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杀害忠臣之后?事实是怎样的呢?鲜为人知的一桩叛乱事件!

黑白说历史 2024-12-26 20:46:11

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今天,要聊一聊诸葛亮鲜为人知的一个事儿。

这个不是好事,争议也比较大。

我们都知道,即使是史书,也不一定保真和全真。

因此,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辩证地结合各种史料去思考与推测,来得出比较接近真相的结果。

言归正传,诸葛亮什么时候残害过忠臣之后呢?

直接或者间接死于诸葛亮之手的人,可以列一下:刘封、马谡、魏延。

当然,今天要说的并非上述3人,而是另外一个人物——常房(又叫常颀)。

关于这个人物,有两处史料记载过:《魏氏春秋》和《华阳国志》。

当时的大背景是,刘备去世没多久,南蛮地区的益州郡大姓雍闿和越巂郡夷帅高定都拥兵作乱。

雍闿杀太守正昂,高定杀将军焦璜。朱褒也趁机附势叛乱。

《魏氏春秋》的说法

益州从事常房,南下巡查的时候,发觉朱褒有不轨之心,就抓捕了他的主簿拷问,结果用力过猛把人打死了。

朱褒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不仅杀害了常房,还污蔑其谋反。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诸葛亮得知这个事情后,就诛杀了常房的儿子,还将其四个弟弟流放到越隽。

孙盛说,诸葛亮这么做,就是为了安抚企图谋反的朱褒。

结果,朱褒不但没被安抚到,而且直接明牌,响应雍闿和高定,谋逆作乱。

《华阳国志》的说法

益州从事常房,带着都护李严的书信给雍闿看,让他不要作妖。

雍闿却傲慢无礼,回应说:

我听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领土没有两位帝王。如今天下三分鼎立,且有三种不同历法在施用,我们这些边远之人内心惶恐疑惑,不知道该归附哪一方。

这样的态度,其反心昭然若揭。

常房见没有说动雍闿,就去了牂柯,抓捕了朱褒的主簿拷问究竟,想要抓出其谋反的把柄。

没想到,朱褒趁机杀掉常房,起兵叛乱。

《华阳国志》里,常房并没有杀主簿,诸葛亮也没有诛杀常房的儿子和弟弟们。

这两处史料的记载孰是孰非?首先,我们要先了解这两个作者。

前者是孙盛,这人的站队很明显,就是站在魏国的角度和立场。

他曾经讥讽过姜维,也批判过诸葛亮,字里行间非常尖酸刻薄,缺乏足够的客观性。

常璩呢,他主要撰写蜀地的人物和地理方面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站队立场。

对于诸葛亮,他的评价有好有坏,相对更为客观。

在他看来,诸葛亮的北伐中原无异于当年宋襄公图谋霸业,基本是不可能成功的事情。

因此,华阳国志的记载可信度会更高。

其次,诸葛亮有必要这么做吗?

杀了常房的儿子们,流放他的弟弟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安抚一个叛将朱褒。

这样的举动,令人瞠目结舌。

所以裴松之直接就反驳了,认为这样的做法简直是非常荒诞的!

诸葛亮真这样做,这不是妥妥拉低了智商的行为吗?

按照这样的逻辑,南蛮之地的反复叛乱程度,诸葛亮早就没人可以杀了。

他杀忠臣之后,来抚慰叛将,实则得不偿失,是个人,都知道这笔买卖不划算。

更遑论还不一定能安抚成功。

最后,朱褒在当时的叛乱势力中实力最差。

比起朱褒,高定、雍闿两股势力明显更强大,诸葛亮怎么不先杀个人来安抚他们?

当时,雍闿反叛后,在兵力悬殊的条件下,永昌太守吕凯还足足坚守了两年时间。

实力不如雍闿的朱褒能掀起什么风浪?

事实证明,后来诸葛亮率军亲自南下,很快就将作乱的首领给平定。

在此之前,诸葛亮主要精力都在修复与东吴的友好关系和发展内政。

南蛮部分地区政权的脱离,并不影响蜀汉内部整体的发展。

诛杀常房之后来安抚叛将,明显就是多此一举。

结语

综上所述,常房事件大体应该是如《华阳国志》所记载的:

刘备前脚刚走,南蛮的豪族雍闿、高定就起兵反叛。

时任益州从事的常房,带着李严的书信本想对雍闿晓以大义,却被傲慢回应。

常房见搞不定叛乱的首领,就想着从他们小弟抓起。

一查,发现朱褒似乎也有谋逆之心。为了证实,他就拷问了朱褒的主簿,结果被朱褒愤怒攻杀。

后来,诸葛亮就带兵平定了南中的作乱。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华阳国志》《魏氏春秋》)

你是怎么看待常房事件的呢?你觉得诸葛亮会诛杀他的儿子们吗?

欢迎评论区留言,友善交流!

1 阅读:160
评论列表
  • 2024-12-30 19:12

    刘封马谡死是罪有应得,是忠臣也是罪将,是必须死的罪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