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精灵天使科普Talk
编辑 | 精灵天使科普Talk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张阿姨今年55岁,退休后生活悠闲。她每天喜欢早起去公园散步,偶尔和朋友打打太极,日子过得平静安逸。然而,近几个月来,她突然发现自己身体出现了一些变化:总是头晕目眩,偶尔胸口隐隐作痛,甚至连上下楼梯都感到气喘吁吁。
张阿姨以为这是年纪大了的正常现象,没太在意。直到有一天,她感到腿部剧烈疼痛,赶紧去了医院。医生告诉她,她的血脂已经严重超标,血栓随时可能形成。张阿姨这才意识到,自己忽视了身体发出的警告。
血脂超标:隐形杀手悄然逼近
血脂超标,顾名思义就是血液中的脂肪含量超出正常范围。这种情况并不会立刻让人感到不适,因此许多人在早期并不重视。然而,血脂超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血脂长期居高不下,会导致动脉硬化,进而形成血栓,甚至引发心梗、脑梗等致命问题。
那么,身体出现哪些信号时,我们该警惕血脂是否已经超标?接下来,我们通过张阿姨的故事,来看看血脂过高时,身体可能发出的5种危险信号。
1. 头晕、头痛频发张阿姨最先感受到的就是头晕和头痛。她原以为是最近休息不好,或者是因为天气变化引起的,但实际上,这很可能是血脂过高导致的。血液中的脂质过多,会使血液变得黏稠,流动速度减慢,血液循环受阻,导致大脑供血不足。长期的供血问题,容易引发头部不适,甚至可能导致短暂的昏厥。

一段时间后,张阿姨发现自己在日常活动中会莫名其妙地感到胸闷气短,甚至有时心跳加速。她以为是自己年纪大了,体力下降了,但实际上,这是血脂升高后的又一个常见症状。
血脂过高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心脏为了将黏稠的血液泵出,需要更大的力气,久而久之,心脏的工作效率下降,导致供血不足。如果出现胸闷、心悸,特别是在活动时加重,务必重视,这可能是心脏在发出求救信号。
3. 肢体麻木、刺痛张阿姨还记得,有几次晚上睡觉时,她的手脚总是莫名其妙地麻木,甚至有一种针刺般的感觉,特别是在早晨醒来时尤为明显。

她觉得可能是睡姿不对,但实际上,这也是血脂过高的表现之一。血脂升高会导致血管内壁受到损伤,血液循环变差,供血供氧不足,导致四肢末梢神经无法得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从而出现麻木、刺痛的症状。如果这种情况频繁发生,尤其是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建议尽早检查血脂。
4. 皮肤表面出现黄色瘤在张阿姨的故事中,她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但对于很多人来说,皮肤上出现小的黄色结节,尤其是在眼睑、膝盖、手肘等部位,可能是血脂过高的外在表现。
这种结节被称为黄色瘤,是由于血脂过高导致脂质在皮肤下沉积所致。虽然这些结节本身不会引起疼痛或其他不适,但它们是身体向你发出的警告信号。如果发现类似的皮肤变化,尽早去医院做血脂检查非常必要。

张阿姨在最后一次去医院前,经历了腿部剧烈疼痛的折磨。她以为是自己年纪大了,关节退化,但医生告诉她,这是血脂过高导致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脂升高不仅会影响心脑,还会影响四肢的血液供应,尤其是腿部。如果动脉堵塞严重,可能会导致腿部供血不足,出现间歇性跛行,甚至在静息时也会感到剧烈疼痛。
很多人像张阿姨一样,认为血脂超标离自己很遥远,只有老年人才需要担心。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血脂问题正在呈现年轻化趋势。
高脂饮食、缺乏运动、长期熬夜等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血脂升高。一旦血脂超标,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动脉血管内壁会逐渐沉积脂质,导致动脉硬化,严重者甚至会形成血栓,阻碍血流,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要想预防血脂超标,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首先,控制饮食中的脂肪摄入,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肥肉、油炸食品等。

同时,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帮助身体排泄多余的脂质。其次,保持规律的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帮助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最后,定期体检,及时监测血脂水平,尤其是有家族病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重视血脂监测。
结语:别让血脂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张阿姨的故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血脂超标并不会立即让人感到不适,但它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我们的健康。当身体发出上述5种信号时,千万不要轻视,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才能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守护心脑血管的健康。
血脂管理,不仅仅是关乎老年人的问题,而是每一个现代人都需要关注的健康话题。别让血脂成为你健康的隐形杀手,从今天开始,关注血脂,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吧!
参考文献:
[1] 刘国永, 王小娟,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