厚,稳如磐石。其白描技艺,师从宋代人物画大家李公麟,得其精髓;山水画则汲取巨然江南山水之神韵,妙笔生趣。而后,他又广纳百家之长,徐青藤、八大山人、石涛等写意大家之粗放笔墨,皆为其所用。更从“扬州八怪”中另一位人物画高手黄慎的画作中汲取灵感,终成笔墨沉雄、神精气足之独特艺术风貌。
闵贞笔下的人物画,题材广泛,犹如万花筒般绚烂多彩。既有历史故事之深沉,神话传说之神秘,亦有日常生活之琐碎与温馨。无论是威严的钟馗、慈祥的寿星,还是平凡人物的肖像与民间风俗人情,皆在其笔下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其画法,粗笔与细笔并蓄,各显千秋。粗笔者,笔墨酣畅淋漓,肆意挥洒,不拘一格,线条简练而富有动感,往往寥寥数笔,便能勾勒出人物之神韵与形态,真实而生动,如《采桑图》等佳作,便是其粗笔风格的典范;而细笔者,则工整华丽,形体精准,动态自然流畅,或悠闲静逸,如诗如画;或平实朴素,尽显人间烟火气,无丝毫纵横习气,如《巴慰祖像》等作品,尽显其细笔人物画之精妙。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