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一天,中财委副主任薄一波,受中央委派率工作组到广州进行调研。此时,叶剑英同志担任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两个人于1943年相识,虽然认识得比较晚,但他们都被彼此的能力和品德所吸引,很快成为了挚友。
薄一波
新中国成立后,叶剑英一直在南方工作了,而薄一波则留在了北京,两个人见面的机会少了。但他们之间友情没有因为见面少而变得淡了,在对方的心中,他们永远都是彼此最敬佩的人。
这一次能有机会到广东来,薄一波也没想到。因此,当他与叶剑英见面的时候,两个人显得都特别激动,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薄一波很快开始工作了。可是,还没过几天他便听到了一些干部的反映,说叶剑英是广东人,大量地使用本地干部,有严重的地方主义倾向,他就是地方主义的支持者。
因为中央来了中央工作组,这个说法越来越严重,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了。
叶剑英
这也不是件小事了。薄一波听说,有人已经将这一情况捅到北京了,现在党中央和毛主席都知道了。他立即着手调查,连续找相关同志谈话,并查询广州以及其他地市干部的使用情况,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他觉得有必要找叶剑英谈一谈了。
这段时间,薄一波发现,这个说法越传越大,越传越邪乎。但叶剑英却显得并不紧张,该干啥还干啥,就像没发生似的。他不知道叶剑英是怎么想的。
这天晚上,薄一波和叶剑英坐到了一起,叶剑英知道薄一波要找他谈什么,他开门见山,直接问薄一波:我是地方主义的支持者吗?
薄一波听后笑了,对叶剑英说:你不相信我能解决好吗?
薄一波与毛主席、周恩来合影
两个人相视一笑,只是简单的互相设问,似乎一切都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也是心照不宣了。
叶剑英眼含热泪,对薄一波说他不愿意谈论这个问题,说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他只希望薄一波能公正调查,然后再向中央报告。而薄一波则点点头,什么也没说了。
很快,薄一波离开了广州,又到了上海,在上海调研完以后,就直接回到北京了。
这一天,毛主席找薄一波谈话,直接问他对广东的地方主义有什么看法。薄一波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向毛主席打了一个比喻。
他讲到,这就像水灌溉水田一样,它流到田里了,但水最终会耗尽,但田却需要持续不断地用水来滋养。因此,这里的水用完了,就必须要找新的水源。
薄一波(左三)调研中
叶剑英同志在前往广州的时候,讲过了南下干部的问题。他说,当时中央培训了大量的干部南下。但是,尽管数量庞大,但这些人一路走一路用,到了广州以后,就没有多少人了。
薄一波特别对毛主席说,广州现在地方的干部确实比较多,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南下派来的干部都用了,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但是,只有这些干部那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政府机构根本运转不了,只能从地方上去挑了。
挑的这些地方干部数量明显比南下的干部要多,但这是实际所需。看到许多地方干部也被安排到重要岗位上去了,有些人就有意见了。
但是,薄一波认为叶剑英把这些干部安排得还是比较合理的,中央下来的培训干部和地方干部结合起来,他觉得这种方式挺好,各有所长工作效率也高。
叶剑英
所以,薄一波明确地向毛主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叶剑英选用了地方的干部,但不应该被解读为地方主义。
薄一波有理有据的解释,让毛主席听后非常满意,又看了薄一波呈送的具体报告后,他觉得这次广州地方主义说法明显是夸大了。
最终,中央将这件事定性为问题的过度夸张、简单化和片面化,是不符合实际的,实际上也是毫无根据的。
薄一波
叶剑英看到这个处理结论后百感交集,而他心中所钦佩的薄一波同志的形象,在他心目中越来越高大了。