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始二年(24年),就在王莽被杀几个月之后,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忽然传遍天下。
原来,当年汉成帝驾崩的时候,并不是绝后了,而是有一个遗腹子。不过,这个遗腹子出生的时候,汉成帝已经去世了。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在汉成帝驾崩后,他之前过继的侄子就继承了皇位,这就是汉哀帝。
至于这个遗腹子,在汉哀帝登基之后,他的存在反倒是成了一个麻烦。作为汉哀帝的儿子,他原本是比汉哀帝更有继承资格的。但问题是,此时汉哀帝已经登基了,这个孩子的出现似乎就显得很多余了。所以最后,身为太皇太后的王政君就决定让这个孩子隐姓埋名,以另一种形式长大。后来,在王政君的安排下,这个孩子随了王政君的姓,取名叫做王郎。
就这样,到了王莽被杀之后,这个王郎被找了出来。他在这个关键时刻,天下混乱,这个王郎就恢复了刘姓,改名叫刘子舆。然后,这个刘子舆在其他几位刘氏宗亲的拥立之下竟然还在邯郸一带直接称帝了!
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整个天下,瞬间哗然。
这个消息,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史书上都是相当震撼的。如果这事是真的,那么毫无疑问,汉成帝的儿子肯定是最有资格合法继承皇位。相比之下,同时期其他几位刘氏宗亲,他们做皇帝,瞬间就不合理了。
就在这个刘子舆称帝之后不久,后来建立东汉的刘秀就直接公然宣称,刘子舆的身份是伪造的。而且,刘秀还在河北直接招兵买马,随时准备向刘子舆这边进攻。
刘秀
就这样,在这一年四月,刘秀带着自己麾下的军队一口气杀向了邯郸。最终,在巨鹿旁边的南栾,双方主力相遇。经过一场大战之后,刘秀大获全胜,刘子舆反倒是彻底被打垮了。这就是历史上的南栾之战。
而南栾之战以后,因为刘子舆的军队基本上都被打光了。在这一年五月,刘秀很轻松地就打到了邯郸周围。最终,刘秀轻易拿下了邯郸,刘子舆则是死在了乱战当中。
就这样,在后世的史书上,刘秀就背上了一口“杀戮成帝子嗣”的锅。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南栾之战到底是怎么打的?刘秀杀的这个刘子舆到底是不是汉成帝的儿子呢?而当时的刘秀到底又是怎么迅速打垮刘子舆的呢?
这事其实可以从之前刘秀出使河北的时候,开始慢慢说起。
更始元年(23年)十月,刘秀以更始政权使者的身份代表更始帝北上,前往河北招抚当地的割据势力。此时,距离那场南栾之战还有六个多月的时间。
而在历史上,这一年无疑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年。在这短短的一年里,其实发生了很多很多事情。
在这一年年初,王莽政权对于中原地区绝大多数的地方,还有相当强的控制。历史上著名的绿林军和赤眉军,其实还并不算强,并没有达到能够彻底推翻王莽政权的程度。但是接下来,在年初,刘秀和自己的哥哥刘縯在南阳地区击败了新朝将领甄阜,导致新朝一下子损失了十多万主力军队。整个南阳郡周围,新朝的力量瞬间暴跌。二月初,大家刚刚推举更始帝刘玄称帝。此后,王莽又集结重兵前来镇压起义军,最后在这一年六月初,双方打了一场昆阳之战。这场昆阳之战,直接消灭了王莽政权绝大多数的有生力量。所以后来起义军一路反推,最终在这一年九月彻底杀进长安,干掉了王莽。
