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戏:中国戏剧活化石

岛未看球 2020-01-02 19:06:03
《辞海》中也认为灭绝的四平戏,奇迹般在闽江源头的一片古老大山中发现,并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古老剧种,历经数百年,在渐渐消失的今天,又慢慢地苏醒……

2007年9月16日,农历八月初六,坐落在政和县东部海拔一千多米高山怀抱中的一个小村庄——杨源村的村民,迎来了他们祭祖的日子。村头不远处山上古老的倒栽杉树,斑驳地洒下金闪闪的阳光。二十四杆土铳一起鸣放,上千人的踩街队伍,穿着奇特的戏服、画着古怪的脸谱、扛着祖宗的神位,敲锣打鼓一路浩浩荡荡聚焦到了村尾的英节庙。一阵热闹的锣鼓声中,那融入村 民血液的四平戏开演了。 唱戏是当地英节庙的古戏台上,台下坐满了人。只听见先是鼓点声响起,大约击打了十几下,锣和鼓也响了,五个后台配乐的人坐在戏台的一侧,一个穿着黄色戏服的演员跳了出来,第一出戏上演的是《蟠桃会》,讲的是五母娘娘寿诞上,东方朔偷蟠桃的故事,唱词很有意思:(唱)“受尽劳碌苦难行,龙腾虎跃天行将去,扒开枝叶仔细搜寻。”(白)“好桃好桃真好桃,眉开眼笑盗得此桃献寿,应当回洞报……”演员的唱腔在尾音的时候,悠扬着往上旋,后台配乐手开始和音,一唱众和,最后发出“兮”的颤悠悠的结音。

接着,关公、周仓、八仙、金童玉女,各色人物纷纷登场。坐在台下的几位老太太很是陶醉地跟着哼唱。旁边几个听不懂戏文的小孩,一直追问着剧情。细心的人会发现,有些演员穿的是草鞋,有的演员只是上身披着戏服,边裤子都没换。剧团团长张孝友介绍,全剧团的二十几个人全部是农民,农忙时一样到田里干活,只有在家闲时才抽空来排练戏,因为资金困难,行头很寒酸。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福建闽江学院中文系教授邹自振教授介绍说,政和四平戏的发展历程总体上是艰难曲折的。最早的四平戏于明末清初由江西传入,主要在杨源一带有“咏霓轩”四平戏班活动,与当地“英节庙”一年两度的庙会密切相联,村里男男女女都会唱四平戏。十六岁开始学唱戏的七十五岁老艺人张明甲也验证了邹自振教授的话。他说:“当时学习的人一批又一批,都是年轻人。”所以有句话是“杨源孩子三出戏”,就证明了四平戏在当地的影响。邹教授说,康熙、雍正年间杨源四平戏演出活动一度兴旺。戏班是半职业性或业余的,角色行当在雍正时期较齐全,分生、旦、净、末、丑、贴。外、夫、礼等九门。雍正中期,戏班经常被请到邻县周宁,寿宁等地演出,每到一地演出均达半个月以上,早期演出的剧目有《白兔记》、《刘文锡沉香破洞》、《八卦图》、《青铜棍》、《苏秦》、《芦林会》等。后来戏班在寿宁演出时,不慎因敬神点香火引起 一场大火灾。烧毁戏班行头、道具、仅存一个小板鼓,从此四平戏的演出活动从兴盛走向沉寂。

2007年的9月6日,又到农历七月二十五禾洋人祭神庙会演出四平戏的日子。与杨源村四平戏演出相信仿。一样的七铳震天的响,一样的踩街队伍扛着神位敲锣打鼓浩浩荡荡,一 样的都是村里农民演出三天三夜的四平戏,粗糙的手脚划着不很流畅的动作。所不同的是他们 祭奠的神灵不一样,杨源人演出四平戏,祭奠的是张姓祖先张谨,和与张谨一起为抗击黄巢起义军战死沙场的副将郭荣,而禾洋人祭奠的则是在唐天宝年间发生的安史之乱中,不畏强敌誓死抗击叛军保卫瞧阳、最后遭到杀害的唐代名将东平王张巡。

福建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叶明生说,四平戏作为地方剧种与其他戏曲相比较,艺术上尚处于较原始状态。其表演动作有腾、挪、滚、打,随鼓缓急,进退,不同的行当,手、脚动作都有规定的口诀。后台伴奏仅有鼓、钹、锣、板鼓四种打击乐器,以鼓为主场指挥,音律抑扬顿挫,优美动听。主要角色有生、旦、净、末、丑、贴、外、夫、礼等十二行当。其语言唱腔是“弋阳腔”遗存,属于高腔系统,古朴粗放,清新悦耳,优雅动听,句末帮腔拖音演唱,道白皆用一种介于普通话与当地方言之间的“土官话”,俗称“讲正字”,只有当地老人才听得懂。

四平戏唱腔语言从江西传入政和,到现在已四百多年,政和四平戏是戏曲界目前存在的最原始剧种之一,所以被中国戏曲界视为古老剧种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