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封建帝王专属自称,但是,它曾经也是万千大众可用的普通字词。
它的命运转变,和秦始皇以及他的大臣李斯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背后,是一段关乎皇权、文化与统治智慧的故事。
在秦始皇之前,诸侯与天子的称呼界限模糊。
天子称自己为王,诸侯也同样如此。
曾经周天子谦称“不谷”,可随着周王室的衰落,诸侯们在名号上愈发肆意。
当时的各种自称就像是一团乱麻,像“寡人”“孤”“朕”“不谷”“余”等称呼,不仅天子可用,普通百姓在某些时候也能使用。
秦始皇,这位胸怀大志、有着强烈权力欲与创新意识的君主。
他认为自己的功绩震古烁今,他统一六国,建立起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他觉得现有的称呼完全无法体现自己的尊贵地位,更无法与自己的巨大功绩相匹配。
他需要一个全新的、蕴含着无尽尊贵且专属自己的称号。
于是,大臣们绞尽脑汁,最初他们商议出“秦皇”这个称号。
当这个提议摆在秦始皇面前时,他皱起了眉头,这个称号在他看来远远不够。
他认为自己的功劳不仅仅是成为一方之主,他是开天辟地般的存在,“皇”这个字能体现他创世之举,可单独一个“皇”字似乎还不够,“帝”字在之前也有君主使用过,但他认为自己的功绩足以同时匹配这两个字,于是,他大胆地将“皇”和“帝”合并,创造出了“皇帝”这个震撼古今的称号。
称号的事情还没有结束,秦始皇又开始思考自己的谦称。
当时,众多的字词摆在他的面前。
这其中就有“朕”字。
“朕”字在当时可不像后来那般高高在上,东汉的《说文》记载“朕,我也,阙”。
从它的文字结构来看,这个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的字很是有趣。
它是个形声字,拆开来看是月和关二字。
月字在古代含义丰富,有时指“肉”,有时又通“舟”字;
关在古代通“灷”,像人的两只手捧着火的样子,这可是火种的意思。
《荀子·王制》中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体现了舟与权力的关系,而火在远古时期象征着权力,因为只有部落地位最高的人才能承担保护火种的责任。
李斯向秦始皇进言:“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秦始皇听着李斯的进言,心中思索着这个建议。
他深知“泰皇”之称的尊贵,更对“朕”字所蕴含的权力、责任等寓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仿佛看到了这个古老的字背后所隐藏的巨大能量,这个字能够表达自己作为皇帝的责任和重担,时刻提醒自己要励精图治,同时也能向天下展示自己这个皇帝独一无二的权力和地位。
不过片刻的思索,秦始皇接受了“朕”字作为自己的自称,并且果断地下令:“朕”字以后只能皇帝使用,平民不可僭越。
从此,“朕”字便与至高无上的皇权紧密相连,从一个普通的自称变成了皇帝的专属自称,这也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秦始皇对自身地位和权力的绝对掌控。
在秦始皇之后,各朝代的君王并没有更改这个自称。
这个看似简单的现象背后,其实有着深刻的原因。
“朕”字所蕴含的寓意,就像舟中的火种,能让人在河流中看清目标与方向,舟载着人可以一直往前行,寓意君王的朝代可以代代相传,千秋万代。
而且秦始皇是搭配着皇帝的身份使用“朕”字的,既然皇帝作为天子尊贵无比,后来的君王认为没有必要再去更改。
然而,不同的皇帝对“朕”字的担当有所不同。
那些贤明的君主,他们以“朕”自称时,仿佛时刻都能感受到这个字背后的责任与期许,他们心怀天下,努力让自己的朝代繁荣昌盛;
而那些昏君,这个字用到他们身上,就只是个简单的称谓罢了,他们只知享受权力带来的荣华富贵,却忘了权力背后的责任。
秦始皇选择“朕”字作为自称,本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力与地位,同时也提醒自己身负的责任。
可后来的君主们,有的能明白这个道理,有的却被权力蒙蔽了双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权力与责任从来都是相伴相生的,任何时候,都不应只看到权力的光环,而忘却了背后沉甸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