因为王莽政权垮得太快了,导致当时中原地区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没反应过来。昆阳之战是这一年六月初打的,所以等到各地逐渐知道昆阳之战的消息,知道王莽政权损失大量军队的时候,基本上就是七八月份的时候了。
王莽是九月初三被杀的。当各地全都知道王莽被杀,新朝覆灭的消息时,基本上就是九月底或者十月初的事情了。而这个时间恰好也正是刘秀作为使者北上河北进行招抚的时间点。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刘秀带着更始帝的任命前往河北地区进行招抚。不过,刘秀这次北上,其实还有另一个隐藏背景。那就是之前他大哥刘縯因为过于势大让更始帝给杀了。这事距离刘秀北上,其实最多也就只过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所以,尽管当时的刘秀对更始帝表现得极度臣服,更始帝依然对他非常不信任。而更始帝派刘秀北上,更深层的意思其实也是想借着这个机会直接干掉刘秀。
刘秀
毕竟,当时的刘秀凭着刘縯以及之前昆阳之战的资本,在更始政权内拥有巨大的声望。这样一个人,更始帝肯定不希望他活着。而当时的河北地区,因为王莽政权刚刚覆灭,正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很多地方枭雄都有拥兵自立的打算。在这种情况下,单靠招抚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而派刘秀孤身北上,基本上就是让他去送死的。
以上这些,就是刘秀打南栾之战以前大致的历史背景。
而接下来,刘秀北上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尽量建立一个完美的形象,尽量把自己的名气先打出去再说。
刘秀北上的时候,距离昆阳之战其实刚过去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当时整个中原基本上都听说过刘秀这个名字。这对于当时手里几乎一无所有的刘秀来说,也算是唯一的一张牌了。
所以,接下来刘秀北上河北之后,就开始扮演一个青天大老爷的角色了。每到一个地方,他就先召集当地的郡守以及当地的中下层官员。然后,刘秀开始以更始政权使者的身份恢复汉朝的各种制度,废黜王莽的新政,同时平定各种冤假错案……
经过这么一套组合拳之后,整个河北地区的中上层都知道刘秀这个人的存在了。在他们眼里,刘秀不光能打,而且还懂管理!这样的人,无疑是最顶尖的豪杰。
刘秀
就这样,刘秀从洛阳出发,渡过了黄河之后,一路北上。最终在一个多月以后,刘秀抵达了自己此行的第一个重镇,邯郸!
在这里,刘秀遇到了一个关键人物,这个人叫刘林。
说起来,这个刘林和刘秀还真是远房亲戚,两人算是族兄弟的关系。刘秀的五世祖叫刘发是汉武帝的六哥。而刘林的五世祖则是叫刘彭祖,他是汉武帝的八哥。也就是说,刘林和刘秀其实都是当年汉景帝的后人,妥妥的西汉宗室之后。
不过,不一样的是,刘秀他家的长辈属于是他家这一脉的偏房。到了他这一代,早就没有什么爵位可言了。但是刘林却属于他那一脉的嫡系后裔,刘林他爹当年还曾经做过赵王。
也就是说,如果正常情况下,当年王莽没篡位的话,刘林其实就应该顺位接他爹的班,直接继承赵王的爵位。但可惜的是,王莽篡位之后,基本上把老刘家的爵位都给废了。所以在这之后,刘林他们家这个赵王爵位,之前在他爹的手里就彻底没了。
