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没有科举考试,如何选拔人才?浅谈汉代察举制

文史意林 2023-06-30 21:45:24

在先秦时代,天子的儿子继续当天子,公、卿、大夫的儿子就世袭,所以在那时候王侯将相是有种的。等到了秦汉时期,分封制改为了郡县制,贵族世袭制度也已经被推翻了,那么问题就来了,朝廷怎么选人呢?

如果不是贵族世袭,那我们可能会想到军人,毕竟枪杆子出政权,谁手里有兵权,谁就能掌权;其次是富人,谁拥有财富,谁就很容易当官,但是在汉朝主流当官的都不是这两类人。

汉朝的选人采用察举制,他不同于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以及后来的科举制,汉朝一般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中央,这些人才经过中央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汉朝的人才选拔制度,其实要从汉武帝以后它才渐渐完善定型的。汉武帝在位期间,汉朝才开始设立太学,也就是现在的国立大学。在这里读书的学子毕业考试分为两种等级,其中甲科出身的为郎;乙科出身的为吏。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郎官是以前皇宫里的侍卫,按照旧的惯例,是高官子弟才有机会被选上的,这些人在皇帝跟前服务个几年,如果朝廷缺人,就从这些人中选拔,所以当官的机会就被贵族垄断了。但是汉武帝以后就逐渐打破这种垄断,让底层的知识分子也开始有机会跻身权力的圈子。

至于那些考试成绩为乙等的人,就回到家乡,到地方政府去当吏职,也就是地方长官的掾属。在汉朝,地方长官必须由中央委任,太守、县令这些都是。但是郡县掾属这些岗位,必得本地人才能当。至于选用谁来当掾属,这个权力就在地方长官手里了,这叫做辟属。假如一个太学生在考试中成绩是乙等,他又刚好是A郡人,他便回到A郡,等待由郡县政府试用,这就叫做补吏。所以补郎与补吏,是在太学毕业后的学子应有的待遇。

我们接下去说说汉代的选举,当时地方经常要推荐人才到中央。选举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不定期的方式,比如新皇帝上位,他就下诏书,让各地选举人才到中央;或是碰到荒年、瘟疫、水灾等自然灾害,在古代朝廷就会认为是政府失职,所以上天在警示,所以也会让地方推举人才。用这种方式选出来的人才大都被称为贤良(指有特殊才能的人),这些人到中央后,中央会出一些政治问题,让他们来发表意见,这就叫做对策。(策在古代指竹片,人们把问题写在竹简上面,所以也被称为策问。)政府评判这些人才的回答,再分别因材任用。这种选拔方式不仅不定期,也没有特定的选举机构。

二是特殊的选举。比如今年朝廷要派人出使到外国,那就需要精通特定外语、应变能力强、吃苦耐劳的人,政府出告示选拔,只要你觉得自己能胜任,就可以去报名;或者军队缺人、政府缺少工程人士,大家都可以自告奋勇,或者推荐身边能胜任的人才。

三是举孝廉。汉代其实一直有让对方推举孝子廉吏的惯例,但是各地都不积极响应。后来,汉武帝就下命令说无论怎样,每个郡每年都要选出一到两个孝子廉吏到中央。这样一来,汉朝有一百多个郡,那每年就有一两百个孝子廉吏被推举到中央,十几年就有两千多人。这些人又不像贤良那样很容易被任用,所以只能先暂时在中央当一个郎。,由于这些人很多是太学毕业生补吏回家的,现在又被选举到中央,再加上那些补郎,所以到最后,皇帝身边都是太学毕业的知识分子。到了东汉时期,中央的郎署人才太多了,都在等待分配工作,于是朝廷不得不就把不定期选举和特殊选举停掉了,人才选拔只有孝廉察举这条路。

举孝廉这种制度后来演变成按照人口比例来选拔人才,比如郡国满二十万户的才能察举一孝廉,孝廉成了一种参政资格,它也失去了原始的意义了。后来,地方推举的孝廉,到了中央还要经过考试,才能得到参政机会。

所以,假如你出生在汉朝,那么你在年轻时候跑到太学当学生,毕业后,就算你成绩差点,也会被分配回地方当公务员。等过个几年,你在地方做出了点成绩,那你就有可能又被推举到中央,等中央考试通过,你就大概率前途一片光明了。汉昭帝、汉宣帝之后的历任宰相,几乎清一色是读书人出身,他们其实都跟皇帝和那些高官没有裙带关系,都是凭借实力一步步走上去的。

汉朝的那些官员几乎都是走的这条仕途的路,所以说汉朝政府早已不是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读书人的政府。

参考文献:《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