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联球‖从“楚南第一名刹”湘山寺魔芋豆腐谈起

探秘桂北 2025-03-27 10:14:00

文/蒋联球

全州湘山寺素有“楚南第一名刹”、“楚南第一禅林”之雅称。

有史料记载:“粤西偶记:全州湘山寺又名报恩光孝寺,为无量寿佛道场,高峻奇秀,俯瞰城部。寺僧甚众,产魔芋形似蹲鸱,沥稭灰水磨浓如腐,煮食甚美”。

全州人最爱吃辣椒,特别是酸辣椒。和尚吃斋,魔芋豆腐切成小块加植物油在锅里炒拌片刻,加水、酸辣椒、食盐与豆豉等温火久煮,舀出来时色泽鲜美,香气四溢,闻香准会垂涎欲滴,故是送饭之佳肴。湘山寺僧人多,自己制作魔芋豆腐也就顺理成章了。至于制作方法是谁发明的,可能无法考证了。

以前流传着吃魔芋豆腐翻病的说法,很多人不敢吃。有的家庭偶尔也煮此菜。家人一起吃饭,病愈的人想吃一块尝尝,挟到筷子上,家人会迅速将它拔下,有的放到嘴里了还喝斥要吐出来。挟菜人一脸无奈的样子。

还有一种讲法是魔芋豆腐是克削的东西,好人也不能多吃,吃了会把身体吃垮的。现在科学证明,魔芋豆腐是降糖降脂的,还有抗癌的作用。以前的人生活差,很多人连点油也没得吃,饭吃不饱是常事,加上劳动强度大,绝大多数人偏瘦。吃了魔芋豆腐后又把脂肪,血糖降低了不是更加瘦。“克削”的罪名就此而来。而现在完全不同了,每天少不了荤菜,加上体力劳动少了,肥胖者越来越多。因此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些症状又是脑梗,心梗,糖尿病的根源。一旦患上这些病也就算摊上大事了,除了一笔不菲的开支外,还搞得一家人不得安宁。绝大多数人都治不愈,靠药物维持生命。

做魔芋豆腐的时候必须与沉淀后的石灰水一起磨,石灰水含碱性,而好多有营养的食品含酸性。酸碱平衡有益于身体健康。

现在医学研究证明魔芋有降糖降脂与防癌抗癌的作用,更进一步说明以前讲它有“克削”的作用的真正原因。

魔芋豆腐煮鸭子是绝配。不管是汤鸭还是血鸭都适合。煮出来的菜鸭肉更加好吃,肥而不腻,香鲜可口;魔芋豆腐也更加滑嫩脆爽,吃后总有一种余味无穷的感觉。

谈吃魔芋豆腐还想免不了聊一下一棵魔芋王。那是七十年代末,我当民办老师分配到大队山区的一所小学教书。秋季开学做学生入学工作时来到一个叫熊巴冲的山村。来到一位熟悉的家里。主人是一位六十多岁身体非常健康的“老人”,一去就要我在他家吃夜晚与住宿,当时是傍晚时分,趁天未黑与他夫人正在做饭菜之际,叫我去看他种的一棵大魔芋。我答应后跟着他走了十多分钟,他停下来指着前面山谷里的一株植物讲就是那棵。我走近一看足有五尺多高,魔芋梗比中碗粗,叶子散开两米多宽。我感到很稀奇,问他你是怎么种出这么大一棵魔芋的?他卷起旱烟点燃,满面笑容还有几分得意的样子说道:“这棵魔芋种有六斤多,去年来买的人来卖都嫌大了,卖不出去,自己磨起吃又吃不完。想到今年冬天要修房子需要许多副菜,索性又把他种下。我想起我原来烧了炭现在废弃的炭窑是个好地方。于是我把山上肥沃的土挖起填到窑里,一不做二不休还挑了三担熟牛羊类拌在土里。春天种下去发出的苗有些吃惊,又粗又大,直直的。过了个多月长出了叶,我又割了两担嫩叶子铺到上面还撒了点尿素化肥,慢慢的就长成这个样子了”。看到这奇特的景象有些吃惊,再看布满蛇皮花纹的梗子还有些发怵。可惜那时没有手机与相机拍下魔芋王的真实面目。

他修房子上梁时请我写对子,我欣然应允,还封了个红包吃酒。夜晚我问他你那棵魔芋挖了没有,他讲挖了,称了一下有18公斤。前天磨的足足磨了一天,魔芋豆腐有两脚盆加一桶,他指着我看,我估算了一下,起码有百多斤。他还告诉我,魔芋豆腐又不会坏,隔几天换一次水,几个月都没事,起这座房子的副菜问题就解决了。他谈得津津有味,我听后频频点头。

魔芋豆腐从阶下囚成了座上宾。于是乎,魔芋种植专业户,加工厂,销售者应运而生,成了经济产业链中的一环。饱了口福,增加收入,它也从农村小餐桌登上了城市大宴席。

米豆腐也别有一番风味,制作时也少不了放石灰水。米豆腐割成一层一层的放到下面铺满生松毛的“烟搭”上(一种晒烟的竹制工具),晒干后叫米皮,可以煮吃,也可以油炸起。生活困难时期是招待客人的好食品。煎几个荷包蛋配酸辣椒煮起,再小酌几杯,客人心满意足,离开时连连道谢。

晒米皮一个人忙不来,女邻居们都会前来帮忙。“三个女人一面锣”,你一言我一语伴着笑声传遍半个村庄。笑容满面,其乐融融。此时几乎完全忘记了生活的艰辛,家庭的贫穷。

星移斗转,物是人非。发生在几十年前的一些农村小事总在脑海里萦回。时间虽长,但就像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