但即便如此,作为之前的赵王之子,刘林在邯郸一带依然有很大的影响力。虽然西汉自从汉武帝时代开始就一直在执行推恩令。在推恩令的限制下,地方诸侯王的影响力已经大大下降了。可就算这样,作为一个诸侯王,赵王这一脉在邯郸城内的影响力依然不容小觑。所以,当刘秀抵达邯郸之后,刘林前来找他的时候,他根本不能拒绝。且不说双方本来就是实在亲戚,光凭对方在邯郸一带的影响力,刘秀就非见他不可。
刘秀
而接下来,刘林见到刘秀之后,则是首先提出了一条毒计:“进至邯郸,故赵缪王子林说光武曰:‘赤眉今在河东,但决水灌之,百万之众可使为鱼。’”
听完刘林这个计划之后,刘秀瞬间就吓出了一身冷汗。这身冷汗既是因为这条计策的狠辣,也是因为刘林的算计。
当时在整个黄河以北的区域,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华北地区的大部分区域,其实是存在了两个势力。
一个势力叫赤眉军,这股势力当时主要集中在山东一带。早在几年之前,赤眉军就已经起义了,然后以泰山为中心,开始不断发展。但是在之前的几年里,赤眉军发展的速度一直比较慢。
直到王莽被杀这一年,赤眉军才刚刚击败了王莽派来的主力军队,在山东一带彻底做大。在这之后不久,刘秀就打了那场昆阳之战,彻底消灭了王莽政权的大部分主力。而在这之后,绿林军因为地理原因,可以直接杀入关中。而赤眉军因为离得比较远,所以就暂时只能在山东这边活动。
但同时,见到绿林军发展得十分迅速,赤眉军也有点坐不住了。所以,大概就在刘秀北上之后不久,赤眉军的几个起义军领袖就开始带兵向长安方向运动。但同时,当时赤眉军名义上已经投降了更始政权。而在刘秀抵达邯郸的时候,赤眉军主力就驻扎在黄河沿岸,随时有可能渡过黄河,继续西进。
赤眉军
而另一个势力则是原属于王莽政权,暂时独立的各地割据势力。这些地方的郡守和县令以及其他官员基本上都是王莽政权任命的。但是因为当时更始政权刚刚成立,还没来得及换人,而且也没能力换人。所以暂时只能招揽,这也是当时刘秀北上的主要任务。而当时刘林提出的这个计划,就是要扒了黄河,直接水淹赤眉军,用大水消灭赤眉军的主力。
刘林这个计策从表面上来看,是在为刘秀出主意。因为当时赤眉军名义上虽然投靠了更始政权,但其本身依然相对独立。而这几十万赤眉军始终也是更始帝的一块心病,如果扒了黄河,直接解决了这几十万赤眉军,更始帝自然会开心。
但实际上,刘林这个计策,其实是一石二鸟。第一,扒了黄河之后,势必要波及到黄河两岸的百姓。到时候,整个河北地区都会怨声载道,大家都会对更始政权离心离德。而且,扒了黄河之后,那几十万赤眉军必死无疑。到那个时候,刘林就可以在邯郸起兵。因为大家抵制更始政权,接下来他就能迅速扫平河北。同时,因为赤眉军主力被消灭了,在整个河北地区也没有能够再和他抗衡的力量。第二,刘秀扒了黄河之后,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绝对都活不下去。虽然他替更始帝消灭了赤眉军,但是接下来,更始帝为了平息众怒,一定会把责任都推到刘秀身上。最后为了平息众怒,更始帝一定会杀刘秀!
总之,这个计策绝对是相当狠辣,但水平其实并不算高。至少,以刘秀的智力水平一眼就能看穿刘林的打算。所以,“光武不答,去之真定。”
当时刘秀之所以要继续北上,原因其实特别简单。因为除了继续北上之外,他已经没有别的地方可去了。
首先,继续留在邯郸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刘林作为前任赵王之子,在邯郸的影响力极大。而当时刘秀北上的时候,身边又没什么军队。如果刘林想要在邯郸城内杀他,刘秀想跑都跑不了。其次,当时在邯郸周围基本上都是死地。往东边走就是赤眉军的地盘,刘秀作为更始帝的使者,过去之后必死无疑。往南边走,就回到了更始政权的地盘,然后更始帝一定会以招抚不力为名杀他。而往西边走则是山西地区。这地方当时同样很麻烦,属于更始政权的重点攻略方向。一旦刘秀过去,同样必死无疑。
