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场雪,入了冬,入了眼,入了心。
倚窗听雪,寒梅著花,煮茶清欢,小酌独饮。
冬天,适合围炉而坐,写一首诗。
冬天,适合踏雪探梅,填一阕词。
千年宋词,最美在冬天,不见一个雪字,可字里行间全是大雪纷飞之景。

【1】
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
——史达祖《东风第一枝》
短短几个字,宛如一幅灵动而缥缈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行天入镜”,想象的是雪的轻盈,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如同仙人漫步于天际,又似灵魂融入澄澈的镜中世界。
“做弄出”三个字,蕴含着一种灵动活泼的意趣。诗人将雪比喻成一位神奇的艺术家,肆意的挥洒着自己的创造力,不经意间便塑造出了令人惊叹的美妙景象。
“轻松纤软”,则是细致的写出了雪的形态,让人联想到轻盈的白雪悠悠飘荡,仿如柔软的柳枝随风轻舞,给人一种柔和、舒缓的美感。
我们为何喜欢雪?不过是喜欢它的轻盈之态,它的自由自在。
一路忙忙碌碌走来,我们常常渴望能拥有这样一份轻松纤软的宁静与美好。在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中,暂时忘却尘世的纷扰,沉浸在这轻松柔软的氛围之中,又何尝不是一次心灵的释放呢?
全词如下:
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较浅。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旧游忆着山阴,后盟遂妨上苑。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2】
悠悠飏飏,做尽轻模样。
半夜萧萧窗外响,多在梅边竹上。
——孙道绚《清平乐·雪》
这是写雪的经典句子。
“悠悠飏飏,做尽轻模样”,营造出一种舒缓而轻盈的氛围。“悠悠”描绘出那物体飘荡时的从容不迫,“飏飏”则突出了其飞扬的姿态,二者结合,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轻柔的雪花悠悠然地在空中飘舞。
“半夜萧萧窗外响,多在梅边竹上”,寂静的半夜时分,雪花落下的萧萧之声在窗外响起,为寂静的夜增添了几分清冷与孤寂。而又因为有窗外的梅与竹,显得更加的清幽、高雅。
想象着在一个寒冬的深夜,睡在温暖的床榻上,忽然之间就下雪了,雪花簌簌,落在窗外的梅枝上,竹叶间,听着萧萧之声,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
又到深冬了,感慨四季循环又一年,赞叹梅花翠竹的坚毅,寻求一份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全词如下:
悠悠飏飏,做尽轻模样。半夜萧萧窗外响,多在梅边竹上。
朱楼向晓帘开,六花片片飞来。无奈熏炉烟雾,腾腾扶上金钗。

【3】
杳杳谁知,包含造化,忽作人间瑞。
——黄裳《永遇乐.玩雪》
这句词寥寥数语蕴含着深邃而神秘的意味。
“杳杳谁知”,“杳杳”二字给人一种遥远、深邃、难以捉摸的感觉,写出雪花“别有根芽”的意境,可又比“别有根芽”更美,仿佛是九天的仙子,蕴含着的奥秘隐藏在无尽的时空深处,无人能够确切知晓。
“包含造化”,强调了其背后所承载的自然之力和神奇创造。造化之力,神秘而伟大,它是大自然无尽的创造力和演变的力量。如四季的更替,山川的形成,物种的进化,无一不是大自然造化的杰作。
“忽作人间瑞”,这一场降临到人间的雪,是祥瑞,是瑞雪兆丰年。“忽”字突出了其雪现的突然性和意外性,就好像是上天在不经意间赐予人间的祥瑞之兆。
想象着在一个宁静的冬日清晨,推开窗户,惊喜地发现大地被一层晶莹剔透的白雪覆盖,那银装素裹的世界仿佛是上天突然赐予人间的一份珍贵礼物,带来了当下的喜悦,也带来了来年的希望。
这就是“杳杳谁知,包含造化,忽作人间瑞”所描绘的那种令人惊叹和充满期待的情境。
全词如下:
朝霭藏晖,客袍惊暖,天巧无竟。杳杳谁知,包含造化,忽作人间瑞。儿童欢笑,忙来花下,便饮九春和气。急拿舟,高人乘兴,江天助我幽思。
缤纷似翦,峥嵘如画,莫道冬容憔悴。恍象含空,尘无一点,疑在天宫里。酒楼酣宴,茶轩清玩,旦待桂花来至。有馀光,明年待看,明红暗翠。

【4】
峭云湿,凝酥深坞,乍洗梅清。
——吴文英《丑奴儿慢》
诗人用简短的几个字描绘出了一幅细腻而清幽的画面,充满了诗意与韵味。
“峭云湿”,写了陡峭高耸的云层仿佛被水汽浸润,呈现出一种朦胧而湿润的景象。这是下雪之前的山峦间升腾的雾气笼罩所致。
“凝酥深坞”,写的是大雪落满梅花坞,梅花树上也结了冰,一片冰晶玉洁之状。这也让人联想到隐居的山林幽谷,或是深巷小院,远离尘世的喧嚣,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纯净。
“乍洗梅清”,写的是雪突然间洗净了梅花的清姿。那朵朵梅花在这一番洗礼之后,愈发显得清新脱俗、娇艳动人。每一片花瓣都晶莹剔透,宛如刚刚出浴的佳人,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想象着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闲庭信步间,偶然踏入这片梅花坞,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驻足凝视,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挥笔写下这动人的词句,以抒发对大自然鬼斧神工之美的赞美之情。
乍洗梅清,忽然想起卢梅坡的梅花诗来: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全词如下:
东风未起,花上纤尘无影。峭云湿,凝酥深坞,乍洗梅清。钓卷愁丝,冷浮虹气海空明。若耶门闭,扁舟去懒,客思鸥轻。
几度问春,倡红冶翠,空媚阴晴。看真色、千岩一素,天澹无情。醒眼重开,玉钩帘外晓峰青。相扶轻醉,越王台上,更最高层。

【5】
天上飞琼,毕竟向、人间情薄。
还又跨、玉龙归去,万花摇落。
——辛弃疾《满江红》
词中的“飞琼”、“玉龙”都是古人对雪花的雅称。
诗人说:
在浩渺无垠的苍穹之上,纷纷扬扬飘洒着轻盈的雪花,然而终究向着人间展现出一种情分淡薄之感。因为这些雪花是来自天外的孤独使者,尽管它们以如此纯净和美丽的姿态降临,却似乎难以在这人间寻得深厚的情谊依托。
冬去春来,跨越了漫长的寒冬,雪花也即将归去,徒留身后万花凋零摇落的凄景。那曾经娇艳绽放的花朵,在这寒冷与无情的侵袭下,无奈地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光彩。就好似历史长河中那些辉煌一时的文明,在时光的洪流中逐渐衰落,只留下让人唏嘘感慨的残迹。
诗中虽无直白的雪的描写,却将雪的神韵与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雪来之时,天地变色,雪去之后,万花难敌其寒。一场雪落,又何尝不是一场花开花落呢?
全词如下:
天上飞琼,毕竟向、人间情薄。还又跨、玉龙归去,万花摇落。云破林梢添远岫,月临屋角分层阁。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东郭。
吟冻雁,嘲饥鹊。人已老,欢犹昨。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最爱霏霏迷远近,却收扰扰还寥廓。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