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华表奖的现场,表面是热闹非凡,实际上每一个座位安排,都是一场无声的排位赛。
台下那几排座椅,不是随便谁想坐哪儿就能坐哪儿的。哪个位置离C位近,谁起身寒暄方便,谁被晾在边边角角,全都有讲究。
第一排一亮相,气场就不同了。沈腾、张译稳稳坐在前排,成龙、章子怡、陈凯歌这些业内天花板级别的人物,也都到齐了。
现场基本没看到小鲜肉,主位留给了真正能拿票房、拼口碑的大咖。沈腾、张译、马丽、姚晨,一字排开,稳扎稳打。
新生代呢?王俊凯、吴磊这些人也来了,但位置明显往边上靠。虽然也能被镜头扫到,但一对比,咖位差距一下就看出来了。
然后就是王宝强,坐在第二排。
跟他同排的,是李晨、郑恺这些熟面孔。全程没有特别的单独特写,存在感像是被有意无意地压了下去。
仔细想想,王宝强这几年成绩一点不差。导演的《八角笼中》票房破22亿,春节档主演的《唐人街探案1900》也是第二名,数据实打实地摆在那。
按理说,这种成绩,前排怎么也该有他一个座。
更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是开场前的小插曲。沈腾跟马丽打完招呼,李晨也走过去,王宝强笑着起身,刚想搭话,沈腾一转头,直接跳过他去跟别人聊了。
有人说现场太吵,可能没听到;也有人觉得,这是潜意识里排好了序的反应。
无论哪种解释,看着一个人带着笑意被忽略,隔着屏幕都觉得有点扎心。
王宝强不是没背景,只是没有靠山。他也不是没成绩,只是手上没有能随时喊得动的资源圈。
从《盲井》出道,到春节档、暑期档常客,他靠的是一部部作品,一点点攒的观众缘。
不像有些人,背后资本加持,学校人脉牵线,资源一路开挂。他的路,每一步都是自己走出来的。
偏偏在这种讲资源讲圈层的场合,他就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了。
有人在评论区叹气,说努力一辈子,还不如小鲜肉的粉丝盘。这种话虽然重,但听着很难反驳。
也有人说,圈子可以不记得你,观众记得就够了。
王宝强可能在主办方眼里,不够体面,不够光鲜。但在很多人心里,他早就是那个靠着傻劲和死磕,硬生生打赢自己命运的人。
华表奖这一晚,不只是给奖的夜晚,也是让人清清楚楚看见:江湖上,有些位置不是靠演技坐出来的,是靠关系、资源、资本排出来的。
真正的地位,早就在排座那一刻被摆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