所以,唯一的生路就是继续往北,去今天的京津冀这一带。当时这一带基本上还没出什么强大的割据势力,各地的郡守和县令基本上都还是王莽政权任命的。而更始政权的招抚暂时也还没到这边,本地的势力也都还在观望。
在当时的局面下,这里几乎是刘秀唯一的生路了。
与此同时,在刘秀北上之后,邯郸这边,刘林则是彻底控制住了邯郸。此后,刘林就找到了一个叫王郎的人。
对于这个王郎的身份,千百年来,后世始终存在争议。
王昌
因为如果从《后汉书》的记载来看,“王昌一名郎,赵国邯郸人也。素为卜相工,明星历,常以为河北有天子气。时赵缪王子林好奇数,任侠于赵、魏间,多通豪猾,而郎与之亲善。初,王莽篡位,长安中或自称成帝子子舆者,莽杀之。郎缘是诈称真子舆,云‘母故成帝讴者,尝下殿卒僵,须臾有黄气从上下,半日乃解,遂妊身就馆。赵后欲害之,伪易他人子,以故得全。子舆年十二,识命者郎中李曼卿,与俱至蜀;十七,到丹阳;二十,还长安;展转中山,来往燕、赵,以须天时’。林等愈动疑惑,乃与赵国大豪李育、张参等通谋,规共立郎。会人间传赤眉将度河,林等因此宣言赤眉当至,立刘子舆以观众心,百姓多信之。”但同时,如果按照当时王郎自己的说法,一切都能圆得上!从逻辑上来说确实找不出漏洞。
王莽刚登基的时候,他姑姑王政君还活着!如果这事真的是空穴来风,王政君不可能不说话。而如果这个人真的是汉成帝的后人,王政君也不可能不保自己的孙子。但最奇怪的地方,恰巧就在这里。在正史上找不到王政君对这件事的任何反应。
所以,当年王莽掌权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杀了一个“疑似汉成帝后裔”的人。而到了这个时候,这个王郎又站了出来。他说当年王莽杀自己的时候,自己并没有死。因为当时王政君出手保了他,把他送到四川那边生活,如今他则是以汉成帝儿子的身份,再次出来要继承皇位!
因为那段历史太复杂,再加上很多事情,估计连当事人自己都未必能说得清楚。所以最后这事就成了一笔烂账。但至少在《后汉书》上,后来的史官对这事的定义很明确。王郎就是一个骗子!他原来就是一个算命的,然后恰好了解了当时河北地区的复杂局势,所以就跳出来,想要给自己搏一把。
不管真相如何,总之,王郎找到了那个赵王之子刘林。而在刘秀北上之后不久,刘林就带着自己的几百个随从,直接进入了邯郸。然后刘林联合了邯郸周围的两个豪强,李育和张参,一起拥立了王郎,打着汉成帝儿子的名义称帝了!
刘秀称帝前形势图
就这样,在更始元年(23年)十二月,历史上的赵汉政权正式成立了。
而接下来,王郎或者说刘子舆登基之后,他马上就开始向周围进行招抚。不得不说,汉成帝儿子这张牌当时还是挺好用的。很快,河北地区就有大量的各地官员准备直接投靠邯郸这边。包括刘秀所在的那一块地区,也有很多人当时已经直接去了邯郸。“于是赵国以北,辽东以西,皆从风而靡。”
最要命的是,当时刘秀身边没有任何大规模的军队!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刘秀面对的似乎已经是一个死局了。但接下来,刘秀却用自己的华丽操作直接扭转了一切!仅仅五个月的时间,刘秀就彻底崛起,然后反杀了邯郸方面。
在得知邯郸方面的追杀令之后,刘秀第一时间离开了正定地区。而后,刘秀沿着蓟县一带,抵达了河北冀州市旁边的昌县县城。在这里,有一个叫刘植的人。这个刘植在河北大乱之后,直接率领家族宗族势力起兵自保,聚集了上千人。
