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都说不婚不育保平安,现实里一个比一个猛生?
国家统计局发布人口数据,2024年我国人口总量为14.08亿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
其中,全年出生人口95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相比2023年的902万人,增加了52万人。
之前大家都猜测,2024年新生人口可能跌破900万,甚至联合国还给预测出更低的82万。
现在看来,情况并没那么糟糕。
说好的不生不生,咋还大增52万,直接打破2017年以来的连续下降纪录呢?
首要原因是龙年偏好。
在中华文化圈,龙有着吉祥、好运、祝福的寓意,加上“龙的传人”、“望子成龙”的加持,大家都愿意生一个龙宝宝。
网上随便搜搜,就能看到接龙宝宝的帖子。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韩国,生育率连跌9年后,就在龙年破天荒地回升了。
其次,社会环境较稳定,负面影响减退。
疫情时期,生活不稳定,很多人搁置或延迟了结婚生育的计划,疫情结束后,很多新人在2023年登记晚婚,结婚对数超过10%。
有了2023年的结婚高峰,到了2024年,自然就带动了生育小高峰,出生人口有一定回升。
最关键的,是多地推出了生育政策——发钱。
网上有个大热讨论,就是直接发钱,到底能不能刺激生育?
毕竟那点儿钱,对养一个孩子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
但湖北省天门市,却成为在发钱催生后,第一个出生率暴涨的城市。
2024年,天门市出生人口同比增加1050人、增幅17%,出生人口8年来第一次实现“由降转增”。
当地政府做得最正确的,就是“钱给到位了”。
截至目前,天门市已经投入3900多万元用于鼓励生育。
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分别可享受9.63万元、16.51万元补助。
孕妈妈还可享受基因筛查减免费用1000元,分娩补助300元,一次性生育奖励3000元,产假补助4800元,鼓励生育购房奖励12万元,产业工人购房补贴6万元。
全部政策补贴、优惠加在一起,实际最高可达22.51万元。
生育三孩,叠加鼓励生育政策奖补后,实际最高甚至能拿到28.51万元。
这钱还不只是停留在书面上的数字,人家实打实的给孕妈妈们发到手了。
不少天门宝妈在网上晒出自己领到的补贴。
有人不仅拿到10100元的生育奖励补助,还拿到了18万的购房补贴。
“还没出院,补贴就到了”。
你可能不在乎这点钱,但全国14亿人里,总有人在乎。
几万元补贴对大城市的人是九牛一毛,但对中小城市,已经是不少人家一年的收入了。
有钱人不在乎生几个,中产家庭养孩子成本才是最高的,只能集中全家资源去供一个孩子。
偏远地区小城市的人,多个孩子就是多双筷子,一旦孩子出息了,全家跟着收益,更别说现在政府还给你发钱,那肯定能生尽生。
所谓的“小城市负责生娃,大城市负责抢人、拼经济”,就是如此。
所以,用发钱来刺激生育,到底有没有用呢?
不能根治,但可缓解。
2024年,韩国全国新生儿人数为24.2万,比前一年增长3.1%,9年来首次出现正增长。
很多人认为这都是靠“砸钱”砸的。
韩国1岁以下婴儿父母,每月可获100万韩元补贴(约5000元人民币),1至2岁幼儿父母,每月可获50万韩元补贴。
韩国仁川市,更是推出“1 亿+idream”政策,,只要你生就可以拿到1亿韩元(约55 万元)的资金支持。
再加上其他医疗教育补贴、体检和胎儿健康管理等项目补助,一套连环拳下来,喜获终结8连降的出生人口。
大家为啥不愿意生孩子,就是因为“成本问题”。
不像以前把养孩子当做人生必须的任务,现在年轻人生孩子就是投资,要有成本和付出,
生下来得养、得吃东西、得有房子住、得有钱上学、毕业得找工作,好不容易工作了,你还得给他娶媳妇,到处都是花钱的地儿!
要是没有外力支持,或者本身资源强悍,一般人还真不敢脑子热去生个孩子。
从社会整体来说,生孩子一直都是投资行为。
农业社会生孩子投资回报率高,人力几乎是唯一的劳动力供给,多个人就能多下地干份活,所以要多生。
工业社会投资回报率低,自然也就少生了。
虽然跟砸钱力度来比,这点上升率还是有点不够看,但有效果总比没效果好。
毕竟生育不是单一问题,也有社会观念的改变、对女性的关注、医疗住房教育养老就业等等压力。
至少从天门市和韩国的例子来看,发钱是目前提高生育率最快的办法,除非是发得还不够。
所以说,你不生,自有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