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零跑汽车以“免费”为关键词,向智能驾驶赛道投下一枚深水炸弹——全系车型智驾功能永久免费开放,已付费用户全额退款,并同步升级三电终身质保政策。这一决策不仅颠覆了特斯拉、小鹏等车企的软件订阅制盈利逻辑,更将智能驾驶普及门槛拉至“零成本”,迫使行业重新审视技术与商业的平衡点。
第一章 成本密码:激光雷达降价70%背后的全域自研零跑敢推“终身免费”的底气,源于其对智驾核心硬件的成本掌控:
激光雷达成本骤降:通过自研供应链整合,零跑将禾赛ATX激光雷达采购成本压降至行业均值的30%,且体积缩小50%、功耗降低40%,实现“高性能+低成本”双突破。
芯片选型革命:首发高通8650智驾芯片,以200TOPS稀疏算力实现端到端智驾模型运行,单颗成本较英伟达Orin-X降低65%,且与智舱芯片8295共享域控架构,进一步摊薄研发投入。
规模效应显现:2024年零跑交付量突破29万辆,全域自研零部件占比超60%,边际成本持续下降,支撑免费策略可持续性。
对比行业:特斯拉FSD订阅费仍为9800元/年,小鹏XNGP选装包售价2万元,而零跑直接将成本转嫁至硬件利润与数据生态,开启“软件免费+数据增值”新纪元。
第二章 用户实测:高速NOA接管率0.3次/百公里,比肩L3级零跑的免费智驾绝非“低配体验”,实测数据验证其技术含金量:
高速NOA稳定性:用户实测显示,零跑C11增程版在暴雨天气下高速领航辅助接管率仅0.3次/百公里,接近L3级标准(百公里接管≤1次)。
极端场景应对:施工路段绕行决策拟人化,面对不规则障碍物时选择合规绕行路径,避让动作平顺性优于传统规则算法。
数据驱动迭代:免费策略吸引超10万用户激活智驾功能,零跑每日新增路况数据量达行业均值3倍,算法迭代效率提升40%。
行业对比:特斯拉FSD V12在中国测试接管率为1.2次/百公里,小鹏XNGP城市NOA接管率约0.8次/百公里,零跑以更低成本实现更高可靠性。
第三章 商业模式重构:从“卖软件”到“卖数据生态”零跑免费策略的本质,是以用户数据为核心资产的生态战争:
短期让利,长期收割:放弃年均12.5亿元软件收入(按5000元/车估算),换取海量行车数据优化算法,并为车险联动、充电服务等生态盈利铺路。
硬件溢价反哺:主力车型C11增程版售价15.88万元,较竞品低30%,但激光雷达、高通芯片等配置拉动销量增长,2024年毛利率从2.8%跃升至8.1%。
监管博弈优势:免费策略倒逼行业标准化,工信部已启动智驾能力分级认证讨论,零跑凭借数据规模或成规则制定参与者。
对比华为/小鹏:华为ADS 2.0年费7200元,小鹏智驾险年费预估4000元,而零跑用户无需额外付费即可享受同等功能,直接冲击高端品牌溢价空间。
第四章 风险预警:免费背后的“隐形门槛”尽管政策激进,用户仍需警惕潜在风险:
地域限制:部分偏远地区因高精地图覆盖不足,高速NOA功能可能受限;海外市场(如欧洲)暂未同步免费政策。
服务质量争议:部分用户反馈自动泊车误识别率较高(如将广告牌视为障碍物),免费策略下迭代优先级或向高频场景倾斜。
数据隐私隐忧:行车数据归属权未明确,零跑若将数据用于第三方服务(如保险定价),可能引发用户抵触。
结语:行业震动,小鹏/华为连夜开会应对零跑的免费革命已引发连锁反应:
市场层面:理想、蔚来股价当日下跌超5%,二线品牌加速跟进“硬件利润+数据服务”模式。
技术层面:华为紧急调整ADS定价策略,小鹏智驾险或将纳入基础车价,避免用户二次付费。
用户层面:20万以下车型消费者转向零跑,2025年Q1订单量同比增长230%,智驾“普惠化”时代正式开启。
今日互动你会因“终身免费智驾”选择零跑吗?投票支持率超80%的功能将写入零跑下一代OTA升级清单!
数据来源:零跑汽车2024年报、中国汽研智驾安全白皮书
所有老司机对于现在吹得天花乱坠的所谓“智驾”都是嗤之以鼻的,命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好。就算真的开了装有“智驾”的电车,他们潜意识里的安全底线根本就不会指望“智驾”帮忙,危险时刻能不BUG死机OTA升级添乱就谢天谢地了。只有那些刚拿驾照两三年的菜鸟,因为自己的无知无畏,被无德的车企忽悠得虚荣心爆棚,花了冤枉钱不说,关键上路以后还真的敢笃信“智驾”是保命符,然后被各种所谓“睡着了电车自动开回家”的网络段子洗脑,最后不知不觉放松了警惕,再加上电车“一撞火化”功能,白白丢掉性命。最后车企再发个只有自己能看的“后台数据”成功甩锅,加上雇佣水军网络洗地,继续祸害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