而当刘秀到来之后,这个刘植直接大开城门,迎接刘秀过来领导他们。“王郎起,植与弟喜、从兄歆率宗族宾客,聚兵数千人据昌城。闻世祖从蓟还,乃开门迎世祖,以植为骁骑将军,喜、歆偏将军,皆为列侯。”在这个时候,刘秀之前传出去的声望其实发挥了最关键的作用。如果刘秀没有昆阳之战打出来的声望,没有招抚河北的身份,当时他其实很难得到大家的拥护。
刘秀
有了昌城这个据点之后,接下来,刘秀又开始以更始帝使者这个身份不断招抚周围的郡县官员。最终,整个渔阳郡、上谷郡地区全都倒向了刘秀。也就是说,经过刘秀的招抚之后,很快,当时京津冀这一带,基本上就都归刘秀管理了。
不过,在西汉末年的时候,京津冀这一块并不是什么太发达的地区,人口也比较少。所以,就算招抚了这些地方,刘秀手底下能用的军队最多也就三五万人而已,远不足以和邯郸方面对抗。所以在这个时候,刘秀就把主意打到石家庄这一带。
当时在石家庄一带,也有一个老刘家的人割据自立。在之前的西汉时期,这一带属于真定国的地盘。
西汉时期的真定国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诸侯国。这个诸侯国的历史,最早得追溯到汉武帝的第十四个弟弟,常山王刘舜。后来在汉武帝在世的时候,刘舜薨逝得早。在这之后,汉武帝为了执行推恩令,就把这个十四弟的封地肢解了。其中真定县这一带,就被封给了这个十四弟的一个儿子。这个真定国传了好几代人。最后传到西汉末期的时候,传到了一个叫刘杨的人手里。然后,因为王莽废了老刘家的爵位,这位末代真定王刘杨就被除去了王位。但即便如此,刘杨在当地依然有很强的影响力。
所以,王莽政权倒台之后,刘杨直接在当地拉起了一支军队据说凑出了十几万人。而之前刘秀离开邯郸之后,之所以北上真定,其实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去联系他。
就这样,在邯郸方面刚称帝的时候,刘杨暂时宣布倒向了邯郸那边。而接下来,刘秀则是派人去刘杨那边谈了条件。最后,刘秀娶了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以此来换取了刘杨的支持。“时真定王刘扬起兵以附王郎,众十余万,世祖遣植说扬,扬乃降。”
刘秀
而有了刘杨的支持之后,整个石家庄一带也都进入到了刘秀的阵营。到了这个时候,刘秀终于有了和邯郸方面正面决战的资本。
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历史上的南栾之战逐渐拉开了帷幕。
在接下来的战争过程当中,第一回合,邯郸方面派出大将李育率兵驻守在柏人县一带。柏人县位于邯郸正北方,再往北两百里,就是刘杨所在的真定县。
对于李育的出现,当时刘秀集团并没有第一时间察觉到这一带有大量敌军。所以,当刘秀集团的先锋邓禹和朱浮带领麾下军队抵达柏人县之后,直接被李育轻易击溃。
但是当刘秀抵达之后,刘秀很快就收拢了溃败的军队,然后再次和李育对战。后来,经过一场对战之后,刘秀轻而易举地就击溃了李育,迫使李育龟缩起来,再也不敢外出迎敌。
对于这次接触战,正史上只是用了六十多个字记载。甚至于对于战斗的详细经过,史书上都没有任何记载。仿佛就是李育轻易击溃了邓禹他们之后,刘秀抵达了战场,然后没有任何可以多说的,直接就平推过去了!这其实才是最离谱的。
邓禹
要知道,此战当中,作为先锋的邓禹那可是后来的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妥妥的一流将军。可是他和李育交手之后,却被李育打得大败。而刘秀过来之后,却又轻易反推了李育!
