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红旗-9地空导弹系统再次亮相央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番亮相的是小直径拦截弹(红旗-9C)与大直径拦截弹的共架发射系统。
在现代战争中,防空反导系统是维护国家领空安全的核心装备。随着空中威胁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单一功能的防空导弹已难以满足作战需求。
中国自主研发的红旗-9C防空导弹系统,以其“多弹种共架发射”能力,成为全球防空技术领域的焦点。这一技术突破不仅大幅提升了防空体系的作战效能,更标志着中国在高端武器系统集成化、智能化发展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红旗-9C作为红旗-9系列的最新改进型,继承了该家族远程防空与反导能力的核心优势,同时在雷达探测、导弹性能、网络化作战等方面实现了全面升级。该系统最大射程超过300公里,可拦截包括隐身战机、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在内的多种目标,覆盖了从超低空到高空的广阔空域。
通过改进固体燃料发动机和空气动力学设计,红旗-9C导弹的末段机动过载达到45G以上,足以应对高超声速武器的威胁。弹载主动雷达/红外复合制导技术的应用,使其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仍能保持高命中率。
“多弹种共架发射”是指在同一发射平台上集成多种不同类型的导弹,通过火控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实现针对不同目标的快速切换打击。这一技术彻底打破了传统防空系统的局限,具有三大革命性意义:
1. 火力配置的灵活性
红旗-9C的垂直发射系统可兼容远程拦截弹与中远程防空导弹。作战单元可根据战场态势,在数分钟内完成弹种切换,从“单一防御”转变为“攻防兼备”的复合体系。
2. 作战效能的倍增效应
通过混合装载不同射程、不同制导模式的导弹,单辆发射车可同时应对多批次、多方向的饱和攻击。例如:远程弹拦截高空战略轰炸机,中程弹打击低空突防的巡航导弹,形成立体化拦截网络。
3. 后勤保障的集约化
传统防空部队需要为不同导弹配备专用发射车和保障体系,而多弹种共架技术将维护流程标准化,显著降低了装备部署的复杂性和战时补给压力。据测算,采用该技术后,防空营级单位的战场生存率提升40%以上。
载弹量倍增使红旗-9C的单位防空成本下降58%。根据兰德公司推演,部署该系统的区域可使敌方空袭成本从每平方公里470万美元激增至2200万美元。更深远的影响在于:
前置部署威慑:可在热点区域实施“机动防空游击战”,单营控制空域从1.2万平方公里扩展至3.5万平方公里;
军贸规则改写:小直径设计使系统适装性大幅提升,泰国、巴基斯坦已测试将发射单元集成到军舰与陆基机动平台上,这种“模块化防空”模式正在冲击传统区域防空市场。
当前,该改进型还可以发展舰载版HHQ-9C,采用“一坑四弹”设计。随着人工智能目标分配算法的引入,系统可同时引导72枚导弹拦截54个目标,拦截成功率达到91.7%(2024年珠海航展数据)。
在智能化战争时代,谁掌握了一体化防空反导的钥匙,谁就握紧了扞卫国家空天的战略主动权。
又想忽悠我,是比较落后可以展示吧
支持国家大力发展具有创新性世界先进的特别是针对美国军事装备技术我们有压倒性优势的现代化军事武器装备!
[点赞][点赞][点赞]
需要10倍量以上的黄瓜大小微型导弹,以及扁担长度的小型导弹,当下的微型无人机蜂群战术威胁太大了
这种东西,在当下应该是第一位的! 希望每年都有升级,做到断代领先,就可以开战了!
严重怀疑霹雳17是红旗9空射版。
怎么还感觉导弹太少呢?唉!应该火力不足恐惧症又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