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道非关羽故意放曹操,看曹操身边有哪些大将,关羽根本打不赢 - 今日头条
《——【·前言·】——》
赤壁之战后,曹操率残部北撤,在华容道遇到关羽。
许多人认为,关羽是故意放走曹操,但看看曹操身边的许褚、张辽等猛将,再对比关羽的兵力,情况就明朗了。
这场遭遇战,关羽真的有胜算吗?
赤壁之后建安十三年冬,赤壁战场的硝烟尚未散尽,长江北岸,曹操的大营一片狼藉。
火光中,曹操望着南岸的火光,面色凝重,这场大败让他损失了大量兵力,他的核心力量依然保存完整。
曹操身边的这支残部,规模约有五千余人。
这不是普通的军队,而是从兖州、许都等地精心挑选的精锐,每一个士兵都经历过大小百战,装备着最好的铠甲和武器。
他们的铠甲都是用上等精钢打造,刀剑也是精心淬火而成。
每个士兵都配备有弓箭,可以实现远近结合作战,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骑兵,人手一匹战马。
这些战马都是从并州专门挑选的良驹,膘肥体壮,耐力十足,在连日奔波后,依然精神抖擞,这样的骑兵部队,在当时堪称强战力,曹操身边的大将更是有名。
撤退的路线,是曹操亲自规划的,考虑到大军疲惫,他选择了稳妥的北上路线。
华容道地势险要,只要队形保持紧凑,就不会有太大危险。
华容道是一条狭长的山间小道,道路两旁是连绵起伏的山丘,中间只有一条宽约二十步的通道。
这样的地形,如果有人埋伏,确实能造成很大的麻烦。
曹操早有准备,他把许褚安排在前部,张辽断后,徐晃和乐进分守两翼。
中军是他的亲兵死士,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五千精兵组成的铁桶阵,就算遇到伏兵也能从容应对。
关羽的处境同一时期,关羽的处境却不那么乐观,他刚刚从曹操麾下归顺刘备,带着的只是一支,仓促组建的小部队。
这支部队的规模,大约只有一千二百人。
其中大部分都是从江夏一带临时招募的士兵,很多人甚至都没有,经过正规训练。
他们的武器装备也很简陋,很多人连完整的铠甲都没有。
关羽手下的将领,也都是新面孔,没有一个是在战场上,有名的大将。
这些小将虽忠心,缺乏实战经验,在面对曹操的猛将时,难免会显得力不从心。
他们的武器装备,更是无法和曹军相比,大多数士兵只有长矛和木盾,连像样的铁甲都不全。
弓箭手的数量很少,都是临时征调来的猎户,射术参差不齐。
骑兵更是关羽的短板,只有不到一百匹马,这些马还,是从当地农户那里征用的,这种农用马和曹军的战马相比,无论是体格还是耐力都差得很远。
在军事地位上,关羽也处于尴尬境地,虽然他是刘备的义弟,战功赫赫,在江南一带,并不为人所知,很多老将领,对这个新来的主将,还持观望态度。
补给方面的情况也不乐观,由于是临时组建的部队,后勤保障非常薄弱。
士兵们的口粮,只够维持几天,很多人甚至连冬衣都不齐全。
关羽的指挥经验虽然丰富,对当地地形并不熟悉,他只能依靠本地向导,这在战术执行上,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关羽此时的身份也比较敏感,他刚从曹营转投刘备,已经表明了立场,但在很多人眼中,还是有些尴尬,这种情况下,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各方关注。
双方实力对比曹操的亲军,经过多年征战,早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作战体系。
每一个百人队,都配备有专门的斥候、弓箭手和冲锋战士,可以独立作战。
这支精锐中的骑兵,尤其令人生畏,他们都是从幽州、并州等北方马场,挑选出来的百里挑一的骑士。
每人至少经历过三年以上的骑战训练,人马合一,可以在疾驰中射箭。
他们的战马更是精良,这些马都是从上等军马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一匹都价值千金。
这些马体格健壮,训练有素,在箭矢纷飞的战场上,也不会受惊。
曹军的将领,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猛将,许褚自从跟随曹操以来,从未在单打独斗中败过。
他的臂力惊人,据说能徒手,举起三百斤的铁锤,在战场上,他冲锋在前,一人当关,万夫莫开。
张辽的战术素养极高,善于利用地形优势,经常能以少胜多。
在合肥之战中,率领八百骑兵,竟然击退了,孙权的数万大军,这样的战绩,在当时可以说是独一无二。
徐晃和乐进也都不是等闲之辈,徐晃是曹军中更好的弓箭手,百步之外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
乐进以勇猛著称,曾经在汉中之战中,独自杀入敌阵,斩杀敌军大将。
曹军的装备更是精良,每个士兵都配备有上等的铁甲,刀剑都是精钢打造。
他们的弓箭,都是用特殊木材制成,射程远,威力大,就连马匹都披挂着皮甲,可以抵御箭矢。
华容道遭遇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初,天气异常寒冷,华容道上飘着细雨,地面泥泞不堪。
曹操的队伍,正在缓慢前进,每个士兵都绷紧了神经,军阵布置得也很严密。
许褚率领精锐骑兵在前开路,张辽断后,徐晃和乐进分别守住两翼,中军由曹操亲自统领,四周都是他的亲信死士。
前锋部队发现了山坡上有异动,许褚立即派出斥候侦查,同时命令全军戒备,斥候很快回报,发现了关羽的部队。
关羽的队伍藏在山坡上的树林中,他们的位置选得不错,可以俯瞰整个华容道。
但兵力实在太少,无法形成有效的包围。
当时的天气情况也对关羽很不利,连日的细雨让山坡变得湿滑,骑兵根本无法冲锋,他的弓箭手因为潮湿的天气,弓弦都受到了影响。
曹操得知是关羽的部队后,立即下令调整阵型。
他命令许褚率领精锐骑兵列阵,准备强行突破,张辽则带领后军,严防关羽从后面偷袭。
关羽从山坡上看到这一幕,心中已经明白胜算渺茫。
曹军的阵型严整,装备精良,将领都是一等一的猛将,而他的部队不仅人数少,装备差,还缺乏作战经验。
如果强行出击,恐怕连自己的这点兵力都会折损殆尽。
细雨中,双方对峙,曹操的队伍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许褚更是亲自持刀立于阵前,随时准备迎战,面对这样的阵容,关羽知道自己根本没有胜算。
最终,关羽选择了放行,这不是什么感恩图报,而是实力悬殊下的无奈选择。
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所谓的个人武勇,根本无法改变战局。
这场华容道遭遇战,看似戏剧性的放行,实际上是军事实力对比下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