类似的记载,整个东汉初期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次!如果是一次两次,可以说这是刘秀运气好。当年次数多了之后,就必须得承认刘秀确实太能打了。因为刘秀的作战指挥能力已经强到同时代所有将军都和他不是一个水平的程度。所以在史书上才会出现这些情况。每次刘秀的下属搞不定,刘秀就自己上。然后,对方就被扫平了。这才是刘秀最可怕的地方。
而接下来,李育被打得龟缩之后,刘秀则是趁势东进,逐渐清理邯郸政权的游勇散兵。最后,在刘秀的逼迫之下,邯郸方面不得不把大量主力军队全部集中到旁边的巨鹿一带。“明年,光武自蓟得郎檄,南走信都,发兵徇帝县,遂攻柏人,不下。议者以为守柏人不如定巨鹿,光武乃引兵东北围巨鹿。郎太守王饶据城,数十日连攻不克。”
两百多年以前,项羽在这里打了一场仗,那场仗成了后来推翻秦朝的关键。而如今,刘秀又在这里打了一场仗。
和当年项羽打的那场巨鹿之战相比,刘秀打的这场仗名气要小得多。但实际上,刘秀打的这场巨鹿之战其实才是真正展现出战争艺术的一战。
在赵汉军队退到巨鹿之后,刘秀并没有急着进攻,而是选择了围而不攻!之所以要这样,一是要消耗巨鹿城内的补给,降低攻城损耗。二是要围点打援,为了巨鹿城之后,邯郸那边势必要派军队前来救援,接下来刘秀就可以一边围城,一边打掉前来支援的军队,不断消耗邯郸方面。
刘秀
但想要达成这个目标,最关键的一点,其实就在于如何迅速消灭邯郸方面的援军。如果没能迅速消灭援军,一旦巨鹿城内的守军知道消息,然后里应外合,接下来的战场就会重蹈之前昆阳之战的情况。只不过这一次,刘秀扮演的不是守城一方,而是围困的那一方。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更始政权却帮了刘秀一把。当时更始帝知道北方的情况之后,迅速派了一个叫谢躬的人率兵北上进攻邯郸。原本更始帝派刘秀北上是想让他过来送死,却没想到刘秀会这样打开局面。如此一来,更始帝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理,肯定要过来摘果子。而谢躬的北上,无疑让邯郸方面压力暴涨。而刘秀反倒是压力骤减了。
就这样,接下来,当邯郸方面的援军抵达巨鹿战场之后,刘秀提前得到了消息。而接下来,刘秀就把自己麾下的主力,都布置在巨鹿周围的南栾一带。
然后,历史上的南栾之战就彻底打响了。
南栾之战的关键其实就在于刘秀能否迅速消灭邯郸方面的援军。一旦刘秀输了,接下来会就会出现骨牌效应。已经被困的邯郸和巨鹿都会彻底脱困,然后刘秀将会彻底崩溃。
但结果,刘秀没给邯郸方面任何机会。
刘秀王郎对峙局势图
正史上对于南栾之战的详细经过记载极少。只知道双方几乎刚接触后不久,邯郸方面就开始溃败了。最终,刘秀带头杀了几千人,然后邯郸那边的几万援军就彻底崩溃了。
就这样,南栾之战,最后以刘秀的胜利而结束了。
而南栾之战的胜利则是让刘秀接下来同样坐上了顺风车。没过多久,巨鹿这边眼见抵抗无望,直接被刘秀拿下了。然后,刘秀又挥师杀向邯郸,与谢躬一起围攻邯郸。最终,在刘秀的进攻下,邯郸很快就被攻陷。
“郎数出战不利,乃使其谏议大夫杜威持节请降。威雅称郎实成帝遗体。光武曰:‘设使成帝复生,天下不可得,况诈子舆者乎!’威请求万户侯。光武曰:‘顾得全身可矣。’威曰:‘邯郸虽鄙,并力固守,尚旷日月,终不君臣相率但全身而已。’遂辞而去。因急攻之,二十余日,郎少傅李立为反间,开门内汉兵,遂拔邯郸。郎夜亡走,道死,追斩之。”
刘秀
就这样,在邯郸被攻破之后,刘秀一跃成为河北地区最强的一股割据势力。而从之前他被追得走投无路,到攻破邯郸,这期间总共也就过去不到五个月的时间而已。
不得不说,历史上真实的刘秀,实在是太猛了。至于说那个王郎到底是不是汉成帝的儿子,这事后来虽然成了一桩悬案。但在邯郸城破之后,其实已经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